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馬祖畫家台馬聯展談塑造文化之鄉的形象

早年的馬祖是一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漁村社會,居民生活簡單、清苦;為求三餐溫飽,已竭盡所能,自然沒有心情去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及至國軍進駐以後,一切在軍事優先、安全第一的情況下,保家衛國成為我們在戰地政務時期唯一的施政主軸,當然也難有餘力推動文化建設。因此,很多朋友對「馬祖」直覺的投射聯想,就成了與「戰地」、「危險」、「偏遠地區」、「前線」、「文化沙漠」等的同義詞了。

  而今,戰地政務終止,回歸地方自治,馬祖發展到現在的這個階段,社會漸趨小康,民力充沛,民意旺盛,形成一股足以推動地區快速進步的潛在動力。在本館大力倡導及經費的投入之下,近幾年來,許多民間藝文團體的籌組運作,以及愛好藝文的有心人士引進許多藝文團體,已使得馬祖地區各種藝文活動蓬勃發展,所以現階段是塑造馬祖成為文化之鄉最佳的時刻。

  馬祖社教館為了落實這樣的一種理念,結合了馬祖藝文協會,策劃籌辦馬祖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馬祖畫家跨越台海的聯展活動;在台北市及桃園縣正式地介紹給全國的觀眾。它展現了創作者卓越的藝術素養,也讓觀眾欣賞到馬祖風情之美,同時改寫了馬祖藝文界的歷史,此次成功的展出,感謝福建省政府顏主席、各級長官的指導,感謝劉縣長的支持與重視、國立國父紀念館與桃 園縣立文化中心的場地提供以及旅台鄉親的協助。本次畫家聯展活動,不僅提供了本土藝術創作者一個展現的舞台,更鼓舞了創作者今後更加努力創作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各界朋友對「馬祖」的刻板印象,打從心底承認了「馬祖是有文化的地方」、「馬祖也有很多藝文人才」,這乃是極具意義的事。

  文化是經由人類創造而成的,於是不同的族群,就自然的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不過,若從不同學者的觀點來做一個綜合比較,則我們又可以發現,所謂的「文化」,其所指的仍不脫一般所稱的藝術修養,生活禮儀或是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交替以及因著學習而來的一切經驗累積;只不過,基於不同的族群所獨有的特性,而有不同文化結果的產出。因此,在本縣積極推動觀光發展之際,保存及發揚馬祖文化的特色,絕對是吸引觀光客的賣點之一。其實,我們到一個地方參訪,不單單欣賞當地雄偉的硬體建築,更重要的是細細品嚐建築物的風格,而這個風格中,文化的層次應是最重要的一面。由此可見,塑造文化之鄉的形象,不僅可以讓「馬祖走出去」,提昇馬祖在國人心中的地位,還能帶來無限發展的願景。

  我們每次談到文化,多數人都認為很抽象,高不可攀,事實上,文化是表現在生活裡面,反映在生活方式,生活態度中;倘若我們本身很重視文化生活,自然而然會為後代留下很多文化資產而塑造馬祖成為文化之鄉。平常在假日除了要有戲劇表演、音樂會等各類藝文活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縣民鄉親的熱烈參與。所以,積極培養藝術欣賞人口,增加藝文的消費能力︳即提高文化欣賞品味,充實文化素質,乃成為當前重要的基礎工作。對此,以推動視覺藝術發展為例,本館將於「馬祖畫家跨海聯展」活動結束以後,比照台灣省全省美展的模式,繼續推出全縣美展的比賽計畫,以積極培育具有藝術天份的孩子,做好紮根的工作,並開辦美術研習班;未來我們希望能在全國各文化中心、各重要的展場舉辦展覽,更希望能向大陸及國際藝壇進軍。在硬體設施上,我們希望能將結合馬祖地質景觀及軍事特色的花崗石坑道,爭取一處佈置成極具特色的「坑道畫廊」;另在各鄉選擇一棟老舊的閩東式建築物,重新加以整建,做為「文化招待所」,讓它具有鄉村「藝文中心」的功能,可作為藝術創作者的「中途之家」。在劉縣長的重視與支持之下,我們正積極規劃成立「文化中心」的工作,相信在未來較充裕的人力及經費之下,以上這些我們的夢想,終將會有美夢成真的一天。

  子曰︰「志於道,據以德,依於仁,游於藝」,缺乏生活藝術與素養,將使我們在富裕生活之餘,步入虛無主義的迷津。反之,生活的充實喜樂,常有助於消除社會的暴戾之氣與奢靡之風。在馬祖地區正大力推動「綜合開發計畫」之際,本館將會更賣力「演出」。在把握住「傳統與創新」並重的原則下,努力推動各項藝文活動,將馬祖打造為物資生活與精神生活一樣富裕的閩東之珠。   

(作者邱金寶為連江縣社教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