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竹雕半世紀

竹雕半世紀

  國人愛竹,因為竹子勁節高挺,直外虛中,所以國人認為竹子是屬於君子型的植物。幼學瓊林說:「竹稱君子、松號丈夫」。古代削簡刻書,均以竹為材,向來有特立清高的象徵,唐白居易有「水能性淡為我友,竹解心虛是我師」句;宋蘇東坡也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之句。竹子用之於日常起居及國人刻竹,淵源流長。



  竹子既具實用性,也富藝術性,其表現於藝術性者,範圍甚廣,其犖犖大者有竹編,竹畫和竹雕。其中以竹雕最具藝術表現的發展性和美感深度。



  竹雕是我國傳統藝術,是由雕刻文字的書「冊」發展出來的,現在的冊字就是兩條竹片中間穿一根帶子相連的象形字。先民作為史實記載,即在竹片上書寫或雕刻文字和符號,古人稱為「簡」,即現代所謂書,把許多竹簡連起來,就叫做冊。



  宋代時,有許多藝術工作者,開始在竹片上雕刻山水,人物及花鳥草蟲。而且已成派別,建立師承,這是竹雕藝術的發展源頭。到了明代以後,雕竹藝術因社會經濟的繁榮而呈現蓬勃發展的現象。當時雕竹主要流派有金陵和嘉定兩派。



  金陵派是由李文甫、濮仲謙創始的。刀法很淺,並能利用材料之天然形態,以簡潔的刀法表現作品自然的美,屬於寫意派的雕刻。



  嘉定派的創始人是朱松鄰,因他能書能畫,又長於篆刻。故一旦從事雕竹工作,更能得心應手,別開生面。他的作品風格和濮仲謙相反,是走深刻的路子,甚至近乎現代的深浮雕技巧。



  除金陵、嘉定兩派外,也有不少不屬任何派別的名家,如明末的張希黃,創出陽文留青技法,則是走寫意畫的路子。一直到民國以來,竹雕依然是社會喜愛的工藝品。



  筆者從事竹、木雕刻藝術,轉眼已歷半世紀,從小就跟隨父親陳正氣先生學習木雕。先父在木雕界素以開通著稱,絕不故步自封,除了和大陸來台的木雕師父研討外,並赴日學習,參加日本木雕比賽,榮獲全國第二名。除了跟隨家父學習廟宇雕刻外,並隨家父研究,嘗試以木雕技法來雕竹,進而全力投入發展竹雕藝術。



  台灣竹材選自竹山的孟宗竹,因為孟宗竹纖維細密,表面光滑,紋理細緻,一根竹子從竹根到竹梢,形質各異可「因材施用」。竹雕藝術愛好者收藏竹雕,最怕蟲蛀,因此每年到竹山選材,多在秋末至立春前。因此時竹子生長緩慢,竹子本身甜份不多,再經防蛀處理,蛀蟲也成拒絕往來戶,故此時採收的竹材,是全年最好的。蟲蛀的機會,已少之又少。



  一般來說,竹材成長至三年以上,將之砍下再放置陰乾二年,才是製作竹器的好材料,一件好的傳世作品必須開始一直不間斷的選料存放,到適當的時候才選用,竹材比木材硬得多,可雕刻面積小,又較易崩裂,尤其是鏤空部份,必須考慮纖維之走向,雕刻時以不易折斷為原則,表現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但在聚精會神於突破困境的信念中,反而能超越技術層面,達到更高的藝術創作境界。



  竹雕的技法約可分為陰雕、陽雕、浮雕、圓雕(立體雕)、留青陽文雕等。
  一、陰雕:在表面刻入成凹陷,運力就像運筆一樣,依賴熟練和準確的技法,使線條有起迄和頓挫之效,而刀不能苟下,作畫時誤筆或可加以掩飾,刻竹則不行,一刀下去,是無更改的。
  二、陽雕:花紋雕起成凸起的陽線,有的且有好幾層,特別是以亭臺樓閣為題材的作品,更能顯出其特色。清代的仿古絡紋畫是陽雕的代表作。
  三、浮雕:分深浮雕和淺浮雕。
  深浮雕係在很厚的竹筒或竹片上雕刻立體或半立體的人物或風景等題材,也所謂「內枝外葉」。
  淺浮雕多半只雕一或兩個層次,大致也有兩種,一種是使竹雕的事物凸出一層,把不要的底子都刮掉;一種是只把雕的事物,沿邊刮出一點,底子與花紋是一樣高的,此技巧稱「薄地陽雕」。
  四、圓雕(立體雕):這類作品以竹根部份為主要妥善地就料取材,如花鳥、蟲獸無所不包,從用途來看有水盛、印鈕、筆筒,巧妙地設計成為人物或吉祥獸等。
  五、留青陽文雕:這是只有雕竹才有的技術,花紋雕成凸起的陽線,但此陽線全是留出一層薄薄的竹皮所形成的。



  夜深人靜時,苦思從事竹雕之甘苦,一路走來,相當孤獨辛苦。一般作畫,從構思到繪圖,也許靈感一來,一揮而就;也許苦思數日,一無所獲。竹雕創作,除了上述過程外,接下來才是工作的開始,而視作品的難易度,費時短者數日,長者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曠日廢時,其中的辛苦,實不足為外人道矣!當一件作品完成,又像極新生命誕生所伴隨而來的喜悅一樣令人興奮。



  二十年前,教育廳舉辦「傳統竹雕技藝研習班」筆者有幸指導中小學教師及社會人士學習竹雕藝術,學員們認真的情形,令人欣慰。學員們並將所學得之竹雕藝術,傳授給下一代的學生,完成薪火相傳的使命。近年在台灣省美展及各縣市美展的評審時,參選的竹雕作品每年增多,又能在此賽中奪魁,心中總覺得無限的快慰。



  竹雕藝術基於創意,不必講求一定的表現規矩,技法靈活應用,雕刻的深淺自由,全視內容的需要而定。先後創作出的作品,如百雀朝梅、龍鳳呈祥、竹林七賢、山水、花鳥、書法、飛天等,皆沈浸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呈現一幅祈福致祥的民間信仰之情趣。



  為了求進一步的突破,選擇限制更大及有關茶藝竹雕茶具和茶壺雕刻。至於竹雕茶具本來自然、不拘泥技法,憑著自己對竹雕的熱愛與對竹子的認識,經過不斷的思索,選出不同的竹材,設計不同的造形,在小小的竹片上輸入感性的創意與生命。



  八十年七、八月間,筆者應聘到大陸陶都宜興製壺廠,配合製壺名家作品加以造形雕刻。雖在宜興一個多月期間,有如苦行僧,但是能與大陸名家交換心得,共同創作,更蒙美術工藝大師顧景舟先生題贈「砂壺緣」墨寶留念。相信對以後的藝術創作,會有或多或少的助益。同時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略盡棉薄之力。



  八十三年由台灣省立美術館劉欓河館長策劃邀請至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巴拿馬等國美術館巡迴個展,獲得熱烈的回響。八十四年應省美館邀請舉辦特展,總計前後有二十餘次個展,出版竹雕專輯四大冊。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西洋文化的衝擊下,一般藝術愛好者,幾乎已忘記傳統技藝的可貴與存在,這是身為傳統技藝工作者的無奈。如果不是當年長官和藝術界前輩的鼓勵,生活的重擔已壓得快喘不過氣來,幾乎想放下刻刀改行。但是基於對竹雕藝術的執著,總想在創作中累積經驗,更要在長期歷史文化薰陶中,展現人類最寶貴的民族智慧和藝術精華。因此當一刀一刻的琢磨與端祥時,感覺到自己掌握一個生命,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不管是山水、花鳥、人物都一樣。那份創作的喜悅,令人忘掉一切的現實煩惱;及至作品漸趨完成,望著自己的心血,化成一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心中的滿足就是最大的收穫。



  近年來,筆者除一方面致力於傳統竹雕的延續,因此凡是傳統忠孝節義的歷史人物、民俗故事或山水、花鳥、草蟲,都是擷取做為竹雕藝術創作的題材;另一方面也思考如何在傳統中創新。作品呈現的方式除傳統雕刻在器物如筆筒、臂擱、山水、對聯,創新則有掛框與西式畫框,以表現竹雕的新生命。如「赤壁賦」描寫蘇東坡泛舟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情景,除小舟與舟中人物及水波以竹雕成外,特別精選適合水紋之木板為背景,再刻名家墨寶,希望能表達該情境於萬一;再如「飛天系列」雕刻出輕盈體態的仙女,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證明將人體藝術展現出來,並非西方藝術所獨享:又如「四季紅」,雕刻出台灣民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景緻,讓年輕一輩也能一窺昔日四時農家的辛苦及樂趣。



  感謝台灣省文化處、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的協助,使「陳春明竹雕半世紀巡迴展」得以在國立國父紀念館及國內十一個縣市文化中心巡迴展出,希望藉竹子「高風高節」之象徵來喚起竹雕之美,如同藝術性書畫一般,可作為珍貴收藏品或美術品,並能推廣竹雕藝術的再興。
(作者為竹雕藝術家,現為采風堂主人-陳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