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六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紀要/李偉敬

壹、緣起

  「第六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以下簡稱本研討會),於2005年7月成立籌備委員會,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張瑞濱館長、中華民國孫文學會理事長黃城博士與台師大政治所陳文政所長三人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則由林國章、李偉敬擔任,負責相關研討會籌備事宜。本研討會從民國94年8月開始確認並聯繫邀請大陸及台灣學者與會名單,9月開始進行會外贊助款之募集,10月進行研討會各項論文資料彙整工作,並於11月上旬,完成邀請函寄發工作,會前召開工作分配協調會議,並於會議前一日安排大陸學者來台之接機事宜。

  本研討會循例以邀請大陸地區各地之中生代學者為原則,期望透過本研討會之進行,加強兩岸學術交流,展現台灣的民主多元價值觀與社會開放的面貌。基此,本研討會於11月17日(四)至18日(五)假台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舉辦,會議主題為「孫中山思想與中國和平發展」,會中兩岸學者共發表十九篇論文,兩岸學者藉由會議共同討論交流,並於19日(六)至24日(四)安排島內參訪行程,來台之大陸學者陸續於25、26出境(除張太原教授申請至中央研究院短期研究,延期至30日離境)。

  本次研討會邀請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苑書義教授(並擔任本次大陸學者訪問團團長乙職)及王宏斌院長、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郭衛民教授、湖南大學法學院陳宇翔副院長,蘭州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張克非所長、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前館長王文鋒教授、杭州師範學院人文學院袁成毅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歷史研究所鄧文初講師、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張太原教授等參與本次研討會。

貳、議程摘要

  本次邀請大陸學者中,僅苑書義教授曾到過台灣,其餘則均為首次來台。由於近年來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學者出國次數亦頗頻繁,但因兩岸無法開放觀光,對於台灣更是充滿好奇心,對於會議主題亦頗感興趣。藉由兩岸學者對本次研討會主題「孫中山思想與中國和平發展」的討論與交流,除已彙整之論文集對外發送外,本紀要簡略歸納兩岸人士對本次研討會主題與交流議題看法之異同,分述如下:

一、相同處

  本屆兩岸學者之學經歷與研究領域跨歷史、政治、教育、法律、哲學等,對於會議主題探討的中國和平發展,透過研討會的交流,從不同層面剖析與建言,並認為孫中山思想在中國和平發展與海峽兩岸的未來,更能扮演其關鍵性角色。

二、相異處

(一) 對孫中山的定位
   海峽兩岸對於孫中山的定位,由於各自內部政治環境的變遷而有所消長。大陸漸次從歷史研究轉向國家發展研究,愈趨重視孫學對於大陸政經發展的引導作用;台灣對於孫中山思想則受到政治因素而無法回歸正常面發展。

(二) 對中國的和平發展
  大陸學者認為中國的發展將使全體華人受惠,著眼於國家與民族的強盛復興;台灣學者則著重中國的發展是否秉持和平原則,對外整合區域,對內穩定成長,以具體行動破除鄰國疑慮與國際關切等。

(三) 對兩岸關係的發展
  大陸學者偏向統一的發展道路;台灣學者仍期望兩岸應先統整。兩者的利基點不同,大陸仍然以大中國、大民族的思考為出發點;台灣則認為應該重視台灣人民的共識,而後再循序達成統整之途。

(四) 對彼此現況的觀察
  大陸學者對於台灣的「三合一選舉」所呈現的多元發展感到極度興趣,對於中國未來朝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具有啟發意義;台灣學者則體認到大陸地區快速的經濟發展趨勢,並對台灣如何避免區域邊緣化提出相關建言。

  

參、會議成效評估

  本次研討會會中循例邀請諸多大陸學者,與我國學者舉行學術討論,並於會後舉辦國內參訪座談行程,係持續推動海峽兩岸孫學研究與實踐之學術交流活動,不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實質進展,更可藉學術交流,豐富兩岸學術界的視野觀瞻,謀求兩岸關係的新發展。

  而就研討會會議來看,此次研討會兩天內由兩岸學者共同發表論文19篇,相關出席人士每天平均皆達一百人以上,與會來賓議掌握時間充分發言討論,對本次會議主題「孫中山思想與中國和平發展」討論,對於中國和平發展提出諸多建言與交流。

  而會後安排的各地參訪行程,成果亦豐,除參觀鹿港小鎮、日月潭、太魯閣、礁溪、陽明山中山樓、士林官邸等地外,並安排相關參訪單位,主要有:11月20日下午參觀中台禪寺,由該寺副主持親自接待導覽,參訪學者均對該寺的經營理念深表讚揚與認同;11月22日上午至花蓮慈濟靜思堂參觀,對於證嚴法師對弱勢族群的人文關懷,頗多感觸;下午參觀宜蘭縣私立中道中學,對於創校十年的中道中學,亦頗多建言與交流成果;11月24日參觀中國文化大學,由張鏡湖董事長親自接待導覽,對於文化大學近年來的建設與發展,以及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交流,提供更深刻的認識;期間於11月21日上午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並邀請河北師範大學苑書義教授至該所進行學術演講,講題為「大陸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分析」,提供與會師生諸多討論空間。(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附錄

發表人/論文題目

苑書義
孫中山自由觀的歷史命運

匡思聖
孫中山世界大同思想與兩岸整合─全球化趨勢下兩岸整合芻議


袁成毅
民國政治中心南移:國家政治輻射與對外防禦的式微


趙建民、彭立忠
孫中山與中國和平發展

鍾文博
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一個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省思


劉阿榮
中山先生地方自治思想與台灣實踐─以桃園縣自治史為例


張克非
中山先生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認識與貢獻


張太原
孫中山與黨化教育


張世熒、朱曉玉
我國獨立選民族群認同與統獨立場之研究─2000年與2004年總統選舉比較分析


方建中
由六方會談討論中國和平崛起


王宏斌
汲取與改造:孫中山對待歐洲古典經濟學─以亞當‧斯密與薩伊為例


鄧文初
「國民主義」抑或「部民主義」─嚴復與20世紀初年民族主義思想論爭


周陽山
從文明的衝突到文明的終結?



郭衛民
孫中山對山西近代化之影響


杜聖聰
說故事的力量:孫中山宣傳方法初探


王文鋒
天津張園中的孫中山和溥儀


高 輝
台灣光復六十周年重讀中山先生「大亞洲主義」


陳宇翔
孫、黃政黨主張異同論述


黃 城
兩岸整合的政治途徑探究─以「第三共和」為分析概念


本館張瑞濱館長於開幕典禮致詞

9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