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共十七大後全球暨台海兩岸戰略趨勢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吳建德

壹、背景說明
  中共於二○○七年九月底召開第十七次全體大會,在以黨領政的政治體制下,會議結果勢必決定未來之戰略目標與性質,並直接影響其國家和平或威脅屬性,也對全球與兩岸戰略情勢形成不可忽視的連動效應。爰此,探討中共十七大的外部戰略情勢發展趨勢與展望,有助於理解中共所處環境條件中的「機會」與「限制」因素;進一步,探研中共對台灣戰略,俾資我國政府規劃肆應戰略;再者,探討台灣民主化經驗與民主政治之發展對未來兩岸關係之影響,提供兩方政策決策人員參考,促使兩岸關係邁向「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地。
貳、 全球戰略情勢發展趨勢
  九○年代初期前蘇聯瓦解後至今,國際體系究竟是過渡性質的「後冷戰」時期,抑或是已經持續超過十五年,並將在未來延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單極」體系,不僅在學術界熱烈討論與爭論的議題,同時也是美國與中國之間「世界觀」的重大差異,導致齟齬時起,在可見未來中亦難以彌合,故成為美中雙方衝突的主要源頭。
  身為全球唯一超強國家的美國,企圖將單極體系長久維續下去,如撇開意識型態、人權或政權性質,中國是舉世唯一可能在未來某一時間點挑戰美國之世界領袖地位,就足以讓美國視之為潛在敵人而非友邦。此外,中國則始終強調國際體系終將走向「多極」化的世界,美、日、中、俄與歐盟各執一席地位,彼此互相合作亦彼此牽制,形成權力與威脅雙重平衡,但美國的干涉主義與「新帝國主義」舉動,意圖動用所有力量以延續單極權力格局,不僅是目前國際動亂根源之一,更是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職是之故,雙方在世界觀理解的衝撞,所可能衍生在全球戰略環境中各自「拉幫結派」進而直接或間接對決的形勢。
參、兩岸戰略情勢發展趨勢
  台海戰略情勢的發展,不僅是美中關係發展的核心變數,也是彼此各自政策的轉捩焦點。就權力結構角度以觀,兩岸戰略關係與美中關係相似之處,在於中共是美國主導單極結構的挑戰者;然而,兩岸關係則是台灣是中共所主導「一個中國」結構的挑戰者;美國之不容許中共挑戰,就如同北京不「姑息」台北挑戰一樣,因為美國與中共都將自己所建構的結構穩定與否,視為其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
  一九九五年七月至隔年三月的台海飛彈危機,讓美中雙方都在瀕臨戰爭邊緣情況下得到教訓,嗣後改變原先所設定的政策。就華盛頓而言,「圍和(Congagement)」更較以往單向度的圍堵或交往更加來得精緻且符合現實需求;對北京來說,建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不僅能夠持續維持經濟發展所需的外部穩定環境,更能擊破「中共威脅」論調,讓美國無法威脅其「和諧」崛起的利器。因此,儘管中美雙方引發衝突的引信並未吹熄,但穩定「美國治下」包括兩岸情勢在內各區域情勢,就成為雙方同意作為「利害交關者(Stakes Holder)」的共識所在。
  美中台各自在戰略格局中的佈局,將導致地緣政治的改觀進而牽動全球戰略情勢。然而,美國與我國基於成熟民主國家緣故,在民意壓力與法治規範下,由於可預測性高而降低引爆危機風險;至於中共,儘管近年來強調「以法治國」,然至今人治色彩仍是其政治最突出特色,派系路線之爭,加上民族主義與軍方所扮演微妙卻關鍵性的角色,導致其政策可預測性低,專制威權體制更讓領導者在主觀認為有必要時,不惜採取邊緣性風險措施以維持其個人或黨政權權力合法與正當性。因此,探討中共十七大後政策展望,有助於評估兩岸與全球戰略情勢走向,並俾利台灣選擇趨吉避凶之道。
肆、結論
  此次由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藉舉辦中共「十七大」後全球暨台海兩岸戰略趨勢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廣邀中國大陸知名學者、香港、澳門及我國各大學教授、社會大眾及全省各地學界、產業界、工商界、軍方人士共聚一堂,彼此交換意見。藉由此次學術研討會,使政府、學界及社會大眾對兩岸問題,有更客觀之觀察與宏觀的理解。俾利政府蒐集各方面的不同資訊,以暸解當前大陸政策的實際績效與各階層的反應與不同意見,作為施政之方向。
此外探研中共對台灣戰略,俾資我國政府規劃肆應戰略,探討台灣民主化經驗與民主政治之發展對未來兩岸關係之影響,提供兩方政策決策人員參考。另透過國內、外平面與電子媒體對研討會內容及研究成果進行報導,以便使國內社會的人民有更深入瞭解,進一步在各政黨間求得共識,俾便因應未來大陸可能的情勢發展。

 



附件:研討會議程

附件研討會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