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看日本的崛起‧思台灣的未來讀書會文章/劉碧蓉

書香社會的養成

不知從何時開始,組織讀書會用以推動閱讀,使之養成習慣,進而營造書香社會,已是各地圖書館的一項重要業務。本館的讀書會也在這種趨勢下成立,今年的一、二月我們選了《大國崛起:日本百年維新》、《台灣日本總督》作為研讀的內容,雖然一本是敘說日本的崛起,另一本則記載著台灣總督在台的統治史,但這二本可說是與近代日本的發展有著密切關連,茲將研讀心得羅列於下,以供讀者饗宴。


看日本的崛起

《大國崛起》乃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所製播的一套電視紀錄片,內容則以16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崛起的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及美國等九個國家的興衰為探索焦點,為延續這個焦點,業者再同步企製一套圖文書,希望提供一個更寬廣的思考空間與題材,讓讀者玩味。

我們選擇日本這本書來閱讀,因為它是唯一崛起於亞洲的國家。本書以日本的開國拉開序幕,從舊政權的打倒,到新政權推動的「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及「文明開化」等一連串政策,再藉由發動甲午戰爭(1894)、日俄戰爭(1904)、第一次(1914)世界大戰等對外戰爭,擴張領土,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近代化成功的列強。明治的維新,歌頌的是日本新政府如何擺脫歐美列強的欺壓,如何朝向「富國強兵」、「殖產興業」而努力。殊不知,維新後的日本,其所推動的「近代化」過程,卻是建立在軍國主義的體制上。對內以「皇民史觀」為基礎的絕對主義天皇制,對外則從事侵占滿蒙、發動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太平洋戰爭等一連串追求利益之戰爭,終於倒致1945年的戰敗。

  戰後的日本,接受美國對其進行一連串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日本也因支援美國的「戰爭特需」,使得日本可以再度重整軍備,並轉以科技來立國,雖使日本晉身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但也讓日本失去一次反省的機會。崛起的日本,雖在1990年冷戰結束後,在經濟、貿易、金融、和投資上的實力表現,仍維持一個「大國」之水準,但日本閣員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不能不讓亞洲人民懷疑,日本是否還能堂堂正正成為一個大國?

亞洲人民的懷疑,是有鑑於近代日本的富強,是建立在它的對外戰爭與經營殖民地上。日本帝國一味炫耀它的「富強」革新過程,而忘卻隱藏在背後的掠奪行為,因為這正是它用來進行工業化或資本主義化之動力來源。因此,作為其殖民地的台灣,是否感受到台灣成就了日本殖民帝國,接著就讓我們再讀這本玉山社所出版的《台灣日本總督》。


日本統治台灣的本質

《台灣日本總督》是出身報社記者,本名為廖慶州的司馬嘯青之作品,他專研台灣政商關係,曾出版多本台灣企業家的故事,以撰寫台灣的歷史人物著稱。本書有別於他過去的著作,是以日本中央政府派遣的19位統治台灣的台灣總督為經,以他們在台的施政方針、建設台灣的背景以及留下來的治績為緯,將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台灣的50年歷史發展,作一完整的回顧與探索。質言之,以每個總督的出身和統治風格為背景,其間再兼論同登舞台之協助者的事蹟或留下的重大文獻,來解讀台灣總督為台施政的成敗得失,目的在讓台灣人認清日本殖民台灣的本質。

  在50年殖民統治的歲月裡,作者雖以總督的出身與統治風格為主軸,分成前期武官總督、中期文官總督、後期武官總督三個時代。但從他們的作為,便可清楚的看出歷任的總督是如何配合母國的政策,利用台灣的資源來建構起日本殖民帝國,尤以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最為稱職。他被稱為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其所標榜的「三大事業」(建造鐵路、修築港口與土地調查)與「三大專賣」(鴉片、樟腦、食鹽等),使貧瘠的臺灣一躍成為日本的寶庫之一。這些完備的基礎建設,雖讓台灣得以很快的步入現代化行列,但這些建設也成為助長日本掠奪台灣重要資源如稻米、蔗糖及木材等的一項利器。

  本書還有一項特色,在於暸解相關日治時期的知名台灣人士,在日本殖民控制下,他們是如何的乘勢而起,如擁有諸多特權的辜家、興建平溪鐵路的基隆顏家,與製糖業有關的高雄陳家,和隨著華僑銀行之創辦而竄起的許丙與連雅堂等人的動向,他們巧妙的進退應對之道,以及影響他們命運改變的過程。


讀書的樂趣

  閱讀的目的有的人希望能以文會友,有的則在於獲得資訊,甚至追求真理及探索書中的新知識,當然也有的人只想用來消遣時間而已。但不管動機如何,研讀書中的內容,總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啟示。閱讀過這二本書,讓我覺得如能配合觀賞紀錄影片,甚至再繼續閱讀這套《大國崛起》系列影片與圖文書,或許更能體會到「看九大國五百年興衰‧思台灣未來之路」之真諦。

50年的日本統治史,留下不少建設台灣之歷史文獻與遺蹟,如戶籍名冊、土地調查等,以及最具殖民色彩的台灣總督府(總統府)、台北賓館(台灣總督官邸),還有與開墾有關的日月潭電廠、嘉南大圳、台灣電力會社創立、宜蘭台東東海岸兩鐵道等等,至今還天天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到出遊時,如能以尋找「古蹟文物」,以驗證歷史之心態,順便造訪,站在這些文獻與遺蹟面前,屬於被統治階級的我們,想想建設這些的背景與動機,我想應該會有一種不同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