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公告
「風華50 迎向新猷」國立國父紀念館50週年館慶邀您來共度
本館透過戲劇製作、專輯出版、影片製作、展覽及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珍藏這份共同的記憶,並竭誠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
活 動 名 稱 | 活 動 時 間 | 活 動 地 點 | 活 動 說 明 |
「生活美學.藝遊未盡」特展 | 5/4-5/30 | 本館翠亨藝廊 | 開幕時間:5/6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演講廳 生活美學班節慶花絮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23EUJ95BQ
本館生活美學班自87年開設,辦理多元課程及藝術教育美學推廣服務,已邁入第25年,特於5月份翠亨藝廊辦理【生活美學˙藝遊未盡】特展-彙整生活美學班發展重要歷程、寫生紀錄、攝影照片及師生課程經營花絮圖文,現場並結合彩繪燈籠裝置藝術創作展出,邀請大家一同藝(憶)遊生活美學。 |
50週年館史展 | 5/11-6/15 | 本館文華軒及2樓東、西文化藝廊 | 開幕時間:5/12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博愛藝廊 *(館史展及典藏特展合辦開幕)
適逢國立國父紀念館成立五十週年,值此契機,策劃此一回顧創開館歷程、繼往開來的特展。本館成立之宗旨,係以紀念國父與提供青年活動空間為主要目標,半世紀以來可分作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部與文化部等三個時期,每一時期本館均賦予有不同的定位與任務,提供社會各界人士與國民各類教育、文化、歷史、藝術,甚至休閒觀光等活動。
正因為本館定位的高度複合性,使得館史具備多元的切面,經過策展調研後發現,本館與臺灣社會關聯密切,可歸納成五大主題,展覽內容以市民觀者的角度設計,展區的每一主題涉及不同且多元人群的視角,分層次探索其內涵與意義,展現手法多元、親切而生動,值得參觀。 |
建館50週年典藏特展 | 5/12-6/13 | 本館博愛藝廊及1樓東、西文化藝廊 | 開幕時間:5/12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博愛藝廊 *(館史展及典藏特展合辦開幕)
本館對於國父史蹟及文物的蒐集、整理,及中山學說的爬梳與推廣,ㄧ直是重點工作內容,館內收藏也有相當數量是結合前輩藝術家的筆墨與中山思想揉融的作品。另一重任「藝文推廣」,見證近50年的臺灣現代美術發展景況,許多今日已享譽全球或專業領域卓然有成的前輩大師,都曾經於此辦展。後起之青壯輩創作者,亦常在本館的展場中、賽場上獲得啟發、學習精進,進而開展其藝術之路。 |
仁愛路六號 | 5/14-5/15 因疫情影響延期至10/8-10/9 | 本館大會堂 | 時間:10/8 下午2時30分 / 下午7時30分 地點:本館大會堂 售票系統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480136079296225280?openExternalBrowser=1 國父紀念館 五十週年館慶大戲《仁愛路六號》全民大劇團製作全新喜劇 郭子乾、湯志偉、唐從聖、康茵茵、張瀞云(小鄧麗君)、呂紹齊、龍龍(林千聿)、廖曉彤 超強卡司 經典人物重現 多角切換模仿帝王 郭子乾 10秒入魂模仿天王 唐從聖 全新喜劇作品 《仁愛路六號》 兩人再度同台PK模仿功力! 這不是歷史教科書 這並非政令宣導劇 這是星光重現、這是時代變遷、這是笑聲不停歇 還有最美的小鄧麗君與你憶當年 從國館小員工的工作日常 見證國父紀念館經歷過的風華歲月 世界怎麼變 國館穩穩都在 |
館慶50週年紀念國際研討會 | 11/3-11/4 | 本館中山講堂 | 11月3日舉辦「傳承與發揚:半世紀孫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邀請日本橫濱中華學院、新加坡同德書報社、馬來西亞馬臺經貿協會、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上海中山學社、廣州孫中山基金會,以及學者專家、博碩士班研究生和有興趣的民眾共同與會。 11月4日舉辦「傳承與創新:國父紀念館半世紀的回顧與展望」論壇,邀請日本孫文紀念館、新加坡晚晴園南洋孫中山紀念館、馬來西亞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越南胡志明博物館、廣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兩廳院、國立臺灣美術館,以及學者專家、本館同仁和一般民眾等共同參加。 |
漫遊國父紀念館App | 5/5 | 1樓大廳 | 搶先玩體驗活動:4/23 正式上架時間:5/5
國父紀念館預計在5月推出「漫遊國父紀念館」App,以趣味及知識性的方式,介紹本館建築。除了精心挑選出,國館建築不可不知的20個小故事,更藉由科技讓坐姿高5.8公尺的國父銅像站起來,跟民眾互動合影。走到2樓前廳還能欣賞到會動的銅版浮雕,感受到如同在哈利波特電影場景般栩栩如生的驚喜。「漫遊國父紀念館」App是透過AR,運用數位科技結合影像辨識技術,於館內、外場域建構出虛擬導覽影像。民眾使用手機、ipad等數位載具下載App,跟著App導引動線參觀國父紀念館,認識這座融合傳統與西方現代建築特色的古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