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各項公告

【2023走讀臺灣】回到未來─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巡禮

●活動簡介:
建築,不僅能反映各個時代的歷史脈絡與美學思維,更形塑城市獨特的地景風貌。國立國父紀念館,由國內重要之現代主義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其建築整體平面格局、四周迴廊、屋頂飛簷、正門入口處屋簷起翹等形式特色,形塑出現代主義結合中國傳統建築精神之風格,為臺灣現代建築史發展過程之經典作品,不僅是臺灣戰後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築之一,更於108年5月3日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王大閎先生,為臺灣少數完整接受西方現代建築教育的建築師,其作品將華人傳統文化揉合現代主義的精神,為戰後1950-1970這二十年間增添風采,並影響後輩建築師。而同期的建築師如關頌聲、王秋華、陳仁和等人及其後陸續發展的李祖原、王昭藩、翁金山、吳讓治、姚仁喜等建築師,皆創造出新的文化風格現代建築,在臺灣建築發展上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次活動將以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作品為核心規劃走讀路徑,自5月至8月於周末假日辦理專書/專題講座2場及8場走讀活動,其中2場走讀將以國台語方式進行導覽,將帶領民眾走訪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一窺臺灣現代建築史半世紀以來的定位與挑戰。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 活動內容:
壹、延伸活動:
一、專書講座:《臺灣戰後經典建築手繪施工圖選》專書分享
時間:2023.05.06 (星期六) 14:00-16:00
地點:boven 雜誌圖書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B1)
講師:徐明松、黃瑋庭

二、專題講座:國父紀念館與臺灣當代建築
時間:2023.05.20 (星期六) 14:00-16:00
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簡報室(一樓東側)
講師:徐明松、黃瑋庭

貳、走讀活動:
路徑一︱中央研究院─建築圖像與文化傳承(台語場)
走讀時間:112年6月3日(星期六)10:00-12:00
走讀路線: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85,漢光)─歷史文物陳列館(1985,大洪)─文哲所(1995,李祖原)─統計所(1985,李祖原)
導覽講師:徐明松、黃瑋庭

路徑二︱中央研究院─建築文化與抽象隱喻
走讀時間:112年6月03日(星期六)14:00-16:00
走讀路線:中央研究院植微所(1975/85,大洪)─人文社會研究所(1976,大洪)─歐美所圖書館(1972,王秋華、古德曼、大唐)─胡適墓園(1963,基泰工程司)
導覽講師:黃幼筠、徐明松

路徑三︱南臺灣的地域呼喚─多元移植的建築文化
走讀時間:112年7月01日(星期六)13:00-17:00
走讀路線:南藝大漢寶德紀念館(2022,大元)─新化果菜市場(2022,MVRDV)
導覽講師:劉志鴻、徐明松


路徑四︱南臺灣的地域呼喚─王昭藩的原鄉想像
走讀時間:112年7月02日(星期日)09:00-12:00
走讀路線:高雄舊市議會(1966/87,王昭藩)─高雄市立文化中心(1981,王昭藩、翁金山、吳讓治)─高雄市立中正技擊館(1986,王昭藩)
導覽講師:游筱嵩、徐明松
**交通自理。


路徑五︱南臺灣的地域呼喚─陳仁和的狂放不安
走讀時間:112年7月15日(星期六)13:00-17:00
走讀路線:龍湖庵(1970,陳仁和)─三信家商學生會館(1962,陳仁和)─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陳仁和)
導覽講師:黃瑋庭、徐明松


路徑六︱南臺灣的地域呼喚─陳仁和佛教寺廟的現代性置入
走讀時間:112年7月16日(星期日)09:00-12:30
走讀路線:鳳山明善寺─澄清寺(1973,陳仁和)─林迦紀念塔(1974,陳仁和)
導覽講師:黃瑋庭、徐明松


路徑七︱來自臺東的足音─白冷會的建築實踐
走讀時間:112年8月05日(星期六)13:00-16:30
走讀路線:東區職業訓練中心(1967,傅義)─公東高工(舊大門)(1960,達興登)─馬蘭聖若瑟天主堂(1958,費宥諒)─台東福建路天主堂(1956,費宥諒)
導覽講師:黃瑋庭、游筱嵩


路徑八︱來自臺東的足音─吳明修的現代性嘗試
走讀時間:112年8月06日(星期日)09:00-12:30
走讀路線:台東縣公教會館及周邊(1985,吳明修)─ 臺東縣立體育館(1981,吳明修)─臺東女中禮堂(1981,吳明修)
導覽講師:黃瑋庭、游筱嵩

***以上活動及路線,將視實際狀況,機動調整,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線上報名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activity/108023
●活動文本包括《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走向現代:高而潘建築的社會性思考》、《世紀 王大閎》、《建築師王大閎》、《見築百講:1684-2020高雄經典建築》、《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及《臺灣戰後經典建築手繪施工圖選》等。
●講師群:
        徐明松 建築史學者、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黃瑋庭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生、地景建築系兼任講師
        黃幼筠 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劉志鴻 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游筱嵩 東海大學文化資產專案人員、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

        112060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