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新竹陶」在今年以前,對國人來說,應是一個全新而陌生的名詞,它正式出現在大家的眼前,是在今(八十八)年春節之時,由新竹縣文物協會、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共同舉辦「走訪新竹陶」活動所推出的「傳統新竹陶大展」及五月份在台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認識鄉土文化系列」舉辦之「傳統新竹陶特展」。這二次的展出,有如春雷乍響,震驚全國,媒體爭相報導,沈寂數十年的新竹陶,頓成陶藝工作者、學者專家、收藏家研究與競逐的對象。並且被譽為台灣傳統陶中,釉色最美、品牌設計最佳的陶器。尤其在六月底,厚達二百多頁,文字記錄七萬餘字,實物照片三百多幅,精裝印製的《新竹陶》專輯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傳統新竹陶,在台灣陶藝史上的地位,至此確立,正式納入傳統台灣陶中的一環。
貳、台灣陶藝的演進與發展
台灣陶藝的發展,歷史上最早的記載是明末荷蘭人據台時,開始雇用大陸工匠至台灣燒製石灰磚瓦,以興建教堂城堡。鄭成功時代,反清復明功敗垂成,轉而經營台灣,諮議陳永華,教民燒瓦,製作生活器皿,是利用台灣陶土,燒製民生用粗陶之始。嘉慶時期,南投、鶯歌就已設立陶器,生產粗陶器的記載。道光年間,葉王在嘉義燒製寺廟裝飾用的低溫軟陶,即俗稱的「交趾陶」。清中葉以後到台灣改隸以前,全省北中南均有小型窯場的設置,唯生產規模與技術都乏善可陳。
日據時代初期,台灣窯業發展的重心在北投、南投、苗栗三個地區,他們他們均是由日本政府政策輔導、經費補助的窯場。台灣總督府大量引進日本技術與技師,成立技術培養所,做計畫性的量產。台灣日用陶瓷最興盛的時期是日據末期至光復初期,此時北投窯、松山窯、鶯歌窯、新竹窯、苗栗窯、大甲東窯、南投窯……等均大放異彩,此後因製作成本隨工資不斷的提高與塑膠製品大量問世而漸漸沒落。
參、傳統新竹陶的礦區與窯場
新竹是台灣重要的陶土礦區之一,主要的礦場分佈在北埔庄小南坑、竹東郡下員山、紅毛庄員山一帶。早年交通不便,為節省運輸費用,降低生產成本,窯場與陶土礦區一定鄰近一起,新竹地區的陶窯亦不例外。北埔小南坑窯的陶土,是台灣最佳的陶土礦區之一,與鄰近的苗栗獅山土礦區一脈相連,含鐵質高,可耐高溫,產量多,質地佳。日人富山清太郎於明治三十五年就在此設窯場︰大正八年新竹窯業組合亦在此設立陶窯,昭和十四年,福州籍陶師林木金,也在此創設林益興陶器場,生產民生用陶。
紅毛庄員山土則是是新埔裕和窯業的主要礦區,裕和窯主是福州籍陶師李厚官所創。李厚官原先在關西下三屯設置禾興窯業,後頂讓給場師陳泉興,改名新禾興,專事生產盤碗而被稱做「碗窯」,李厚官在新埔創設的裕和窯則是生產民生用陶為主。
竹東郡下員山的陶土,則是新竹陶中最具特色的金煉成窯、林振興窯、金勝興窯的主要礦區。金勝興窯由黃阿華籌建於大正二年,主要產品是高級建築的磚瓦及日用陶。金煉成窯於大正五年由董陳氏氆設窯於埔頂,後因日本人徵收土地,被迫遷至柴梳山與金勝興窯為鄰,和由林景振所創設的林振興陶器場則僅一牆之隔,柴梳山成為新竹陶最重要的窯區。金煉成與林振興兩窯場主要生產甕、缸、盆、缽等民生用陶,產品品質優良,釉色艷麗,不僅深受在地客家族的喜愛,更遠銷楊梅、彰化、宜蘭等地。
肆、傳統新竹陶的特色
傳統新竹陶在釉色,製作技術、品牌設計上,獨樹一格,極具特色。可惜百年來從未有人去發掘整理,而被忽視,一直在歷史上留白。大家都把目光的焦點,放在接受日本技術、經費補助的三大窯,其實以新竹陶當時的技術成就,絕對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尤其是新竹陶的釉色表現、造型技術、品牌設計,都是因應新竹地區特殊的人文背景空間所造成,是全省其他陶窯所無法比擬的。不僅當時如此,即使在釉藥發達、製作技術精進、燒窯環境提昇的今日,同樣的也無法燒製出昔日新竹陶的特殊風貌。
傳統新竹陶品質方面,最大的特色是用高溫燒製,把窯溫提高到一千二百五十度以上,等於用燒瓷器的溫度來燒陶,使產品堅硬耐用。在釉色方面,為求一定的品質,使用釉藥非常講究。裡面、外面均上一層濃稠的厚釉,上釉非常認真、踏實,絕不偷工減料,故燒成後,內外釉色均美。品牌設計方面,他們珍惜形象,把品牌的建立當成對產品負責的表現,所以他們設計各種圖紋或文字的缸拍,甚至把自己的窯名都拍裝在產品上,做為商譽的訴求與保證。所以傳統新竹陶,就因品管嚴格、釉色精美、品牌建立的結果,而提升了製陶的技術與水準,同時造就了新竹陶百年來歷久不衰的盛名。
伍、結語
傳統新竹陶皆用在地優質的陶土燒製而成,主要的產品都是民生用陶,雖非藝術精品,但由於窯主的重視商譽、珍惜品牌、品管嚴格,加上陶師技術成熟、敬業認真故產品精良,造型線條優美,釉色艷麗,變化萬千,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今日重視已成絕響的傳統新竹陶,更令人有驚艷之感,充分展現先人在藝術與實用之間所拿捏的智慧。
(作者為新竹縣文物協會理事長-洪敦光)
傳統新竹陶特展-隅
< 放大圖片檢視 >
金煉成窯作品展示
< 放大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