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要/劉碧蓉

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要
劉碧蓉

壹、會議緣起
  為對過去百年來翻天覆地的時代有所省思,由教育部指導,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於民國九十年一月九至十一日在本館中山講堂舉行,有來自德國、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十九位海外學者及台灣各地對孫學有專精研究之學者出席研討。

貳、開幕
  開幕當天,出席的貴賓有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考試院院長許水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黃石城等人致詞,接著本館館長張瑞濱以主人的身分歡迎與會學者,並期望藉由研討的結果,具體來闡揚中山思想學說。最後是台北大學李建興校長以大會的主題「孫中山思想與我國近百來之社會變遷」為內容,說明孫中山思想如何與台灣社會的變遷調適,為達成兩岸三通一線牽,中山思想應是一個可遵循的方向,揭開研討序幕。

參、會議內容
  本次會議分為歷史、思想及時代等三組,共有十場三十一篇論文發表及一篇書面報告,茲將各論文要點臚列於下,提供讀者參考。
一、歷史組
  主要以孫中山的志業及其歷史地位為探討範圍,共有三場十篇論文發表。第一場由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陳鵬仁主持,北京大學的郝平教授提出《試論興中會首創檀香山的社會基礎》,作者以具體數字,說明孫中山的兄長孫眉在夏威夷的企業與力量,是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之主因。其次日本創價大學高橋強教授的《孫中山與中國留日學生》,敘述的是弘文學院畢業生參與辛亥革命活動,但弘文學院學生與似乎與孫中山無任何淵源,遭評論人質疑。接著是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嘉谷提出《蘇聯早期對華政策與孫中山聯俄之路》,從蘇聯二次對華宣言到孫中山與俄方接觸,從西北軍事計劃到包羅廷與中國國民黨的改組作了敘述。但孫中山聯俄之路,是否始終如一?有待討論。

  第二場由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陳福濱主持,首先是台北醫學大學莊政教授《孫中山聯俄容共的真相》,指出聯俄容共符合史實,聯俄聯共則否,因主義是原則性的,不可變;政策是權宜性的,可以變。接著是德國埃兒福大學的墨軻教授提出《德國人眼中的孫中山》,從一九一七年德國如何透過孫中山,避免中德宣戰,並奠定卅年代中德經濟、軍事合作之基礎。最後是北京大學徐萬民教授所提的《孫中山的聯俄政策與外蒙問題》,外蒙在俄的策動下獨立,破壞中國領土的完整,遭孫中山反對,雖然孫中山的政策是聯俄,但那祇是一時權宜策略。

  第三場有四篇由中研院近史所呂芳上所長主持,首先是政治大學中山社科所高永光所長的《考試權獨立行使的意義》,作者從憲政及歷史變遷的角度來探討考試權。第二篇是中央大學劉阿榮教授的《全球化、資本主義與利用外資、外才∣孫中山的兩面思考》,作者從最新流行的「全球化」觀點,討論孫學的時代性,利用外資及主權應操之在我之兩面思考,是篇以社會科學方法引入孫學研究的文章。第三篇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嚴昌洪的《孫中山移風易俗與廿世紀社會》,提出孫中山對文化改造取中道行之,其將中國國民改造為「現代化」國民,有相當貢獻。最後是國立橫濱大學的日本學者飯島涉教授的《鼠疫與近代中國》,作者集中在十九世紀末鼠疫流行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同時也論及中國鼠疫流傳道夏威夷、台灣地區的情形。

二、思想組
  本組探討的主題是孫中山的救國主張與思想內涵。第一場由高雄師範大學的周虎林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學者發表,首先由台北師範學院教授孫劍秋與郭世清兩位的《中山先生知行思想與易經卦理的會通》,作者先從中國歷代知行問題的演進,再探討孫中山的「行先知後」、「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及「知難行易」主張,最後再以易之未濟卦象註解孫中山的知行學說,並論述革命志業之未來期許。第二篇則是政戰學校的詹哲裕教授的《中山先生倫理思想闡微》,作者論中山先生對儒家倫理的省思,其建構的「王道」、「進化」、「群己」、「人本」等倫理思想,期能有助於我國現代化倫理體系之建立。接著是廣東社科院黃振位研究員發表的《孫中山與新文化運動》,黃教授利用大陸的資料,論述孫中山對此運動的同情與支持,此運動對其思想的轉變也產生影響。最後是中興大學政治所朱言明所長所發表的《蔣介石、毛澤東功過析評》,本論文主要以兩岸的資料,從「功」與「過」的取向,析評蔣介石、毛澤東影響中華民族發展,以海外第三人士來贓否人物,最後期望兩岸拋棄國共鬥爭的歷史心結,共創廿一世紀中國人的願景。

  第二場有二篇文章發表,由國史館副館長朱重聖主持,首先是中國社科院近史所所長張海鵬的《五十年來中國大陸對中山的紀念與評價》,張所長從民族認同、愛國主義及統一戰線角度,對五十年來中國大陸所舉行的各種紀念活動中,對中山先生的思想與行誼作了闡述。廣東社科院中山所的黃明同研究員的《孫中山系統思想觀與百年之思維變革》,黃教授指出中國百年來最大的思維變遷中,有孫中山創見的「行之非艱,知之為艱」,並分析宇宙進化、建設方略的基本內容,得出孫中山思維是合理性及超前性。

  第三場由逢甲大學榮譽教授張希哲主持,第一場是輔英技術學院蘇嘉宏教授提出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民族認同與民主進程》,蘇教授指出孫中山在不同的時代,其民族主義有不同的目標,對於目前大陸忽略體系內部整合過程中的民主化,恐難達民族和解,欲達成全球化的民主共存,歐盟之例可參考。其次是淡江大學潘錫堂教授所撰的《從跨黨派小組到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看當前兩岸關係》,潘教授認為國統會優於跨黨派小組,為打開兩岸僵局,唯有早日召開國統會。最後是中國技術學院的莊明哲教授所提的《對台灣民族主義發展的反思:一九八七—二○○○》,莊教授對解嚴後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已遇到瓶頸,現最需要的是依各新的辨證得來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而非省籍區隔、弱化台灣人民在政治上的集體認同。

  第四場由台灣大學政治系許介鱗教授主持,首先由憲法權威的謝瑞智教授報告,謝教授的《平等權的研究》從孫中山對平等的卓見,引申平等權應為相對、實質、機會的真平等,再對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等平等權的內容作申論。接著是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任喬寶泰教授所撰的《孫中山先生的社會福利思想》,從孫中山的福利思想是繼承中國固有的傳統,並具體發揮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社會福利等方面。最後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所長陳春生報告,陳教授的《孫中山的自由論》是人權論的一部份,陳教授認為孫中山提倡國家自由,在革命建國過程中,人民的自由,唯有在團體紀律下才有自由,這與英思想家彌勒主張相似。

三、時代組
  本組探討的主題是孫中山思想對當代兩岸社會變遷的影響,第一場由政治大學朱堅章教授主持。首先是中國文化大學的楊逢泰所撰的《從民族主義探索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楊教授從民族主義的歷史、至孫中山及近現代的民族主義發展,以及民族主義與戰爭、和平的關係。其次是雲南社科院郭家驥研究員的《孫中山的民族思想與中國大陸民族地區的社會變遷》,從孫中山民族思想的內容,至中共的民族平等、團結、區域自治至共同發展繁榮四大政策,再以雲南地區為例說明。最後是新疆師範大學欒睿教授所撰的《近現代西北地區民族融合與社會變遷》,清末及中共建設的兩次移民是民族融合最活躍因素,雖然民族文化的融合是進步的前提,但不可因「穩定壓制一切」,忽略社會共同進步的要求。

  第二場是中國社科院近史所張海鵬所長主持,第一篇是東吳大學謝政諭教授的《東亞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因素─韋伯學說再思考》,謝教授認為韋伯的理論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其對儒家理論觀了解的偏失,因基督倫理與儒家價值是可相互豐富的,東亞經濟的成功,提供有利的解釋空間。第二篇是華中師範大學的朱英教授,朱教授所提的《民初孫中山發展實業的思想與活動》,朱教授認為孫中山發展實業有一變化過程,民初推動時,以為民族、民權主義的目標已實現,忽略政治鬥爭。最後由上海社科院副所長蔣鐵柱所撰的《孫中山的「東方大港」構想及時代意義》,孫中山的實業計畫中,為東方大港設計了理想方案和現實方案,為今日上海和長江三角洲設計,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場是政治大學公行系劉光華主持,第一位是政治大學趙建民的《對全國人大制度理論的再商議--兼論中山先生的議會思想》,趙教授對人大會制度主要概念有:議行合一制、民主集中制及人民民主專政,並對其提出修正意見,再對孫中山的議會觀與全國人大理論作了比較。第二位是台北護理學院曾育裕教授所撰的《孫中山先生平均地權思想有關規定地價辦法之研究》,曾教授先說明規定地價的重要性,並提出檢討與改進意見。最後是來自京都產業大學的江田憲治教授所撰的《孫中山與黨內民主》,作者指出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後,對於黨的方針與決策,更主張獨裁。

肆、結語
  孫中山思想源起於廿世紀變遷的中國,百年來卻隨著兩岸糾葛的政治發展,呈現不同的風貌,每次論及諸如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全民運動」或是「資產階級運動」?「舊三民主義」與「新三民主義」的區分?「民族認同」?「民主化進程」?「聯俄容(聯)共」等議題時,都有不同的論點。

  雖然兩岸對「孫學」有不同的詮釋,但卻共同推崇「孫中山」,甚至視「孫學」為影響著廿一世紀國家發展的途徑。在新舊交替之際,如何以現代觀念闡述中山學說,如何以客觀理性的討論,以及如何容忍不同的看法,甚至如何使孫學學術化,不但是兩岸孫學研究者的課題,也是本館今後該努力遵循的方向。
(作者為本館助理研究員)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
●歷史組

●思想組

●時代組

 

教育部呂木琳次長開幕致詞

教育部呂木琳次長開幕致詞


 

與會學者合影留念

與會學者合影留念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1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1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2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2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3

附錄「第四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