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山國家畫廊展簡介/彭婷婷

本館中山國家畫廊大展簡介


  本館自八十九年十二月至九十年四月所主辦的「周澄作品展」、「顧炳星畫展」、「洪瑞麟九十紀念展--白省三珍藏展」、「石上老人徐人眾九二回顧展」、「林再興交趾陶個展」、「顏倉吉攝影展--艋舺龍山寺」及「大風堂門人孫雲生回顧展暨張大千粉鉤本收藏展」等大展均先後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名家傑作,佳評如潮。 

  周澄,台灣宜蘭人,民國三十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能詩文、攻山水畫並兼擅篆刻,為當代藝壇中,少數能在詩、書、畫、印四大領域齊頭並進的藝術家。他曾膺獲中興文藝創作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創作獎、國立歷史博物館金質獎章。為英國聖喬大學榮譽藝術學博士,現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及台灣藝術學院。近年來,周澄行腳遍及台灣、歐、美、日、韓及大陸,他以行萬里路的豐沛見聞來實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國畫理,並創作新的皴法及色感,在「師古而不泥古」的準則下,開拓出更寬廣深遠的創作空間。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顧炳星盡瘁藝術教育,並潛心藝術創作,大學畢業後,他曾赴西班牙進修碩士及博士,留學期間,除了對於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藝術的發展鑽研至力,並深入研究立體派的理論與畢加索的藝術。顧炳星早歲受名師指導,學習中國山水畫及花鳥畫,因此他能兼容中西繪畫的長處,並擷取其中的精華,將抽象的、具象的、平面的、立體的形式與結構,表現出感性的、理性的、主觀的面貌。近年來,他更將立體分割的畫法用之於水墨創作,中西並融,創造出個人及時代的獨特風格。 

  洪瑞麟,台北大稻埕人,生於一九一二年,卒於一九九七年。自幼先受父親洪鶴汀的啟蒙和石川欽一郎的指導,後與張萬傳、陳德旺聯袂赴日,進入本鄉繪畫研究所和川端畫學校,並考入帝國美術學校西畫科,接受美術專業上嚴格正規的教育,奠定了他專業繪畫的技法,也養成了日後獨樹一格的畫風。洪瑞麟一生在礦場長達三十五年,以礦工為題材創作了一生最主要的作品,他以流暢自信的筆觸和線條,忠實地傳達出對人性底層的憐憫之意,鮮活地記錄了地底英雄的勞動群相,洪瑞麟透過墨染的深淺濃淡,將礦坑的明暗對比調整得具有高反差視覺效果,將人與人、人與環境間的距離,展現出無限開敞的意境,因此成為畫壇讚佩的「礦工畫家」。蔣勳教授也特別提到:「洪瑞麟在台灣美術史上樹立了不凡的典範,學者可以藉此思考,真正的美術、真正的創作,不僅是技術的提高,更應該是生命的提高。」亞里斯多德說:「美比歷史還真實」,本土第一代最受肯定的資深畫家洪瑞麟,其畫作不但能通過時代的考驗,其風格及特色更已昇華並閃爍著歷史的光輝和價值。 

  能文、能詩、能畫、能刻的旅美書畫家石上老人徐人眾,民國前一年生,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其畫風兼融徐渭、吳昌碩、齊白石、高劍父、徐悲鴻之長,並展現自我的獨特風格。對於自己的作品,高齡九十二歲的石上老人以自撰的一首詩明志:「頌毀任人作,榮辱自己招。但能常默默,終必永昭昭。無事輸千古,一勤奪萬標。成功此妙絕,好逸難為苗。」他也認為「立藝」是立德、立功、立言之外的第四不朽。「石上老人徐人眾九二回顧展」畫作涵蓋山水人物、蓮荷牡丹、鷹馬蝦蟹、梅蘭竹菊、蠟筆畫、水彩畫及各類指畫。書法方面,有真、草、隸、瘦金體、毛公鼎、左手書法及指書。金石方面,有早期盈尺磚刻的各類印章及硯台,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給。展出期間陳水扁總統曾前來觀賞,並推崇徐人眾是一位繼往開來,發揚傳統的文人畫家。

  在傳習藝生及多位藝術工作者的祝福下,高齡七十五歲的林再興生平首次技藝個展日前在本館盛大舉行。林再興是國內交趾陶藝術的重量級創作者,多年來一直從事廟宇的修復及古蹟的維護工作,未滿二十歲即拜當時的建廟名師石蓮池為師,學習交趾陶的技藝,並先後參與台南天后宮、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台北龍山寺、宜蘭二結王宮、圓山天照宮、松山慈佑宮、三峽祖師廟等著名廟宇的修建。林再興於一九九八年獲得「民族藝術藝師」的榮銜,兩年後正式展開藝生傳習工作。此次交趾陶藝展,他展出畢生所學和精湛手藝,其拿手絕活「麒麟牡丹鳳」、「孔雀弄金獅」等精品均在展出之列。展覽期間陳水扁總統曾親自觀賞,對林再興的交趾陶作品給予高度的肯定,並期望他能將代表台灣文化的交趾陶藝品帶向國際藝術的舞台。 

  從事攝影創作已逾四十年的顏倉吉,曾任台北市攝影學會理事長,攝影造詣精湛深厚,應本館之邀,展出一系列以「艋舺龍山寺」為創作題材的攝影精品。聞名遐邇的艋舺龍山寺,雖歷次改建和重修,但雕樑、畫棟、長廊、石佛、壁畫、書文仍保持完整的外貌,現為國家二級古蹟,該寺始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距今有二百六十年的悠久歷史,龍山寺可以說是紀錄了台北重要的發展史,也是先民開發台灣的縮影。該寺信徒眾多,晨昏膜拜,香火鼎盛,是凝聚市民心靈與信仰的所在,也形成安定社會的一股無形力量。而從小在艋舺長大的顏倉吉,居家毗鄰龍山寺,心中對龍山寺也一直存著熱烈的關愛與不可分割的感情,因此特懷著擁抱鄉土、關愛古蹟的執著,無懼烈陽寒暑,以三年的時間艱辛創作,消耗了難以數計的軟片,成功地捕捉龍山寺的雕樑畫棟、銅鑄龍柱、裊繞香煙及信眾頂禮膜拜的虔敬畫面,真實感人。

  大風堂傳人孫雲生一九○八年出生於河北省,少受其父啟蒙,修臨王羲之、歐陽修、蘇軾、歐陽洵等名家書法,並從其母習誦近體詩。稍長受業於邵逸軒、王雪濤、秦仲文及胡佩衡等名師,著手勾勒古人名跡,並遍臨宋、元、明、清各大家。一九三六年孫雲生拜張大千大風堂門下,其後追隨恩師長達四十七年,師生情誼猶如父子,張大千旅居巴西期間,孫雲生舉家遷往,得以盡摹大千所藏之珍貴古畫及敦煌摹本,並苦學不輟。孫雲生的作品洋溢著古畫的風神和今畫的趣緻,更散發出新生的氣息,自然融合中西繪畫理念,又同時保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風情。其工筆、寫意、潑墨、潑彩均運用自如,山水、人物、花鳥、蟲魚亦無所不擅,題畫法書更得大千筆意。董其昌言趙孟頫「有唐人之緻而去纖,有宋人之緻而去野」,故師古不難,難在得古意,孫雲生的作品不僅走入了古人的殿堂,更經由時代的手法,展現了震古鑠今的藝術化境。此次本館將展出孫雲生各階段的代表佳作,表現其色彩鮮豔、莊嚴雅潔的繪畫風格並展出私人所藏張大千的珍貴粉鉤本。
(彭婷婷)

周澄 猴子觀海
周澄 猴子觀海

 

顧炳星 皇后小景之二

顧炳星 皇后小景之二

 

洪瑞麟 苗栗街景

洪瑞麟 苗栗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