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孫中山文獻和華僑文獻概述●倪俊明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孫中山文獻和華僑文獻概述
倪俊明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是中國惟一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型省級公共圖書館,成立於1912年,至今已有逾90年歷史。1912年6月,廣東圖書館在廣州城文明門外聚賢坊成立。其原址是明代南園,內有抗風軒,是孫中山早年在廣州策劃反清活動的秘密據點。1925年改稱廣東省立圖書館。1933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古巴四國華僑捐資而建的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落成後,省館於1934年並入市館。1938年廣州淪陷後,市館遷移廣西。1941年,杜定友先生在粵北曲江復辦省館。抗戰勝利後,省館、市館分別遷回廣州。1955年,省館和市館合併,更名廣東省中山圖書館。2002年複改名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由於廣東是孫中山的故鄉,也是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動的重要基地;同時,由於廣東是著名的僑鄉,眾多的廣東籍華僑分佈世界各地;加上,我館歷史上與孫中山和華僑的淵源關係,因此,我館特別注重孫中山文獻和華僑文獻的徵集和收藏,經過幾十年的積累,現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我館最具特色的藏書之一。



壹、孫中山文獻
我館孫中山文獻的專藏,早在民國時期的三○年代就已開始。1933年,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建成開館後,把搜集孫中山文獻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1934年,該館特設立中山紀念部,「以便盡力搜求總理及先烈之遺品文獻暨黨國先進之文獻」。(《廣州市政府市政公報》(1934年455期),旋集中館藏有關孫中山文獻約500余種,建立中山文庫,於1934年3月29日對讀者開放,以便關注孫中山革命史跡者「得以儘量參考研究」。(《廣州市政府市政公報》1934年459期。)1936年,史學家羅香林接任市館館職務後,也以廣事搜集孫中山文獻為職責。他認為中山圖書館之設,則尤關乎中山「遺教之闡揚,與夫吾國本位文化之建立,用意尤深,鵠的尤遠。」(《廣州學報》1937年1卷1期)因此,先後刊發《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徵求本省先賢先烈遺著遺物啟》、《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徵求圖書啟》,指出為闡揭總理遺教,表彰革命先烈,「舉凡關於黨義論著,黨務紀載、及革命理論、革命歷史、革命戰爭圖片、革命先烈傳記等,均擬積極徵求,以期完備,而供紀念。」(《書林》1937年1卷2期)在組織機構方面,則在典藏部下設中山紀念股,以資專門管理。1936年,羅香林還擬增設「中山文化部」,具計劃書咨請廣州市政府將省黨部將前中山文化館收存捐款撥充經費,以資闡揚中山遺教。此舉雖未獲市府批准,但經羅香林先生的努力搜求,市館的孫中山文獻已小具規模,為日後館藏孫中山文獻的藏書建設打下基礎。



1941年11月,圖書館學家杜定友在粵北曲江復辦省館,並擔任館長。他非常重視廣東地方文獻的搜集,對其中的孫中山文獻更是刻意收集。在他上任不久發表的《廣東文化與廣東文獻》(《文化新聞》1941年12月14日)一文中,曾呼籲對孫中山的遺著要「搜羅保存,廣為流傳」,對孫中山的「遺物遺墨」,要「珍如拱壁。」並在戰時粵北艱難的環境下多方搜羅孫中山文獻。抗戰勝利後,省館於1945年9月遷回廣州,接收汪偽廣東省立圖書館藏書,汪精衛的私人藏書,原意大利駐廣州領事羅斯的藏書,以及廣東省民眾教育館的藏書,其中有一批孫中山手簽大元帥令和各種版本的孫中山著作。同時還收購到孫中山講話的錄音唱片。1946年,省館恢復開館後,特設專架,專藏孫中山著作的各種版本。1955年,省、市館合併後,孫中山文獻的收藏日趨豐富。1986年,我館「孫中山文獻專藏室」在廣東文獻的基礎上建立。1988年擴建為「孫中山文獻館。」九○年代初,我館又先後從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長沙等地複製821種孫中山文獻,以補充館藏。在積極徵集孫中山文獻的同時,我館也多次舉辦有關展覽,以宣傳孫中山的生平業績和思想。如1942年在粵北舉辦的《三民主義之偉大展覽》;1946年與廣東文獻館和廣州市文化運動委員會在廣州聯合舉辦《國父文物展覽》;1950年在廣州舉辦《近百年來廣東人民革命鬥爭史料展覽》和《鴉片戰爭以來革命史料展覽》;1956年在廣州參與舉辦《廣東省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九十年周年文物文獻展覽》;1992年在廣州舉辦《建國後大陸孫中山文獻研究成果及文藝創作成果展覽》;1996年與省博物館、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館等在廣州合辦《孫中山文物文獻展覽》;2001年,與省、市博物館等合辦《廣東省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文物圖片展覽》;2001年至2002年,在廣東、香港、澳門、臺灣、夏威夷、加拿大舉辦《辛亥革命在廣東》文獻文物展覽等,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經過幾十年的搜集和積累,目前我館的孫中山文獻已形成一定規模,成為中國孫中山文獻收藏的一個重要基地。據統計,已入藏的孫中山文獻約3200種,5000冊(件),包括孫中山著作、手跡、傳記、年譜、特種文獻和有關孫中山研究資料和辛亥革命前後的報刊等。大體上可分為七大類:



一、孫中山著作
共有近500種,包括孫中山全集、選集、文集、單行著作、書信、演講、手跡等,版本上從清末到民國時期為主,是研究孫中山思想、生平最重要的原始資料。其中有一些較為珍貴的早期版本,如柯士賓著,孫文譯,1907年2月日本東京出版的《赤十字會救傷第一法》,為僅見的孫中山早期醫學譯著;吳硯雲編訂,1911年10月上海新中國圖書局出版的《孫大總統書牘》,為最早一部的孫中山著作集;甘乃光編,1925年4月廣州孫文主義研究社出版的《孫中山先生文集》,為試圖反映孫中山一生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選集。



二、傳記
共250種,包括全傳、年譜、史跡、逝世、奉安紀念等。其中有譚正曦攝,1928年8月北平同生照相館發行的《總理奉安紀念冊照片》(第一集),彙集了數百幅孫中山奉安全過程的珍貴歷史照片;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該會1932年9月和1944年1月出版的《總理年譜長編初稿》、《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黃中黃編譯,1903年出版的《孫逸仙》等。



三、研究文獻
此類為該專藏中最龐大的一部分,共有約1500種,包括綜合研究,革命活動述評,孫中山哲學、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外交思想研究;文藝作品和參考工具書等。



四、研究參考資料
共600種,包括中國國民黨史、中華民國史、歷次起義、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華僑史等。其中劉悲庵編,1910年《砭群報館》社出版的《廣東新軍叛變本末》;李介孺編,1910年抄本《粵東軍變記》;大漢熱心人輯,1911年出版的《興漢紀念廣東獨立全案》;李准編,1912年廣州出版的《光復廣東始末記》等,均為研究廣東辛亥革命的珍貴原始資料。還有保存大批珍貴檔案史料的《清代辛亥革命檔案史料》。



五、人物研究
有與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等有關人物共100多人,如宋慶齡、廖仲愷、胡漢民、朱執信、黃興、陳英士、宋教仁、陳炯明、蔣介石等的傳記研究資料共300餘種。



六、報刊
有與孫中山有關及辛亥革命前後出版的報刊約150種。其中除常用的《民報》、《建設》、《臨時政府公報》、《軍政府公報》和《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等外,還有一批辛亥革命時期廣州、香港出版的報刊,較為少見,也頗有史料價值。如1905年9月創刊于廣州的《時事畫報》,該刊是廣東第一份畫報,由潘達微、高劍父、何劍士、陳垣等編輯。該刊誕生時正值清末反美愛國運動興起的時候,因此,及時而生動地報道這場運動的發展,成了該報的主要內容。此外,還發揮畫報圖文並茂的特點,發表大量抨擊清廷黑暗統治、宣傳民主革命派起義鬥爭、痛陳不良社會風俗等的圖畫和文章,為研究清末廣東提供一份生動而直觀的史料。又如1912年5月4日創刊于廣州的《民生日報》,該報大量詳細報道孫中山的活動和廣東軍政府的公電、布告、命令、批牘,對廣東軍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廣東臨時省議會討論議決的情況、軍政府要人的言論活動,以及廣東社會各界對廣東軍政府的態度,都有經常性的報道和評論。作為僅存的比較系統的民初廣州報紙,它為我們研究民初孫中山的活動和廣東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史料。此外,還有廣州《七十二行商報》(1910年)、香港《東方報》(1906-1907年)、汕頭《嶺東日報》(1903-1908年)、香港《唯一趣報有所謂》、廣州《天趣報》(1910-1911年)、廣州《珠江鏡》(1906年)、廣州《廣東白話報》(1907年)、香港《東方報》(1906年)、香港《廣東日報》(1904年)、廣州《嶺南白話雜誌》(1908年)、廣州《南越報》(1909-1911年)、廣州《平民畫報》(1911年)等,對研究廣東辛亥革命歷史頗具參考價值。



七、特種文獻
包括照片、手跡、書信、唱片、郵票、傳單、獎狀等。其中有《孫中山致區鳳墀函》(1896年)、《孫中山致梁柏明函》(1923年)、《大元帥令》(1923年)、《大本營公文》(1923年)、《黎民偉拍攝孫中山照片》(1921-1924年)、《中華民國元年月份牌》(1912年)、《愛國獎狀》(1912年)、《中國革命政府債券》(1906年)、《商務印書館售書助餉傳單》(1911年)、《中華民國新郵片》(1912年)、《中華民國粵省軍政府通用銀票》(1912年)和《廣東軍政府工務部通告》(1912年)等,兼具史料和文物價值。



貳、華僑文獻
我館的華僑文獻專藏亦始於民國年間,1936年,羅香林出任市館館長時,專門設立「華僑文獻室」,以為彙集陳列華僑文籍之所。1941年,省館館長杜定友曾撰文《廣東文化與廣東文獻》,指出廣東華僑人口為全國之冠,應重視華僑史料的搜集。在他的「杜氏圖書分類法」中,也專門設有華僑類。建國後,我館又增設東南亞華僑史料專藏,使我館華僑史料的收藏不斷豐富。至目前為止,所藏的華僑文獻有圖書733種,2000多冊;報刊406種。



一、圖書
綜合類圖書有399種,其中,溫雄飛著的《南洋華僑通史》(1929年)分3卷,上卷以編年體裁,系統記述從晉唐至清代華僑南遷南洋的歷史。紀事本末體裁敘述海外華僑被屠殺、天地會的南來、海盜的蔓延南洋、豬仔的慘酷經歷、近代富豪的崛興。下卷以紀傳和年表的體裁,介紹羅芳伯、陳嘉庚等33位華僑名人的生平,以及《中國南洋交通年表》。李長傅著的《南洋華僑史》(1929年)對東印度群島、馬來半島、婆羅洲、菲律賓群島、暹羅、緬旬、越南等地華僑歷史進行簡明介紹。劉繼宣、束世澂著的《中華民族拓殖南洋史》(1935年)則系統論述了隋唐以來華僑與南洋的關係、西方列強對南洋入侵與華僑的關係、南洋華僑現況、祖國與南僑的關係、南洋華僑成功之路等問題。這些均為華僑研究的開拓性著作。此外,還有長野朗著、黃朝琴譯的《中華民族之國外發展》(1929年)、廣東省民政廳編的《廣東救濟失業回國華僑概況》(1932年)、劉伯周著的《海外華僑發展史概論》(1935年)、陳達著的《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1939年)、姚柟著的《中南半島華僑史綱要》(1945年)以及檀山華僑編印社編的《檀山華僑》(1929年)、中華總商會編的《越南華僑年鑒》(1927年、1929年)、陳汝舟的《美國華僑年鑒》(1946年)和滿鐵上海事務所調查室編的《華僑調查彙報》(1940年)等一批研究華僑問題的重要專著和資料。



歷史類圖書有張明慈編的《南洋華僑革命史略》(1929年)、胡鐵軍編著的《星洲義勇軍戰鬥史》(1945年)、許唯心編的《華僑殉難義烈史》(1946年)、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編的《大戰與南洋》(1947年)、嚴名芳編的《暹羅華僑賑米潮汕放賑委員會報告書》(1947年)等122種。其內容以反映抗戰期間海外華僑與廣東內地關係的居多,且尤具史料價值。如記載1941年加拿大溫哥華臺山甯陽會館籌捐國幣13.5萬餘元,支援臺山賑濟難民的《加拿大雲高華臺山甯陽會館救難濟邑內難民籌捐處徵集錄》;記錄1942年加拿大域多利臺山甯陽總會館和溫哥華臺山甯陽會館籌款國幣30萬元,支援臺山救濟米荒的《加拿大域多利臺山甯陽總會館、雲高華臺山甯陽會館籌捐邑屬米荒征信錄》;系統反映1942年2月10日至1946年2月9日,加拿大安省華僑駐多倫多救國總會組織機構及各埠歷年捐資支援祖國抗戰的《加拿大安省華僑駐多朗多救國總會征信錄》等,為研究抗戰期間,加拿大華僑與中國內地的關係,提供了寶貴的原始資料。



教育類圖書有黃炎培著的《南洋華僑教育商榷書》(1917)、劉士木編的《華僑教育論文集》(1929年)、錢鶴編的《南洋華僑學校之調查與統計》(1930年)、黃麟書編的《考察南洋華僑教育意見書》(1935年)、林之光和朱化雨著的《南洋華僑教育調查研究》(1936年)、朱化雨著的《華僑社會生活與教育》(1937年)和吳體仁著的《南洋各屬之教育制度》等95種。其中有一批反映日本華僑教育和中國學生留學日本的圖書,頗具史料價值。如馮錦龍編的《大同同學錄》(1909年),書首刊登載澤、犬養木堂、湯覺頓、梁啟超題詞,梁啟超、徐君勉合像,校長鍾卓京、林慧儒像,教職員、學生、校舍像,林奎的序,正文有該校略史、歷年教習、值理名表、校友名錄、大同學社緣起和章程等;藍拔群編的《日本神戶華僑同文學校三拾周年紀念刊》(1929年),首刊何澄一、潘植我、黃菊圃序,周玨、潘植我題字,校徽、校舍、獎品、創辦人梁啟超、麥小彭、教職員、學生活動的照片。正文刊載歷年教職員表、校董一覽表、學董會幹部姓名,歷年學生人數、男女學生比例、畢業生人數、學生籍貫、年齡、經費、學生家庭職業等的統計圖表,該校1899年至1929年的大事記,該校體育部、童子軍的工作總結和有關章程等。以上兩書對瞭解清末這兩所著名的日本華僑學校的歷史,進而研究近代日本的華僑教育歷史以及康梁保皇派在日本的活動等,均具一定史料價值。此外,如《留日潮州學生同鄉錄》(1918年、1920年)、《中華民國廣東留日學生同鄉錄》(1920年)和《廣東留日學生調查錄》(1929年)等,分別詳記當時潮州和廣東留日學生同鄉會的章程,會員的姓名、別號、年齡、籍貫、費別(公費或自費)、到日本年月、學籍及科別、國內通信處等,可資研究近代中國留日學生史之參考。



此外,經濟類圖書有《南洋商業指南》(1930年)、鄭林寬著《福建華僑經濟》(1940年)、張蔭桐譯《南洋華僑與經濟之現勢》(1946年)、姚柟著的《馬來亞華僑經濟概況》(1946年)、黃明德編著的《菲律賓華僑經濟》(1956年)、徐斌著的《歐洲華僑經濟》(1956年)、陳展翼編的《新加坡及柔佛新山華人工商業指南(附華人社團學校職工會通訊錄)》(1957年)、汪慕恒主編《東南亞華人經濟》(1989年)等53種。文化藝術類圖書有《天聲日報七周年紀念》(1927年)、《暹京華僑日報社新館舍落成特刊》、周維介著《新馬華文文學散論》(1988年)、潘亞暾等著《海外奇葩: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集》(1994年)等123種。



二、報刊
館藏有關華僑的報刊共約406種,其中舊廣東(含香港)僑刊91種、新廣東僑刊79種、新僑報12種、東南亞及美洲華僑期刊224種。



舊廣東僑刊以廣州、香港以及五邑僑鄉居多。如廣州的有《華僑之路》(1928年)、《華僑之聲》(1947年)、《華僑先鋒》(1931年)、《華僑婦女》(1936年)、《華僑實業月刊》(1931年)、《華僑評論》(1946-1947年)、《華僑學報》(1948年)、《華僑戰士》(1938年)、《華僑戰線》(1938年)、《僑務月報》(1931年)、《僑聲》(1946-1949年)等。香港的有《開平晨鍾報》(1947-1948年)、《中山華僑》(1947年)、《鳳嶺僑聲》(1948-1949年)、《四邑僑報》(1946-1947年)、《華僑工商導報》(1947年)、《華僑教育》(1935年)、《現代華僑》(1947-1948年)、《僑胞之光》(1947年)等。此外,有開平的《樓崗月刊》(1921-今)、《小海月報》(1938年)、《開平華僑月刊》(1948年)、《開平明報》(1928-今)、《五堡月刊》(1931-1949年)、《沙堤月鏡》(1930年)、《潭溪月報》(1937-今)等;臺山的《新寧雜誌》(1912-今)、《五十教育》(1949年)、《龍岡月報》(1929年)、《浮山月報》(1935年-今)、《四邑華僑導報》(1941年)、《臺山至孝篤親月刊》(1949-951年)、《華僑雜誌 畫刊》(1947年)等;中山的《香山循報》(1908-1911年),《僑風》(1941年)、《中山月刊》(1946-1947年)、《東鎮鄉報》(1947年)等。這些期刊以華僑為題材,內容豐富,蘊含大量華僑史資料。如1931年6月創刊于廣州的《華僑實業月刊》,其發刊詞稱該刊注重「一、鼓勵華僑發展移殖之精神與事業;二、提請政府實施保護華僑移殖之政策;三、促進華僑自治之能力,以增高其在國際上之地位;四、引起華僑對祖國文化之觀感;五、增進華僑愛護祖國之觀念與民族自決之精神;六、鼓吹華僑與祖國民眾切實合作,一致參加民族、民權、民生之運動,以造成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七、以科學之理論方法,引導華僑經營祖國各種實業,及發展國際貿易。」尤其側重適合華僑經營的國內生產事業、國際實業狀況的調查,適合推銷國貨之國際貿易銷路之調查,各埠華僑經營實業、生活狀況、風土人情、金融物價的調查。如創刊號上就登載有羅舜華的《華僑失業原因及其救濟》、梁楚三的《華僑移殖的演進》、加藤義明的《南洋終為致富之寶藏》和《海外僑商提倡國貨》、《旅法華僑愛護國體》、《美議員提議嚴禁華人堂鬥》、《墨華僑成立團結機關》等華僑消息,以及大量的《中國經濟消息》和《國際經濟消息》等,這對瞭解三○年代華僑的狀況提供了幫助。



此外,這批舊僑刊中,有相當部分是僑鄉的鄉刊和族刊。這些鄉刊、族刊,多以興利除弊,改良社會,報導鄉情、僑情,聯絡海外華僑為宗旨,也為我們瞭解當時僑鄉的社會狀況和華僑的境遇提供了大量的寶貴史料。如1908年9月16日由鄭岸父在香山石岐創辦的《香山循報》,該刊是迄今中國地區最早的僑鄉刊物,開僑鄉雜誌的先河,比通常所說的最早僑刊《新寧雜誌》還早四個月。該刊反映僑鄉香山社會面貌的有丹鶴的《論石岐商務凋臂敝之原因》(8期)、味聞的《煙洲巡警解散之影響》、堯孫的《香州商埠之將來》(18期)、天賦的《論吾邑宜嚴禁銷售各屬山票事》(61期)等。還有不少反映華僑情況的史料,如新聞《小呂宋華僑電爭澳門租界》,介紹海外華僑日常衣著、飲食習俗日漸洋化的《南洋通訊》(18期),披露「無良之徒」拐騙華工出洋賣「豬仔」的《同胞需知》(49期),揭露地方惡霸勒索回鄉華僑的《華僑歸國營業當以鄭發築圍為鑒》(75期)和呼籲保護僑民利益的《駐美張使競漠視華僑耶》等。該刊發行到香山各地、上海、漢口、蕪湖、澳門、香港、日本東京、美國檀香山、舊金山、加拿大維多利亞、溫哥華、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影響廣泛。又如臺山的《新寧雜導》,該刊創刊於1909年1月15日,是中國地區最早的鄉刊之一,該刊曾4次停刊、復刊。最近一次復刊是1978年10月,至今仍在出版,是一份歷史悠久的僑刊。其中蘊含豐富的華僑史資料。如1911年第25期登載林覲廷的《再告廣海自治體全體職員》指出近代臺山天災頻仍,官吏盤剝,土客械鬥導致政治動亂,農村破產,而外國勢力乘機入侵,掠奪中國勞動力,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臺山華僑出國的原因。1914年第29期震的《新寧社會之悲觀》、1979年4期陳前的《民國賊患年複年》等,反映了民國僑鄉社會的狀況。至於1910年2期碩鵬的《仰光之新寧人》、1910年9期指嚴的《豬仔還國記》、1910年18期的黃超五的《敬告內地各界同胞提倡對待美國苛禁書》、1910年33期趙磐石的《鳴呼墨國同胞之慘狀》、1911年16期稚援的《改訂禁工苛禁與新寧人之關係》、1911年17期的《調查菜苑被害華僑名籍貫表》等,則充分反映美洲和東南亞華僑悲慘的生活境況。



東南亞及美洲華僑期刊時間跨度從二十世紀一二年代至五六十年代,以民國年間出版的居多。編輯出版單位以當地華僑團體、學校為主。如新加坡南洋編譯所的《南洋雜誌》(1946-1948年)、新加坡順德同鄉會的《順德僑刊》(1948年)、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新嘉坡中華總商會月報》(1922-1923年),菲律賓華僑學生會的《菲律賓研究》(1928年)、小呂宋華僑中西學校的《菲律賓華僑教育叢刊》(1917、1919)吧城中華總會文教部的《華僑教育公報》(1946-1949年)、巴達維亞華僑公會的《巴達維亞華僑公會月刊》(1940-1941年)等。由於這些刊物所處地區均為華僑聚居的地方,加上主辦者本身就是當地的華僑團體,因而刊物有關華僑問題資訊容量較大。如菲律賓華僑學生會1928年編印的《菲律賓研究》,內容有林國樑的《菲律賓華僑概況》、顏文初的《為國內社會注意南僑教育者告》、林涵先的《菲律賓華僑地位衰落之原因》、教育會的《菲律賓華僑教育概況》、李長傅譯的《菲律賓華僑史》等。新加坡瓊州會館1947年10月創辦的《南洋英屬瓊州會館聯合會會報》,刊登有韓槐准《瓊州南洋交通考》、郭新的《瓊僑生活的今昔觀和應有的警覺》、海若的《星洲瓊僑教育的現狀》、柳亭的《新嘉坡瓊僑社團調查》以及新嘉坡、馬六甲、柔佛新山等地瓊州會館史略和瓊僑人物介紹。這些資料對研究菲律賓華僑史和南洋瓊僑的歷史均頗具史料價值。此外,還有少量中國內地(非廣東)出版的以華僑為研究物件的刊物,如旅滬檳榔嶼華僑學生會的《檳榔嶼》(1929年)和上海暨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的《南洋研究》等,也頗有史料價值。如《南洋研究》1928年由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創辦。1930年9月,南洋文化事業部改為南洋美洲文化事業部後,該刊內容範圍地隨之擴大,美洲華僑也納入為研究物件。1934年該部又改為海外文化事業部後,該刊內容進一步以全世界華僑問題為研究物件。該刊為民國時期研究華僑問題的重要刊物,蘊含豐富的華僑研究史料。如其第一、二卷有李長傅的《荷屬東印度華僑略史》、《英屬馬來西亞華僑略史》、《菲律賓華僑略史》,陳福璿的《南洋華僑的教育談》、余椿的《華僑教育》、徐中舒的《南洋華僑教育與立案條例》,林複彥的《印度尼西亞與華僑》、黃斐然的《瓜哇華僑史跡及今後必改善問題》,資料《南洋華僑學校調查概覽》、《海外華僑人數之統計》、《勿裏洞華工狀況》、《澳洲及紐絲倫之華工》、《英屬緬旬華僑之概況》以及大量當地社會經濟、政治方面的資料和華僑活動的資訊。



新廣東僑刊、僑報主要分佈在廣州、臺山、開平、新會、江門、恩平、中山、鶴山、高明、花都、增城、汕頭、潮陽、順德、東莞、羅定、懷集、惠州、湛江、梅縣、大埔等地,內容以反映今日僑鄉面貌以及海外僑情為主。


(作者現任職於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參考文獻
1.杜定友:《廣東文化與廣東文獻》,《文化新聞》1941年12月14日。
2.張武耕:《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地方文獻發展概述》,《圖書館論壇》1992年6期。
3.沈麗霞:《館藏孫中山文獻一瞥》,《圖書館論壇》1998年2期增刊。
4.馬楚堅:《羅香林、朱倓伉儷對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之貢獻》未刊稿。
5.鄭德華、吳行賜:《一批有價值的華僑史資料──臺山解放前出版的雜誌、族刊評價》,《廣東華僑歷史學會通訊》198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