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要●劉碧蓉

壹、會議緣起

近年來「兩岸問題」已成為台灣選舉時文宣的主軸,「兩岸關係」是否和諧進展,更是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要解決兩岸問題,不可否認的「孫中山思想」,被公認可以作為海峽兩岸溝通的語言與橋樑。因為中山先生所提倡的自由、民主與均富的思想,正是兩岸人民所要追求的目標。

因此,本館特訂於民國94年03月25日、26日,邀請日本、大陸及台灣各相關孫學或大陸問題研究領域之學者,在中山講堂內,討論「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之議題,並提出26篇論文。

開會當天,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博士以「孫中山思想與兩岸關係」作為主題演說,掀開研討會序幕。黎校長從孫中山思想內涵探索其對兩岸有何啟示,無疑的「孫文學說」所論及的進化論,就是要增加人性,減少獸性。要增加人性,人類就要彼此合作,這正是目前兩岸所迫切需要的。因為從大歷史觀來看,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永續發展才是歷史的核心。

要如何解決兩岸空前的困境,黎校長認為兩岸主政者,應該把對主權的優勢放在一邊,好好考慮兩岸如何相處。從民族大義來看,互助合作已無法避免,兩岸軍備競賽,只會帶來民族災難。民權主義講究的民主政治,雖然是少數要服從多數,但更要講究溝通、協通。在大陸逐漸開放之際,台灣應以「知行合一」的模式,瞭解自己的現狀,採「合作互利」之模式,建構兩岸經濟發展。

貳、研討內容

本研討會雖分為時代、思想與歷史三組。為了利於論文介紹,依內容的不同,將部分論文要點,分為史料新發現、國家認同與國家建設、「反分裂國家法」之影響;中華民族之形成及中山思想對兩岸之影響等五部分,披露於下:

一、史料新發現

陳支平教授提出「孫中山在福建的足跡」,日本來的家近亮子教授則從天津所發現1918年創刊的《京津日日新報》中,整理出該報主筆橘樸對中山先生的看法及當時對中國革命發展之分析;王杰教授從同盟會的成立、性質、團際關係、輿論宣傳及改組,還有同盟會與會黨新軍關係、與武昌起義等問題分列概述,對大陸五十多年來有關「同盟會概述」做了一番介紹。

林桶法教授的「逐漸模糊的偉人塑像」,整理自1950-2004年的《中央日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從報上刊載國父誕辰紀念日之報導,來分析孫中山在台形象之變遷。文中發現國父誕辰活動內容雖大同小異,但每位統治者藉孫中山所要表達的意義,卻有所不同,中山先生與反攻大陸、中華文化復興、三民主義實施、主權在民的落實等,成為每一位統治者落實其理念的形象代表。但自1990年之後,不再出現大量的專論,直到最近出現孫中山是否為國父,要不要加s等問題,才再度出現高潮。這或許有人把國父孫中山先生,視為凝聚國號認同的「濃縮性符號」有關。

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籍兵、台灣籍民在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等地之生活情形、國家認同等文章,是最近湯熙勇教授之研究課題,本文主要研究海南島的台灣人遲遲不歸及脫離困境等問題。而臧運祜教授在「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思想的文本體現」一文中,指出葉夏聲之文本與中山先生五權憲法之關聯,這也是研究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的一件重要文獻。

二、國家認同與國家建設

在國家認同上,林超民教授在「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也是統一的國家,在國家體制上應朝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建設,因為建設民族國家、加強國家認同是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遺產。而趙建民教授在「台灣新國家與新文化運動」文章中,指出台灣經過政治民主化後,國家建設步伐加速。台灣本土意識及建構新的主權成為新國家建構的主要內涵。但在深化台灣本土化中,執政的民進黨未能提出一種包容性的政治文化;在追求本土價值及「去中國化」的新認同中,卻顛覆了既有的政治價值與信仰體系,致使社會分裂為之加大,也改變了兩岸關係面貌。

朱言明教授提出鄧小平的「兩個大局」理念,及「三步走」開發中國大陸的發展戰略,其終極目標與中山先生的「實業計畫」都是為了締造中國成為國富民裕之國家。

三、「反分裂國家法」之影響

反分裂國家法的出現,造成朝野嗆聲、遊行抗議。楊開煌教授認為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對維持現狀的承認並無改變。當然此法引起台灣巨大反彈,但國際間雖呈現多元看法,但卻無反對之意。總體而言,對台並不有利,楊教授認為政府必須立足中華民國的立場,全盤思考對策因應,才能爭取國際更有力支持,以營造兩岸和平。

潘錫堂教授則從「2004年台灣大選後」來論述,造成兩岸關係的危機,中美台關係的演變,到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制定之因。潘教授認為此法對台灣權益與兩岸關係影響頗鉅,也與美國一向主張兩岸和平解決有所分歧,此法同時也遭日本、歐盟反對。

曲教授提出「一個中國」概念,是維持兩岸關係的重要核心,但其意涵卻是模糊的。此模糊意涵,一面為兩岸關係創造出各說各話空間,一面在幾十年的中美台三邊穩定關係中,扮演平衡作用。因此,對於「一個中國」概念,不論真正支持,或將其視為工具性價值,必須認真處理。

四、中華民族之形成

如何處理兩岸和諧發展,金力與李輝授教授分別從遺傳學之結構,探討中華民族之形成。金力教授發現漢文化向南擴散的格局符合人口擴張模式。李輝教授提出中國古代「華夷四方」的民族觀,中山先生「五族共和」的國族理論,現代民族學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觀點,對多民族的中國發展有積極意義。作者審視中華民族之血統結構,發現中華民族是「同根多元一體」的遺傳結構,各民族血脈相連,必須一體化生存才能共謀發展,達到民族國家的富強。

五、中山思想對兩岸之影響

侯杰教授的「孫中山三民主義與社會性別平等」,是從女權觀探討。侯教授認為中山先生並非一個激進的女權運動者,對當時婦女的做法也並非完全贊同,但基於人道主義觀點,乃大力贊助、支持女性地位,對當時尊重女權的風氣有相當作用。

謝登旺教授則從教育賦權的觀點,分析兩岸社會互動的變因,相當能掌握社會流動的焦點,文中也指陳兩岸教育政策的得失。雖然中山先生未言及教育賦權之內容,但其特別重視民德教育,應是今日兩岸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之醫弊良方。

中山思想確實是能維持兩岸和平的利器。高輝教授認為中山思想融合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缺優點,又注入中國傳統思想而創造的,它曾指導過台灣的經濟與民主發展,今日也是中共經濟發展的參考,兩岸不應在統獨議題交鋒,應「以孫中山思想推動兩岸和平」之開闊思維,來看待兩岸的未來。

袁燮銘教授提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雖是政治民族主義,但他在實踐中已注意到經濟的發展,對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有其重要意義。因此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借助市場形成的真正一體化的經濟,才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

唐彥博教授在中山先生的科技思想中直陳發展科技是順應世界潮流,並符合內部需要,可以建設國家,解決民生需求。科技在合作關係的發展下,相較於競爭、敵對的關係來得容易達成互利共榮機會。兩岸以「中山思想」為合作的宗旨與精神下,對於推動兩岸高科技合作是有其時代意義。

參、結語

中山思想學說雖然影響了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但中山思想的政治實踐,在廿世紀並沒有出現太好的成績,但終其一生,不僅無法達成復興中華民族之初衷,而中國在廿世紀波濤起伏的大變局中,竟讓海峽兩岸走上「隔海而治」的特殊現象。兩岸複雜的政經關係,使得兩岸關係一直無法正常化發展。

自從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兩岸關係常隨「統獨」議題,呈現緊張局面。為解決此緊迫關係,兩岸有識之士莫不絞盡腦力,尋求解決。但唯有以實質的交流擱置政治僵局,各自努力發展民生經濟,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維持兩岸「和平」發展,才是兩岸人民所迫切需要。而孫中山思想無疑是推動兩岸和平的最佳策略,這也是本館不斷邀請包括大陸學者在內的國際學者來台北,召開「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之緣由所在。(作者為本館助理研究員)

 

參加研討會貴賓於本館正門合影留念

214

 

附錄:「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目次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