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金碧飛閣 國之瑰寶-中山樓風華再現●曾一士

壹、話說從頭

一、興建緣起

(一)時間回溯至民國54年冬 國父百年誕辰之際,政府有感於 國父肇建民國之艱辛,與挽救我傳統文化免於被中共所毀滅之危機,尤鑑於政府遷台之後,全國上下勵精圖治,銳意革新已近二十年,國際人士慕名前來觀光者與日俱增之際,彼等所見者竟僅及於我文物之豐美,而未能一睹我傳統建築藝術之宏觀而引為憾事,爰由國之大老及學者專家,共組籌建委員會,積極策劃有關建事宜。

(二)本館以及所屬之陽明山中山樓同為紀念 國父百年誕辰而興建,兩者可謂系出同源,均為國家級紀念性建築物,所不同者,前者為民間集資,工期較長;後者為政府籌辦,工期較短,前者由王大閎建築師設計,外觀宏偉,仿於漢唐:後者由修澤蘭建築師設計並綜理建築及裝潢全般事宜,由於外觀古樸典雅,內部高貴華麗,加之四十八種宮燈設計配合天花板、壁飾彩繪,兼融明、清兩代建築及室內設計藝術之精華,推陳出新,變化萬千,益加襯托出中山樓之璀璨瑰麗,令人激賞,因而被與為國家傳統建築藝術之殿堂,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於途,而在地理位置方面,一座落於市區中心,交通便捷;一座落於幽靜山區,景色如繪,兩者各具特色,至民國75年7月1日中山樓併屬本館,同歸教育部管轄,至此兩個原屬同根同源而長期分離之機構,終於合而為一,而中山樓亦名正言順的成為本館社教單位之一。

二、艱辛歷程

中山樓樓址原為一座小山丘,工地又正位於硫磺坑上,由於土質軟硬混集,硫磺氣又不斷向外噴洩,溫度高達攝氏98度,稍有不慎,施工人員隨時有性命之危險,再加以當時建築機具簡陋,越發增加工程進行之困難,幸賴參與施工的各類技術人員,均能本著責任心與榮譽感,不避艱難、不畏險阻、不論晴雨、不分晝夜24小時輪番趕工,每日出工量多達1,200餘人次,歷盡艱辛,終使此一雄偉壯觀、美侖美奐、名聞遐邇的國家傳統建築藝術殿堂-中山樓,得在僅耗時1年1個月另4天的時程中,順利於民國55年12月6日興建完成,工期之短,創下空前紀錄。

三、象徵意涵

中山樓之興建完成,固為建築界一大盛事;但此亦僅能呈現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精華之一二而已,自不足以表顯數千年傳統文化之全貌,企盼國人於參觀之餘,更能體認我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進而相互激勵、精益求精,便能代代薪傳於後世而不中輟,則本樓文化堂之命名與第一屆文化復興節之訂定,當更能彰顯其象徵意義。

四、紀念價值

由於中山樓建築之璀璨瑰瑋,自落成啟用後,權責單位競相以中山樓為圖案,印製各種不同面額之鈔票和郵票,廣為流用,其具有紀念價值可見一斑,民國88年12月間,台北市政府古蹟鑑定委員會以中山樓建築風格特殊且深具歷史意義與文化象徵,故一致通過評定為「國家級紀念性建築物」,94年4月19日台北市議會通過中山樓為市定第116座古蹟,此項決定也愈益提昇其紀念價值。

五、數度更銜

中山樓竣工之後,初隸陽明山管理局,稱為「中山樓管理處」,其後於63年改隸台北市政府,稱為「台北市陽明山管理局中山樓管理組」,復於66年改稱為「台北市陽明山管理處第一組」,又於69年改稱「台北市中山樓管理所」,均仍由台北市政府管轄,至75年7月1日,改稱為「陽明山中山樓管理所」併屬本館,改由教育部管轄迄今。改隸及更銜過程詳如附表。

貳、為民服務

一、參觀導覽服務

中山樓之屬性定位為「國家紀念性建築物」與「國家文化財」已無庸置疑,且由於其具有之歷史與文化的特殊性,來樓參觀之民眾絡繹不絕,每年逾數十萬人,本所均儘力提供導覽服務,以維持中山樓良好的服務品質,並強化社教功能。

二、提供場地服務

(一)中山樓有設備齊全可容納千人以上的大會議廳與大餐廳,除了每年教師節全國優良教師頒獎典禮等重要集會及總統國宴均在此舉行外,本館基於維護國家文化財之前提下,對於能確保此一國家級紀念性建築物本身免遭破壞之各公私立機關、機構及社會、文化、藝術團體等,均樂於提供其作為集會,餐宴等活動之用的高級場所。

(二)中山樓落成啟用後,歷屆國民大會代表均在此舉行會議,其間於89年9月,國民大會基於議事需要,曾要求政府將中山樓移撥作為其專屬會場之用,並已辦妥土地及建物管理機關移撥手續(至於組織法之修訂及人員之移撥等事項則尚未辦理),後因國民大會虛級化後,需用原因消滅,復將管理權移回本館,故中山樓可謂完整見證了我國憲政發展之過程,彌足珍貴。

(三)早期總統接見外賓,或慰勉對國家有特殊貢獻人士均常在此以茶會嘉勉,如亞洲鐵人楊傳廣,飛躍的羚羊紀政以及榮獲世界冠軍的少棒隊等均曾享此殊榮。

參、規劃轉型

本館鑑於當前時代之遞嬗、社會之變遷,以及國人知識水準之不斷提昇,中山樓原有之「接待參觀」與「場地外借」兩大主要業務,已無法滿足人民多元之需求,因而92年教育部特撥專款對中山樓有立即危害性之機電系統暨急迫危害性之建物結構進行整修,全部工程於93年9月告竣,不惟主體外觀煥然一新,機電設備也已更新及現代化,中山樓安全性大幅提高。有關開闢展示空間轉型部分,項目繁多,動靜兼備,已陸續完成規劃開闢觀摩展示空間,93年完成開闢:(一)、「台灣歷史文化展示走廊」,以介紹台灣地區之歷史,人文地理及生態環境為主;(二)、「台灣憲政發展史展示室」,以展示歷屆國民大會修憲及相關史料為主;(三)、「國父與台灣史料展示走廊」,以展示 國父與台灣史料為主;(四)、「傳統建築藝術展示走廊」,以展示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各地具代表性之傳統建築模型為主;(五)、「雕塑藝術精品展示走廊」,以展示木、石、金、玉、陶、磁等各類雕塑藝術名家之創作為主;(六)、「樓史室」,以記錄中山樓落成迄今的輝煌歷史。本館並針對上列計畫結合學術及藝文團體,擴大舉辦學術研討、研習教學、藝文展演及競賽、史文物及藝術品展覽以及建教合作等各項社教推廣活動,以擴大其效果。另外,在加強服務民眾方面,正規劃:(一)、「緬懷中山一日遊」行程,以激發民眾對 國父追懷之情;(二)、「陽明山休閒一日遊」行程,以廣納各方人潮;(三)、規劃「教育、藝文及校外觀摩」活動,以凸顯多元服務面向;(四)、「開闢多功能放映室」以強化展示效果;(五)、設置「遊客休憩區」等,以提升服務品質。

(作者為本館副館長兼陽明山中山樓管理所所長)


陽明山中山樓外觀

94253

 

陽明山中山樓外觀

94254

 

中山樓牌樓

94254-1

 

正廳

94255

 

中華文化堂內景

94255-1

 

大會客廳

94256

 

蔣總統伉儷在大會客廳接見外賓

94256-1

 

 

庭園中的銅雀紋飾燈

94257

 

國立國父紀念館陽明山中山樓管理所改制(隸)沿革一覽表

94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