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94年本館舉辦各項學術研討會紀要/林碧慧

壹、緣起

  為落實推動中山思想教育,並建立研究型機構特色,本館近年來除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加強雙方學術交流,並與其他公私立研究單位及民間社團建立緊密的聯繫關係,希藉由彼此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經驗,積極著墨於推動國內社教之發展與領先研究之潮流。2005年下半年,本館經由合辦方式,辦理了10數場學術研討會,相關研討會概述如下:

貳、各場研討會內容概要

  一、2005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學術研討會

  本會議於10月21日假高雄文藻外語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主辦單位除本館外,另有中華文化教育學會、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百世文教集團基金會等。計有張瑞濱館長等人發表8篇論文,內容包含清初的族群融合問題、台灣多元文化創意產業、德國猶太族裔的文化情節及歷史情仇、以致於近年來影響社會結構變遷甚鉅的東南亞新娘對台灣的文化重塑運動等,皆有深入之討論。

  誠如施忠賢教授所言,台灣未來的文化框架,台灣對藝術、經濟、政治、社會的文化思考,很有可能因為第二次族群聚合的歷史機緣而被改造,在當現今多數台灣人將台灣未來的政經發展著眼於兩岸關係的分和同時,為數眾多的跨國婚姻男女及子女,將會不可避免的在社會結構變遷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二、「台灣地方自治發展」-戰後60週年紀念史料特展暨學術研討會

  本項會議由本館及臺灣省諮議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等學術研究單位共同舉辦,於10月25日在本館中山講堂召開,共計發表7篇學術論文。

  內容述及台灣人民在二次大戰之後所展現出來對民主、自治的高度期待,以及滿懷希望與憧憬的興奮情緒,充分洋溢於第一次大選的熱烈氣氛中。如此民氣的因勢利導,使得戰後台灣民主自治運動的發展,從議政草創時期的台灣省參議會、議政建制期的臨時參議會,乃至議政發展期的台灣省議會,無論歷經何種變動,仍能延續傳承,維繫不墜。值此戰後一甲子之際,藉著探索台灣民主政治的脈動,以及台灣民意殿堂如何興利除弊、善盡救濟補偏的職責,實為過往歷史留下最佳之見證。

  三、第二屆中山學術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

  繼93年本館首次與中山大學進行學術合作以來,基於成效卓著,影響層面擴及南部學術研究圈,本館遂於94年11月11日援例再行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合辦此次研討會,研討會地點則選在風光明媚的西子灣畔。本次研討會主題為全球化、法治化與國家發展,共有31篇論文提交大會宣讀。

  當前國家之發展過程中所謂族群對抗、社會失序、法治不彰等經常被提及,面對此等議題,各界均有深入之探究,而如何尋求共識,讓全民有所依循,則是國家發展能趨於正軌的不二法門。時至21世紀,中山思想對民主法治、社會建設與經濟活動仍不斷給予刺激與影響,雖然在孫中山的時代,全球化、法治化等觀點,有深刻認識的人不多,但從思想本身去關照,不難發現孫中山思想與西方社會科學的脈動,有著密切的一致性,而吾人正可利用多角度的思考,來驗證並詮釋中山思想與社會科學對於當代發展的指導性意義。

  四、兩岸農業競合與共同發展學術研討會

  本項研討會為本館首次與僑光技術學院管理研究所、台灣農業與資源經濟學會等單位合作,於94年11月25日在本館中山講堂召開,計有12篇論文發表。

  研討會廣邀兩岸學術界與政府相關部會人士參加,為求務實探討我國農業問題及其因應對策,本次研討會著重於問題與爭議之分析、我國目前所採取之政策、不同政策之評估及未來之建言等等。相關農業問題如:市場開放下小農經濟的因應策略、兩岸農業競爭力之比較、台灣農產品登「陸」及農技西進等議題,均有深入之分析。藉由出席者的精闢論理,期能彙整積極且建設性的建議,成為我國農業發展政策及建立兩岸良性交流模式之參酌。(林碧慧)







附錄

一、「2005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學術研討會」

論文發表目次

發表人/論文題目

張瑞濱、郭世清
從康熙的「對台策略」談清初的族群融合問題


林國章
台灣多元文化創意產業與社教機構的協作關係與遠景


謝惠雯
孔子「仁」說呈現的多元文化意涵


陳郁君
比利時多元文化版圖-語言融合及文化認同


雍宜欽
「禮多怪不怪? 」—論中法禮儀文化之異同


張守慧
族群的離散移徙與文化認同:從「落葉歸根?落地生根?」看德國猶太族裔的文化情結及歷史情仇


卓福安
由80年代新加坡中學儒家倫理課程的內容設計論華人傳統價值與現代多元種族社會之融合


施忠賢
新世紀台灣的「家-國-天下」新結構:從量與質的辯證看東南亞新娘對台灣的文化重塑運動




二、「台灣地方自治發展-戰後6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

發表人/論文題目

林哲夫
參議會時期的台灣金融概況


鄭 梓
批判與超越─第六屆13黨外省議員「三民主義」聯合大質詢的歷史再現


蘇俊雄
地方自治轉型與台灣的憲政發展


周 明
還原史實,浮現歷史輪廓縱深-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及「台灣土地改革過程實徵分析為例 


余玲雅、吳玉鳳
台灣省參議會議長的政治地位與角色分析


葉振輝
省議會宣誓事件之研究


黃人傑、施裕勝
台灣省參議會議事運作探微-從行政區劃的議政為例


三、「第二屆中山學術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

發表人/論文題目

徐正戎、張裕榮
國會自律與正當法律程序


項程華
「系統理論」作為憲法基本權利的解釋方法—以「受教權」與「學術自由」之區分為例


楊智傑
台灣修憲程序檢討與展望:體制外憲法會議


陳世岳
統與獨:憲法途徑的分析


李銘義
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發展


葉怡君
歐盟普世價值理念對中國國家治理模式之影響


洪敬富
The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Democracy for China’s Governance: Does Public Opinion Matter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宋學文、蔡佳恬
「維持現狀」之決策及其發展:(3+1)i模型的決策分析


翁嘉禧、楊惠淳
從全球化觀點論外資銀在中國的投資策略


吳瑟致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國際環境因素之研究-全球主義之觀點


楊宜勳
WTO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


李鴻文、劉慶湘、許哲昌
全球化趨勢下家庭因素對海外適應之影響


陳昱名
新加坡之中央公積金制度之分析研究-一個全球化體系的觀點


邱重崴、楊 昊
形塑中的東亞公民社會:全球化衝擊下國家角色的重新省思


曲大威
潛在會員國入東協的機遇與挑戰


于蕙清
由環境永續性指數談環境議題全球化之趨勢


蔡博文
經濟全球化:新重商主義的面具


童小珠
經濟全球化下台灣勞動就業問題與對策之探討


朱柔若、虞伯樂
工會管理與自由貿易港區發展可能性分析:解構民營化下的勞資關係


廖坤榮
我國統籌分配稅款之制度效能評析與改革


李錦智
國際化與都市治理:跨國資本觀點


余家哲
全球在地化的環境資訊運動: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探索性的分析


梁文韜、何佳叡
基本權利與國家主權:人道干預的政治哲學初探


曹海濤
A Theory of the Ideology

張道義、徐國慶
國家與社會-梁啟超、黑格爾和馮史坦恩國家理論初探


巨克毅、許震宇
全球化下的超國界法律治理


陳彥良
公司治理法治化之研究─德國公司治理法典經營機關制度設計之啟示


黃豪聖、呂炳寬
論資訊不對稱下的醫病關係:馬偕肩難產個案探討


于仁壽
新保守主義與小布希政府的北韓核武政策


蔡昌言、黃筱晴
美國的人權外交政策—對台灣與對中國之比較


黃清賢
從反分裂國家法看全球化下的兩岸關係



四、「兩岸農業競合與共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目次

發表人/論文題目

孫立群
市場開放下海峽兩岸小農經濟特色與發展限制


黃炳文
市場開放對海峽兩岸小農經濟之衝擊-台灣與大陸之異同


陳郁蕙
市場開放下海峽兩岸小農經濟因應策略之分析與比較


陳章真
海峽兩岸鮮果產業之競合分析與比較


簡立賢
海峽兩岸花卉產業之競合分析與比較


莊慶達
海峽兩岸養殖產業之競合分析與比較


陳榮五
技術與種苗輸出對國內農業之影響


林啟淵
農業國際化下農業比較利益與農業產業結構之調整


林建甫
農業國際化下農企業對投資與農產品貿易之關聯


李舟生
海峽兩岸低整合度之單方面撤除貿易障礙模式


林灼榮
海峽兩岸高整合之自由貿易區模式


官俊榮
海峽兩岸民間與官方,政治與經濟對峙關係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