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07年星馬參訪暨巡迴展覽紀實/高立範

壹、前言
本館職司中山先生思想之宏揚與國父史蹟、史料之蒐藏、研究與展覽,中山先生足跡遍及全球,積極推展革命事業,新加坡晚晴園、馬來西亞檳城閱書報社即為其中重要據點之一。
  中山先生於1905年與胡漢民、黃興等革命同志,由日本東京至新加坡,經吉隆坡抵達檳城。檳城閱書報社即因時勢之需要而誕生,從事宣傳工作與辦事處之用,檳城閱書報社即為中山先生所命名。對於革命事業貢獻,華僑的付出與支持是有目共睹,更值得我們尊敬。本館為宣揚中山思想,對於晚晴園、檳城閱書報社(現改稱檳城孫中山紀念館)是值得本館前往交流辦理巡迴展。

貳、 新加坡參訪
新加坡在孫中山先生革命過程的重要性,可由朱昭華(註1)、張良群(註2)文中介紹中山先生八次遠赴新加坡而得知。本館亦曾於民國91年赴新加坡晚晴園舉辦研討會暨巡迴展活動(註3),對於促進與新加坡友館合作有重大意義。由於新加坡晚晴園隸屬於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因此本館鄭館長特別至該會拜訪,藉以促進兩館友誼,並參訪新加坡美術館及博物館。
一、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前身為新加坡中華商務總會。1906年4月8日,該會在商界知名人士,中國駐新加坡總領事張弼士推動下創立。1915年改為現名,是新加坡歷史悠久的商業團體,總商會不僅是當地華商華社的最高領導機構,在國際商業舞台享有良好的信譽,同時也是世界華商大會的創辦機構。總商會於1995年榮獲ISO 9001-2000國際標準認證,不斷為會員提供國際水準的優質服務。目前該會擁有120個商業團體會員及4000名商號會員,附屬機構包括中華總商會產業私人有限公司、企業發展與服務中心、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企業管理學院、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基金、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有限公司(即晚晴園)、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產業管理委員會等。
  此次鄭館長及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郭代表時南、陳秘書怡君等一同拜會該會,由該會蔡天寶會長先生接見,秘書長林三順先生、產業高級經理李寶裕先生、晚晴園董事尹崇明先生、市場與行政經理葉樸女士等陪同,共同探討兩館合作事宜。
二、新加坡美術館
新加坡美術館為新加坡國家美術收藏品的大本營,為昔日的聖約瑟書院(St Joseph’s Institution),是新加坡第一所天主教男子學校,殖民建築風格濃厚。1996年改為新加坡美術館,耗資約新幣3千萬元修復,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館內共有13個展室,展出新加坡及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該館副館長劉思偉親自接待並逐一介紹,目前展示Widayat的作品。新加坡美術館地址:71 Bras Basah Road, Singapore 189555;交通亦便利,搭乘捷運系統至多美歌(Dhoby Ghaut NS24) 或政府大廈(City Hall EW13/NS25)朝Bras Basah路走即可抵達該館。
三、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pore)
此次參觀由該館吳慶輝先生導覽。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已有119年歷史。耗資一億三千萬新幣翻新後,在歷時3年的翻新工程之後,於2006年12月8日正式重新向公眾開放,博物館新增設了三個展覽廳,分別是新加坡歷史館、新加坡文化生活館和臨展廳。 
占地1395平方公尺的新加坡文化生活館保留本土多元種族、多元文化風格,讓人們從美食、時尚、影片和攝影這四個方面,去認識新加坡的歷史面貌。新館將現代科技融入歷史展覽品中,並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來傳達歷史資訊。現在人們參觀歷史館時,將可以通過隨身佩帶的講解機瞭解展覽品背後的歷史故事;而部分展覽品的原使用者,也會通過小螢幕親自講述它們所經歷的新加坡歷史。展覽〈從文到圖〉:1948到1960年緊急法令時期的藝術,旨在激盪觀眾思考以下關於藝術創作:當新加坡正經歷多重語境相疊相通、充滿暴力的藝術時期,藝術家們在創作什麼?他們採用什麼風格、藝術類型及題材?1950年代的藝術家如何展示及呈現自己的作品?欣賞之餘,留給觀眾更多省思的空間。新加坡正致力於成為國際藝術與文化都市,國家博物館對提升新加坡的國際形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參、 馬來西亞檳城孫中山紀念館巡迴展覽
一、檳城簡介
檳城位於馬來半島西北海岸,蘭卡威以南112公里,素來被譽為「印度洋上的綠寶石」、「東方花園」。幽美的海灘及宜人的景色,使它成為此區域內最受旅客喜愛光臨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檳城包括檳榔嶼(Pinang Island)和大陸上的威斯利省(Seberang Perai)。當英人法蘭西斯·萊特(Captain Francis Light)於1786年初發現它時,島上遍佈茂密的叢林,其中有很多檳榔樹,故得名檳榔嶼。在萊特的諭令下,吉打州蘇丹於同年將此島割讓予英國東印度公司。檳城自從成為英國在遠東的第一個貿易門戶之後,便一直是個東西合璧的繁華大都市。除了遺留著殖民地歷史的痕跡,它也充分反映出一個馬來、中華、印度及娘惹各族群文化的大融合,島上諸多的歷史及文化景物便是見證。
檳城一向以迷人的海灘和碧澄的海水著稱,還有著名的檳威大橋,全長13.5公里,是連接檳城和檳榔嶼的主要運輸管道,而後將檳城改名為喬治亞市(George Town)。1805年,檳城成為孟卡的臣屬地。它過後被升級為第四印度殖民政府,擁有和馬德拉斯及孟買相同的行政架構。1826年,馬六甲及新加坡的管轄權轉移到檳城,海峽殖民地於焉成立。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1816年喬治市設立了東南亞第一所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檳城的某些地區還保有過去非常古老及典雅的足跡,例如:狹窄的街道、三輪車、廟宇及業者辛勤搬運貨物等景象,這些似乎是屬於被遺忘的時代之景象。檳城島也以其美食聞名於本區域,食物種類從娘惹美食到小檔口的油飯、炒粿條(河粉)及檳城叻沙等,其食物風味和其他州屬有很大的差別。
二、檳城孫中山紀念館(檳城閱報書社)簡介
  推翻滿清,中山先生歷經九次革命失敗後,前往馬來西亞檳榔嶼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起。西元1910年11月12日假座柑仔園404號召開秘密會議,次日中山先生復於打銅仔街120號召開另一場會議,此即為同盟會中有名的「庇能會議」,中山先生發表「革命須有勇氣與方法」演講,誠懇呼籲檳榔嶼同胞給予革命最後的資助,並宣稱絕無下次再打擾諸同志。中山先生檳城之後,黃花崗之役及辛亥武昌起義接踵而至,順利創建民國。檳城對革命事業而言,實居於重要地位。有關孫中山先生與檳城閱書報社關係,請參考葉丹林主席文中有更詳盡的介紹(註4)。
三、展覽及中秋節活動
此次至檳城孫中山紀念館舉辦展覽,一方面是該館搬遷至新館,祝賀該館,離民國上次92年至該館展覽業已4年(註5),已另一方面本館鄭館長今年就任以來,積極拓展中山思想領域,對於加強促進與海外孫中山紀念館聯繫,亦列為施政重點。恰逢該館於9月22日舉辦慶祝中秋節活動,許多僑界亦會參與此盛會,舉辦展覽及慶中秋同時辦理,吸引人潮外,與當地許多僑領會面,溝通意見,對於增進馬來西亞僑胞進一步了解台灣,非常有助益。
9月22日當日舉辦慶祝中秋節活動,節目名稱為:「月圓、人團圓、話當年」。娛興節目首先是韓江中華的舞龍,帶動現場熱烈的氣氛,接著為郭培德校長負責的中秋舞蹈、唱歌和舞蹈;恆毅小學林校長負責的—「走進新時代」表演;輔友幼稚園的肚皮舞。接著進行開幕式,依序由檳城孫中山紀念館主席兼信理員葉丹林致詞、本館鄭乃文館長致詞、檳州立法議會副議長YB黎兆榮致詞,隨後進行聯合點燈儀式,由立法議會副議長YB黎兆榮、主席兼信理員葉丹林、鄭乃文館長、檳城孫中山紀念館信理主席會主席拿督莊耿康、光明日報首席執行員容耀群、光明日報高級業務促進經理鄭永明、大會籌委會主席羅蒂娜及其他贊助商、協助單位共同進行點燈儀式。儀式進行提燈遊街,舞龍隊伍在前面引導,隨後是盛大的三輪車隊伍,部份來賓坐上三輪車,鄭館長亦受邀上車,與拿督莊耿康進行提燈籠遊行,隊伍隨後為一般民眾,老少中青都有,扶老攜幼慶祝中秋節,一番不同於台灣中秋烤肉的景象,令人回味無窮。
提燈遊行後再至紀念館,由主席葉丹林與鄭館長互贈紀念品留念,本館特贈該館沈禎老師畫作及王秀杞老師作品「甜心」,係由夢幻石為材質,表示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充滿喜悅滿足希望。隨後進行「中秋話當年」的節目,由鄭錦華先生主持,鄭館長、拿督莊耿康等貴賓受邀上台與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典故及軼聞,現場配合彈奏古箏,悠揚的樂聲中,清風徐徐,傾聽台上貴賓娓娓道來中秋趣事,望著天上一輪明月,享受不同的中秋夜。
四、檳州州立博物館
  入口處展示過去的車子,以及升旗山的第一個纜車(Penang
Hill)。博物館建於1821年,裡面珍藏許多歷史照片、地圖、郵票、馬來匕首(Keris),而裡面也有展覽中國傢俱、刺繡、檳城舊街道以及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在裡面會發現其實華人早期生活真的是差不多,用品也是,猶如回到了時光隧道一般。?
在這比較值得一提是所謂娘惹文化(Nyonya)。據說在遙遠的15世紀,鄭和率領大批明朝的船隊7次遠航南洋,展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鄭和下西洋」。許多兵士中途下船與當地馬來女子通婚,生出的男孩叫「峇峇」(Baba)女孩叫「娘惹」(Nyonya),據說這些人就是土生華人(Peranakan)的祖先,而娘惹婚禮的由來也源自於此。新郎的結婚禮服為清代中國服的樣式,新娘的娘惹服則是以中國風味的絲綢上衣,搭配色彩柔和端莊的沙龍,簡單素雅的服裝中,看得到兩種文化的色彩。至於頭上的別花,馬來式的項鍊、首飾,更增添不少南洋甚至西洋的風味相當特別。
五、極樂寺
位於檳城亞依淡的極樂寺,是全東南亞最漂亮及最大的一座佛廟。這裡建有一個受遮蔽的蜿蜒通道,整條通道上皆有商家在售賣紀念物品,一直通達到廟內。 廟的正身是一座七層樓高的佛塔,大約有30米高。極樂寺集合了中國、泰國及緬甸的建築風格及手工藝術。其八角形的底層是典型中國式建築,中間層排列的風格是泰國式的建築手法,而螺旋形的圓頂則是標準的緬甸佛塔樣本。有慈禧太后題字:「海天佛地」,亦可了解到南洋與中國關係的密切。
六、檳城龍山堂邱公司
檳城可謂華族宗祠林立,這些宗祠也稱為“公司“。所謂“公司“,即各宗族所設立的祠堂,可供該族群或同姓式的族人,定期聚會或開會之用,它同時也是一座廟堂。設計精緻的邱氏祠堂,是到目前為止檳城島上最大的華人宗祠。它同時也被稱為龍山堂,其建築物上有很精緻的木雕及鍍金、富有色彩的磚瓦,還有設計獨特的龍、鳳凰及神明的圖案等。檳城龍山堂邱氏祠堂的建築工程始於1853年,但是中間面對許多阻撓,最後終於在1898年正式竣工。 這座建築物非常宏偉,在完工當天,其屋頂突然起火。一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它建得有如皇宮,犯了大忌。邱氏家族將之詮釋為上天所指示的一個訊息,遂將之改建得比較不那麼宏偉。 

肆、結語
此次在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陳秘書怡君、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葉璞小姐、檳城孫中山紀念館羅蒂娜小姐等積極連絡及協助下順利完成參訪及展覽活動。尤其在馬來西亞由檳城孫中山紀念館信理主席會主席拿督莊耿康先生全程陪同參觀及導覽,程福隆賢伉儷、莊光炎、莊光中兄弟熱誠接待,語云:「不入驚人浪,難得稱意魚」;「若不登樓望,焉之滄海深」,一趟星馬參訪暨展覽,感觸良深,收獲甚多。
宏揚中山先生的事蹟暨偉大精神為本館建館主要宗旨,藝術文化的拓展亦為本館努力追求的目標。本館歷年來巡迴展覽於台灣全省,並於港澳、歐洲、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展出,獲得佳績。「華僑為革命之母」可看出華僑在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檳城孫中山紀念館,在人力、物力及經費非常有限下,其所展現的企圖心及表現的成績,值得我們欽佩與學習。不同種族、語言、風俗習慣的檳城,基本上呈現彼此尊重融洽的景象。如何提昇台灣在國際間的知名度、邁向國家現代化之途?值得吾輩深思。(作者為本館編審)
註釋:
註1:朱昭華,<孫中山在新加坡的革命活動>,《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2期,民國92年11月,頁112-119
註2:張良群,<孫中山八次赴新加坡始末>,《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3期,民國93年5月,頁126-127
註3:高立範,<本館至新加坡晚晴園舉辦研討會暨巡迴展活動紀要>,《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1期,民國92年5月,頁232-234
註4:葉丹林,<孫中山先生與檳城閱書報社>,《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2期,民國92年11月,頁246-253
註5:高立範,<馬來西亞檳城巡迴展暨學術研討會簡介>,《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3期,民國93年5月,頁250-253
參考資料:新加坡、馬來西亞參訪資料摘自網頁介紹資料

2007.9.22 展覽會場檳城孫中山紀念館全景

2007.9.22 展覽會場檳城孫中山紀念館全景

 

2007.9.22 鄭館長致贈檳城孫中山紀念館王秀杞老師作品「甜心」雕塑品、沈老師作品「中山先生在檳城」與主席葉丹林先生合影

2007.9.22 鄭館長致贈檳城孫中山紀念館王秀杞老師作品「甜心」雕塑品、沈老師作品「中山先生在檳城」與主席葉丹林先生合影

 

2007.9.22 鄭館長拜會我國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與郭時代表合影

2007.9.22 鄭館長拜會我國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與郭時代表合影

 

2007.9.22 鄭館長與檳城孫中山紀念館主席葉丹林、拿督莊耿康先生等參加中秋節點燈儀式

2007.9.22 鄭館長與檳城孫中山紀念館主席葉丹林、拿督莊耿康先生等參加中秋節點燈儀式

 

2007.9.22 鄭館長與拿督莊耿康先生坐三輪車參加中秋節提燈遊行

2007.9.22 鄭館長與拿督莊耿康先生坐三輪車參加中秋節提燈遊行

 

2007.9.21 鄭館長致贈晚晴園林淑女老師作品「晚晴園」,由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蔡天寶會長代表接受

2007.9.21 鄭館長致贈晚晴園林淑女老師作品「晚晴園」,由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蔡天寶會長代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