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百年名艦中山艦“回家”之謎/葉俊之

2008年5月15日,汶川地震大爆發、餘震不斷。就在此時,長62.48米,寬8.99米,體重高達480噸(下水後實測)的我國目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中山艦,開始了一場行程為23公里、“水陸兩栖”式的“回家之旅”。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百年名艦“回家大行動”中,文物管理及工程運輸部門面臨著哪些艱難險阻?將動用什麼樣的“秘密武器”為其保駕護航?讓我們為你一一揭開:
         
1、百年名艦 歷史見證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在海外又稱之為“國父座艦”。它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生前乘坐過、並以其名字命名的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該艦於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訂購。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歸國並加入中國北洋政府海軍第一艦隊。1917年由上海追隨孫中山先生南下護法。1922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發動叛亂時,永豐艦成為孫中山避難並指揮平叛鬥爭的座艦,在國民革命生死存亡的關頭立下不朽的歷史功勳。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去世後,為紀念孫中山將其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10月,該艦在武漢會戰中于長江金口水域與日機殊死激戰壯烈殉國,以艦長薩師俊為首的25位中國海軍將士為“保衛大武漢”英勇獻身。中山艦是孫中山先生非同尋常的革命生涯的歷史見證,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戰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仆後繼、決戰到底英雄氣概的歷史見證。
2、陳列選址 慎之又慎
  為了弘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和民主革命精神,緬懷在武漢會戰中犧牲的中山艦抗日陣亡將士,1997年元月,該艦于長江金口水域被整體打撈出水。1999年11月,在武昌湖北船廠開始其修復保護工程。2001年12月,中山艦修復保護工程竣工。中山艦修復竣工後,圍繞該艦的承載方式和陳列地選址問題,繼“三省之爭”(特指中山艦打撈出水前江蘇、廣東、湖北三省,圍繞中山艦打撈權、歸屬權的論戰)後,有關方面組織專家進行了新一輪長期而又反復的論證。2004年9月,武漢市政府最終決定將中山艦陳列於其蒙難地江夏區金口鎮,同時成立以市委副書記殷增濤為首的武漢市中山艦陳列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簡稱中山艦領導小組),負責中山艦旅遊區及其中山艦博物館的規劃、設計及建設工作。
3、景區規劃 氣勢恢弘
  中山艦旅遊區位於中山艦的沉沒地和打撈地——江夏區金口鎮,規劃範圍用地為357.6公頃(約合3.3平方公里)。按相關部門制定的《武漢中山艦旅遊區規劃》,中山艦旅遊區將由“名艦陳列展示區”、“水上軍事遊樂區”、“古鎮民俗風情區”和“旅遊產業拓展區”等五大板塊組成。其中“名艦陳列展示區”即中山艦博物館園區,為中山艦旅遊區的核心區域和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由中山艦博物館(包括艦體陳列展示廳和文物史跡陳列館兩大部分)、中山艦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園和遊客服務中心三大主體建築及相關配套設施組成,其中博物館建築面積為11000平方米、遊客服務中心為3000平方米。中山艦博物館園區規劃建設用地468畝,總投資(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及園林景觀建設)為3.8億元,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築工程為1.2億元(不包括陳列展覽經費)。規劃建設中的中山艦博物館園區,是以一代名艦中山艦的陳列展示為中心、以金口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地域文化為背景、以愛國主義教育、國防軍事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為主題,集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專題性主題公園式博物館。
4、艦體遷移 水到渠成
  2006年12月,中山艦旅遊區開工暨中山艦博物館奠基儀式在金口地區舉行。2007年12月,中山艦博物館主體建築結構封頂。隨著中山艦博物館園區內園林景觀工程、擴湖建設工程和紀念碑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中山艦旅遊區的建設開始全面啟動。海內外廣為關注的中山艦博物館已從當初的選址、規劃、設計階段,步入實質性的施工建設階段。按照 “艦館合一”(中山艦與博物館)的建館方式及中山艦博物館建設施工計畫, 2008年5月前(長江汛期前)開始實施中山艦的遷移工程,即將中山艦由其修復地武昌遷往其陳列地金口。該艦的遷移標誌著中山艦博物館的建設進入關鍵階段。
5、回家之旅 非同小可
  中山艦“回家之旅”非同小可,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社會關注非常:中山艦為海內外知名並有著廣泛影響的一代名艦。1997年打撈出水時,就有境外19家傳播媒體、國內50餘家新聞單位的300余名記者雲集打撈現場。中山艦自打撈出水以後特別是修復竣工以來,除孫中山、黃興先生的後裔及親屬多次登臨該艦外,臺灣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李煥、唐飛及新党主席郁慕明、新同盟會會長許曆農等國民黨元老及政界要員,均以“微服私訪”的形式先後瞻仰過中山艦。臺灣《中央日報》、東森電視臺及香港《大公報》、《文匯報》、鳳凰衛視台等海外媒體皆對該艦作過專題報導。中山艦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海外華人的注目,因此其遷移工程決不能等閒視之、掉以輕心。
  安全風險極大:中山艦是當年清政府為重振中國海軍而向國外定購的一艘炮艦,至今不僅有著近百年的歷史,而且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該艦除艦體本身受過日機轟炸外,在水下浸泡也將近60年。當年打撈出水時,包括煙囪、桅杆、駕駛艙等在內的“上層建築”基本上蕩然無存。日後,根據國家文物局“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精神,中山艦雖然經過修復,但其艦體上依然保存著兩處原始的彈洞。目前,該艦不僅不具備自浮自航的能力,而且在安全上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在其遷移過程中特別是上坡和下水過程中,隨時存在進水、傾斜、變形甚至斷裂的可能。為確保中山艦遷移過程中的絕對安全,真正做到毫髮無損,其遷移方案的制定工作必須精益求精、慎之又慎。
  涉及領域廣泛:中山艦的遷移工程由“陸地——水面——陸地”三個環節組成,採取“水陸兩栖”方式運行,行程長達23公里(其中水路為22公里)。參與單位除中山艦博物館建設項目法人武漢地產集團、中山艦遷移工程總承包單位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和省市文物主管部門及中山艦博物館外,還涉及到航道、水務、交通、海事、工程、技術等20多個單位和部門。在單位與單位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組織、協調及配合工作。在遷艦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如何做到環環相扣、滴水不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審批手續繁重:中山艦的遷移要穿過兩座長江大橋、翻過一道長江大堤、越過一條沿江公路,除需向海事、公安等部門備案,辦理相關手續,尋求支持與合作外,還必須通過文物、水務兩大部門的審批關口。根據《文物法》相關規定,除中山艦的遷移工程與當年的打撈工程、修復工程一樣,必須向湖北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報告、備案,並獲得有關方面批准外,由於中山艦登陸進館需要在長江邊修建一處臨時碼頭、構築一段上岸坡道、拆除一截長江大堤(24米防洪牆,過後及時復原),因此根據《防洪法》相關規定,必須層層上報各級水務部門審查批准。如果不取得上述兩個機構的同意,中山艦將動彈不得、寸步難行。
  時間要求緊迫:中山艦遷移工程原計劃20天完成,5月11日舉行遷艦工程下水儀式。由於事前武漢地區連日普降大雨,因此除中山艦專用托架製作現場大面積積水不宜施工外,中山艦登陸地臨時修建的碼頭,也因江水暴漲出現了局部坍塌現象。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遷移過程中的文物安全,因此不得不採取緊急應對措施將整個工期推遲,並必須搶在汛期之前完成中山艦的登陸過堤任務。否則,該艦的“回家之旅”只能在長江汛期後的10月份進行。這樣一來,不僅打亂了中山艦遷移工程的預定計劃,而且直接影響到中山艦博物館整個建設工程的施工進程。
6、 兵馬未到 糧草先行
  為了貫徹落實中山艦領導小組“讓中山艦儘早落地為安”的指示精神,早在 2005年3月,武漢市文化局就曾組織專家到武昌和金口地區勘察。同時主持召開“中山艦遷移承運工作會議”,就該艦遷移承運的原則、要求和方式提出具體意見。隨後由武漢南華公司(前述湖北船廠)和武漢港口集團分別起草了《中山艦遷移工作方案》和《中山艦承運方案》。相關單位建議:在中山艦抵達金口後,從碼頭到博物館鋪設兩道臨時鐵軌(全長840米、投資2000萬元),採取纜車牽引的方法,將中山艦由水面直接移送到艦體陳列大廳就位。與此同時,中山艦辦公室派出另一路人馬,前往山東濟南進行實地考察。隨後提出在中山艦抵達金口後,借助氣囊托載艦體滾動運行的方法,運送中山艦登陸上岸一步到位的主張。由於當時中山艦博物館建設工程尚未正式動工,因此未能就上述兩種遷艦方案(簡稱“軌道法”和“氣囊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展開深入的論證。
7、文物安全 首當其衝
  為確保中山艦遷移過程中的絕對安全,中山艦博物館同時向有關方面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對中山艦打撈、修復期間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和諮詢,全面瞭解和掌握該艦打撈出水後特別是修復竣工後的狀態。二是嚴格按國家有關法規辦事,組織有資質、有能力、有經驗特別是有成功案例的專業公司參加相關招投標活動。三是對中山艦遷移必經的水陸交通要道進行現場勘踏,在實地考察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遷移方案。四是按程式將方案上報各級文物主管部門,並經有關方面批准後方可實施。為此,我們及時地向有關部門提供了艦體打撈、船舶維修、技術設計和文物保護方面的相關專家名單,極力推薦重慶長江輪船公司(當年曾親歷中山艦探摸、打撈及拖運的全過程)參與並主持中山艦的遷移工程。
8、肩負重任 出走山城
  鑒於中山艦博物館主體建築結構即將封頂,2007年11月,中山艦領導小組正式發文,成立中山艦遷移工作專班。隨後召開“中山艦遷移工作會議”,就中山艦的遷移工作進行專門研究。與會專家一致指出:“中山艦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遷移方案一定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反復篩選、科學論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會上決定採取邀標方式,組織遷艦工程的招投標活動。同年12月底,受遷艦工作專班委託,中山艦博物館館長葉俊之專程前往重慶,拜訪當年曾主持中山艦打撈工程的李光輝,邀請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再次出馬,參與中山艦的遷移工程。該公司對上述工程項目極為重視,當即召開有安全、運輸、工程、技術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聽取武漢方面關於中山艦遷移工作的情況彙報,就有關安全技術問題進行專門研究。隨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前往武漢,就中山艦遷移工程進行實地考察。
9、老將出馬 綱舉目張
  2008年春節前夕,在實地考察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重慶方面在李光輝主持下如期完成《中山艦整體遷移工程實施方案》。隨後,在遷艦工作專班主持下,召開首次“中山艦遷移工程方案專家評審會”。與會專家著重圍繞該艦遷移過程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問題,對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和濟南昌林氣囊容器廠提出的方案,進行了比較論證。專家們一致建議採用重慶方面制定的“托架載艦、浮塢拖帶、氣囊牽引”的遷艦方案。最後經中山艦領導小組研究同意,決定重慶長江輪船公司為中山艦遷移工程的總承包單位,與武漢地產集團共同主持中山艦遷移工程的實施工作。4月初,第二次“中山艦遷移工程方案專家評審會”在漢舉行。與會專家圍繞重慶方面修改過後的方案,進行了再次的深入論證。專家們在《評審意見》中指出:“此方案採取托架整體載艦、浮塢拖帶運輸、氣囊牽引登陸進館的技術方案安全、可靠、可行。”同時針對相關安全技術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深化細化的意見和建議。
10、緊鑼密鼓 調兵遣將 
  為了保證遷艦工作的順利進行,中山艦領導小組組長殷增濤親自帶隊,先後在長航集團、南華公司和701研究所等單位召開現場辦公會議,進行戰前動員和作戰部署,研究解決遷艦過程中的技術難點和組織保障問題。同時以倒計時的方式排出《遷艦工作日程表》,提出中山艦遷移前必須完成的六大工作任務。即艦體遷移方案的報批、專用托架及引橋的設計與製作、艦體下水前的安全檢查、臨時碼頭和道路的修建、運行氣囊及牽引設備的準備等,將其以責任制方式落實到每一個單位。4月底,遷艦工程進入決戰前夜。中山艦領導小組召開“中山艦遷移工程部署會”,再次強調“遷艦工作必須把文物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中山艦完好無損運輸安全”。為此在中山艦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成立了移艦指揮組、專家技術組和保障協調組三個工作組,分別負責移艦工程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和保障協調工作。其中移艦指揮組分別由武漢地產集團老總白起鶴、重慶長江輪船公司顧問李光輝擔任正、副指揮,現場組織和指揮中山艦的遷移工作。
11、秘密武器 保駕護航
中山艦雖然經過近兩年的修復,但是只是達到基本結構上的完整性。專家們指出:真正作為水上交通工具,尚存在艦身強度不確定、重心高度不確定和水密性不確定“三大未知因素”。為確保中山艦這一龐然大物遷移過程中的絕對安全,重慶長江輪船公司為其量身定制,搬出了“三大秘密武器”:
  托架載艦作盤子:製作兩個籃球場般大小的專用托架(長75米,寬12米,高0.75米,重200噸),採取“軟作陸”的方式將中山艦固定在托架之上。不僅可以加強其運輸途中的平衡性和穩定性,而且將來還可作為陳列平臺保護與展示中山艦,起到一舉多得的作用。
  浮塢拖帶作轎子:利用長航集團在長江中游最大的一艘浮船塢(長80米,寬26米,浮力1200噸),將中山艦連同托架整個裝載其中。隨後,借助拖輪頂推浮船塢前進的方法拖帶中山艦。此舉可避免運輸途中外界對中山艦的直接衝撞,起到一定的文物保護作用。
  氣囊牽引作輪子:準備20條超大型特製氣囊(每條長15米,直徑1.2米,厚6釐米,充氣後可承受200噸壓力),在中山艦抵達金口後,將氣囊墊放在該艦專用托架之下。隨後,在8台捲揚機的接力作業下,利用鋼纜將中山艦直接牽引上岸、平穩運送進館
上述“三大秘密武器”,實戰效果如何?一切有待驗證。 
12、順風順水 一舉成功
  儘管此時汶川地震爆發、餘震不斷,全國抗震救災形勢嚴峻,由於中山艦遷移方案震前就獲得有關方面批准,因此其遷移工程“雷打不動”,按原定計劃如期實施進行:
  船臺下排:5月14日上午8:30,在舉行由中山艦博物館組織的、有永豐艦監造者及中山艦首末任艦長親屬參加的“中山艦遷移工程英烈祭祀活動”後,該艦在捲揚機的牽引下開始離開船臺沿著軌道向前緩緩移動。中午12:00,中山艦順著滑道順利地在船廠岸邊既定區域落位元。
  水上運輸:5月15日上午10:40,在舉行“中山艦遷移工程下水儀式”後,該艦開始沿著滑道下滑向江邊移動。中午12:00,中山艦與江面接觸,實現完美自浮。隨後,在兩艘拖輪的牽引下順利進入浮船塢。下午16:45,浮船塢托載著中山艦離開南華公司水域,在拖輪的頂推下開始由武昌向金口方向運動。晚上21:00,在穿過白沙洲大橋後,船隊在小軍山江面停泊過夜。16日淩晨4:00,船隊起錨。隨後穿過軍山大橋,順利地進入長江金口水域。
  登陸上岸:16日上午6:00,中山艦抵達金口碼頭。下午15:35,該艦在6台捲揚機的牽引下,借助氣囊的滾動開始逐漸脫離船塢向岸上運行。18:10,中山艦順利通過引橋、成功登陸上岸。17日上午8:00,中山艦沿著260米長的坡道,開始繼續登陸上岸。18日下午18:00,中山艦順利通過閘口,翻越長江大堤。
  進館定位:19日淩晨2:00,中山艦穿越沿江公路。20日上午8:00,中山艦開始沿著600米長的臨時道路呈S形平地運行。25日下午17:00,在順利地拐過兩處90°的彎道之後,中山艦在博物館艦體陳列大廳準確落位。
中山艦從下水到落位歷時11天(比預期提前9天),投入經費880萬元(與前敘“軌道法”相比,節約資金1120萬元)。中山艦的成功遷移,達到了事先所期盼、所要求的“安全可靠、操作可行、節約成本”的最終目的,標誌著中山艦博物館建設工程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13、三大創新 史無前例
  中山艦遷移工程的方案策劃人和前線總指揮李光輝,事前將中山艦打撈工程與遷移工程做過對比。他指出上述兩項工程均是同一主體(中山艦)、同一性質(文物)而又有著不同特點的系統工程。不過實施起來,後者要比前者複雜得多、艱難得多、風險大得多。這位元海軍潛水夫出身的長江救助打撈系統的專家事後總結:中山艦作為我國當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其“回家之旅”(遷移工程)的征途上有著“史無前例”的三大創新:
  在浮體(艦體)重心不明、強度不明、結構不明的情況下,採取“托架載艦,浮塢拖運、氣囊牽引”的方法,成功地策劃並組織實施了文物保護、安全運輸的系統工程。
  在三峽大壩建成後、登陸地水位不易確定和把握的情況下,採取“利用浮塢調節水位、修建碼頭減緩坡度、架設引橋增加強度”的系列應對措施,成功地實現了中山艦與登陸地的平穩對接。
  在登陸、爬坡、過閘、轉彎等中山艦遷移工程系列動作中,實行氣囊運輸一體化。在兩次拐彎半徑小於90°的情況下,及時調整氣囊運行路線,成功地做到了艦體進館精確定位、一步到位。
1997年中山艦在漢整體打撈出水後,其打撈工程曾被交通部評為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山艦打撈工程的主持人李光輝先後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和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那麼,2008年實施的中山艦遷移工程前景如何?目前,正由武漢中山艦博物館與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合作,按有關程式和要求,聯合申報文物保護、安全運輸方面的科技成果獎項。



遷移工程下水儀式前整裝待發的中山艦

遷移工程下水儀式前整裝待發的中山艦[放大圖片檢視]


中山艦在浮船塢的拖載下通過白沙洲長江大橋

中山艦在浮船塢的拖載下通過白沙洲長江大橋[放大圖片檢視]


中山艦在浮船塢的拖載下在長江江前執行

中山艦在浮船塢的拖載下在長江江前執行[放大圖片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