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X
line
Email
認識本館
誕生
沿革
館長介紹
歷任館長
本館簡介
組織架構
本館願景
主要紀事
專業人員專區
古蹟之美
參觀
地理位置
辦公時間
文創商品
博物之島
演藝資訊
講座系列列表
園區之美
園區生態導覽
活動
當期活動
重要活動訊息
藝文展覽回顧
線上服務
線上展覽
線上講座
線上商城
線上影音
線上典藏
館史網
電子報
我的E政府(申辦業務)
資料開放服務網
新聞與公告
新聞稿
各項公告
徵才公告
招標公告
政令宣導
便民服務
美學課程
中山文化園區申請及表單下載
民眾服務
消費者保護專區
志工園地
為民服務白皮書
常見問題集
法令與規章
政府公共網站
資訊圖像化
訂閱電子報
研究
圖像授權
館刊
館刊數位版
歷史館刊
中山學術資料庫
出版品
孫逸仙博士圖書館
孫學期刊
國父年譜
國館紀要
三民主義全文檢索系統
性別平等
性別主流化
CEDAW
性別統計
性別預算
性別影響評估
性別分析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意識培力成果
性別平等文宣
性別平等研究
相關網站連結
政府資訊公開
內部控制聲明書
資訊公開專區
公開徵信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預算、決算及會計報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書面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廉政專區
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熱門關鍵字
下方連結
隱私權宣告及資訊安全政策
著作權聲明
雙語詞彙對照表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常見問答
友善措施服務
英文版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常見問答
友善措施服務
英文版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國立國父紀念館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X
line
Email
字級
小
中
大
認識本館
誕生
沿革
館長介紹
歷任館長
本館簡介
組織架構
本館願景
主要紀事
專業人員專區
古蹟之美
參觀
地理位置
辦公時間
文創商品
博物之島
演藝資訊
講座系列列表
園區之美
園區生態導覽
活動
當期活動
重要活動訊息
藝文展覽回顧
線上服務
線上展覽
線上講座
線上商城
線上影音
線上典藏
館史網
電子報
我的E政府(申辦業務)
資料開放服務網
新聞與公告
新聞稿
各項公告
徵才公告
招標公告
政令宣導
便民服務
美學課程
中山文化園區申請及表單下載
民眾服務
消費者保護專區
志工園地
設置管理要點
志工報名表
國父紀念館志工部落格
為民服務白皮書
常見問題集
法令與規章
政府公共網站
資訊圖像化
訂閱電子報
研究
圖像授權
館刊
館刊數位版
歷史館刊
創刊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更多歷史館刊
中山學術資料庫
出版品
藝術文化圖書
孫學期刊
孫學圖書
展售處
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更多出版品
孫逸仙博士圖書館
圖書查詢
線上資料庫
孫學期刊
國父年譜
國館紀要
三民主義全文檢索系統
性別平等
性別主流化
CEDAW
性別統計
性別預算
性別影響評估
性別分析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意識培力成果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性別平等文宣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性別平等研究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相關網站連結
政府資訊公開
內部控制聲明書
資訊公開專區
公開徵信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業務統計
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決算及會計報告
決算
會計報告
出國、赴大陸計畫執行情形
預算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書面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廉政專區
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
歷史館刊
創刊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第十四期
第十五期
第十六期
第十七期
第十八期
第十九期
第二十期
第二十一期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第二十四期
:::
首頁
研究
歷史館刊
第二十四期
第二十四期
_
網頁功能
Facebook
X
line
Email
列印內容
這些年,那些事,分享【公務員快意人生】讀後心得/劉惠美
內文
* 研讀動機
歷經行政院、行政院工程會、行政院文建會,而今在國父紀念館服務,在公務生涯能有機會待在行政院1、2、3級單位學習,是公務員很難得的經驗;說起公務員給人的刻板印象,除了準時打卡上下班、拚考績等晉級、或是打混等退休外,還有鐵飯碗、沒有生產力、死賴著不退、很會擺爛及推事等刻板印象,其實公務員一切依章辦事、依法行政,當然是應守的本份,也是處理公務的基本原則,表面上,並無太多討價還價的空間,但對公務體系稍有瞭解的人都明白,政府有多少法令規章是不合理的、過時的及有違常情的。我們要自問,抱元守一、一成不變的去做服務大眾的事,就能算克盡職責了嗎?其實職場文化的問題,才是現今公部門最大的挑戰,照理說,管理眾人之事的公務機構,必須讓民眾樂於親近,偏偏許多民眾最怕跟公家機關打交道,為了辦一件事而幾乎跑斷腿的慘痛經驗,乃是不少人的共同遭遇;公務部門僵化顢頇的文化,所形成的職務怠惰與冷漠,是長期以來行政效能無法大幅提昇的主因,只不過是大家早已習慣了!
我曾經與本文作者於行政院文建會共事,熟知作者曾於國內外任各項公職數十年,深悉公務職場道理,「公務員快意人生」及之前出版的「公務員DNA」,都是他將多年公務生涯中一些自己及同事所碰到的事情及感想,寫成一篇篇簡短卻引人深思的散文,他以自身經驗出發,借鏡公務生活,而敘論出的處世解碼書。從書中,我看到許多熟悉的身影,書中那些鮮明的角色與具體事件,給我帶來工作上的靈感、刺激,也讓生命起了一些質變,我常想為什麼全國最會考試的優秀人才一入公門就成了庸才?對身為公務員或曾經與公務機關的讀者而言,一定會感到書中敘述場景似曾相識的感概;而對不瞭解公務員生態的人,也可以藉本書所述,對公務員的工作性質、環境以及心態有相當的認知。但若仔細推敲也不難發現,無論是初入公門的菜鳥或各層級的長官,其實公務員中也有許多和作者一樣盡責、敬業、充滿熱情活力與幹勁的公僕,大家相濡以沫、齊心為國家打拼,而非所有公務員都是因循怕事、缺乏創意的「米蟲」。
* 本書作者介紹
王壽來,山西五台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喬治城大學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博士。從事對外文宣及國際文化交流二十餘年,先後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駐舊金山新聞處主任、國際新聞處處長、視聽處處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處處長、主任秘書、參事,現任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主任;公務生涯數度駐外,天涯行腳,人生感悟深刻。1996年曾當選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而獲總統召見,50歲精研素描及中西藝術理論,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師大美術研究所而傳為美談,曾為聯合文學、聯合報、歷史月刊撰寫專欄。王壽來感性而心思細膩,博覽群籍,對中外名人耆宿的名言、筆記、小故事知之甚詳,信手拈來為敘事作註腳,輕鬆而說服力十足之外,還讓讀者無形中增長了不少見識。著(譯)有《公務員DNA》、《公務員快意人生》、《友誼之舟》、《英語格言諺語小辭典》、《心靈小劄》、《珍珠寓言集》、《與世界偉人面對面》、《藝術.收藏、我》等書;並為《聯合文學》、《聯合報》撰寫專欄。
* 內容摘要
王壽來從基層到主管,在公職服務多年,深刻了解公務員在職場上的種種困境,並深思突破之道,以深入淺出之筆說公務員手記,以溫暖的筆調,寫出他獨到的見解與看法,從公務職場上的處世之道與工作態度,談到身為主管應有的氣度與作為,還有在競爭的職場上所應具備的態度與智慧,及工作之餘對於人生所應抱持的觀念,透過他的文章,讓我們對工作、生活有一番不同的見解,不僅引起公務員的共鳴,更句句說出上班族的心聲,所以各界稱此書為職場最好的教戰手冊。
書中所引述的世界名人話語,往往能直指人心,成為我們朝夕惕勵的座右銘,甚或是使我們生命獲得救贖的力量。這些字字珠璣的名人話語,無形中成為本書相關篇章中所述理念的註腳,也是作者在公門中討生活的精神支柱。隨手拈來的佳句有:
* 要做最好的你自己,但不要好過你自己。(西班牙管理學家羅維拉)
* 一定有人警告過你,不要讓黃金時光溜走,然而,有些時間之所以被視為黃金時光,正是因為我們讓其溜走。(英國作家巴利)
* 生命河流中的黃金時刻,從我們身邊匆匆溜走,我們除了沙子外一無所見;天使來探視我們,我們在祂們走後才察覺。(英國作家艾略特)
* 天使會飛,因為祂們把自己看得很輕,魔鬼卻因為自己的重量而墮落。(英國作家查斯特頓)
* 人生裡有什麼好事,壞事就會接踵而至。也就是說,人生似乎是由幸與不幸兩根繩子撚在一起,有好事發生,就一定會有壞事臨身。(日本作家黑柳徹子)
* 人生是一場船難,但我們仍不應忘記在救生艇上歌唱。(法國哲學家伏爾泰)
* 不要等待特殊的機會,而要把握尋常的時機,使其變成良機;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美國學者馬登)
* 所謂勇氣,需要挺身直言;所謂勇氣,也需要靜坐傾聽。(英國政治家邱吉爾)
而在拜讀完整本書後,更讓我有種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的感覺,此書讓我特別感觸深刻,心有戚戚焉,也許是因為認識作者,瞭解他的用心與期許;看過此書讓我學會如何鍛鍊自己的職場應變能力並避開那些會導致錯誤的陷阱,對我而言受用無窮,我將書中感受特深的心得,摘錄如後:
> 歷練與專業—歷練的目的,在培養專業,避免知識障,而非在培養通才。
> 以金庸為榜樣—長期的公務生涯,容易使個人心靈空虛、思維僵化,不管公務多繁忙都要找機會進修,好讓生命的層次提升。
> 上台與下台—宦海浮沉,時也、命也、運也,無不有其關係,這是每一個公務員做到一定職位後,應有的基本認識;當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能被人所用,就出來一展身手,不被人所用,就退隱山林。
> 人面逐高低—人在公門,要想活的輕鬆自在,就應看待人情的冷暖與現實。
> 聞過則喜—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有過改之,無則勉之;八卦文化正侵蝕著每一種職場,傳播之快,是因為它迎合人性中「見不得人好」的卑劣面。
> 莫做推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想盡辦法讓事情辦不下去或不了了之,當不成推事也要當停長。
> 容人之量—做長官的不必事事優於部屬,要有識人之明,善用部屬的長處,且要有成人之美的雅量;而今小職員的悲哀是,想預見一個有胸襟、有氣度的人提拔你,很難;想遇見一個有才華、有作為的人虧待你,更難。
> 此地不留人—優秀部屬高唱不如歸去,往往是受到不平的待遇,做主管的應採取具體行動留人。
> 請出示身分證件—完全背離基本常識與經驗法則的行為,給予再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總嫌牽強;僵化的公務文化,是形成職務怠惰、行政效能不彰的主因。
> 依章辦事—紐西蘭有一女子患嚴重心肺疾病,靠呼吸器維生,因積欠電力公司電費,遭斷電後兩個小時死亡…。公職人員依章辦事、依法行政,是處理公務的基本原則,但是,有時這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或是有其計較的餘地。
> 脾氣與福氣—弘一法師講「止謗」的方法,就在於「無辯」,否則愈辯謗愈深,人疲於口舌之爭。
> 泥巴與星星—有兩名囚犯同時從鐵窗向外眺望,一名看到泥巴,另一名看到星星。 西德元老政治家艾德諾說:「我們活在同一個天空下,但我們不是都擁有相同的地平線。
> 約書亞的夢—凡事盡其在我,做好你自己,誠實的面對自我,認清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優點與缺點,以及什麼是自己能力所及,什麼是自己力有未逮者,也就可以無負此生了。
> 生命中的貴人—身在公門,我們一定會遇到支持我們、照顧我們、提攜我們的貴人,而我們感恩圖報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也要學會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溫柔醫生—當年美國總統雷根遇刺,生命危在旦夕,躺在手術台上,還問醫療小組的醫生說:「你們都是共和黨嗎?」…,沒有菩薩心腸,勿當醫生;沒有服務人群的熱誠,別當公務員。
> 修伯里的話—所謂領袖,就是扛起責任的人;現今公務體系,爭功諉過,事事推諉塞責的惡質文化,最缺乏的就是願意扛起責任的主管。
* 心得啟示
官僚文化向來重視階級權威與倫理順序,這種用非理性的手段達成長久穩定的「理性」思維,對於時時必須以「事實」為基礎的知識型政府是相互違悖的;其次,官僚文化所彌漫的保守風氣,普遍呈現的是「少做少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組織文化,而這樣的文化已形成一股無法打破的醬缸理論,更是有礙知識的創發;其它如難以量化的績效考核,讓升遷制度主要依照年資為考量,易造成反淘汰,而「依法行政」已內化為公務員的DNA,也成為現今官僚文化的陋習。
王壽來先生寫此書的目的是想要推動一種良善的公務文化、一種價值觀、一種態度及一種趨向;而此種公務文化所要強調的包括誠實的重要、公義的堅持、清貧的自守、本位主義的拋除、與人為善的服務觀及職位無尊卑的基調等,他過去曾因收到一個傳令兵的來信,提醒自己,任何人若不劃地自限,生命的質量都可與日俱增;他認為,身為一個公務員,可以安於平凡,但不應自甘平庸,有多少公權力,就應有多少使命感,而今我們正急需一種樸實廉潔的公務文化,希望用王壽來先生所執著的公務理念、人生信念與生活態度,引領整個國家社會,變成一種經得起驗證的普世價值觀。
書
<
放大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