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孫逸仙思想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為宣揚中山思想與台灣實踐三民主義的成就;同時加強與海外僑民聯繫及 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本館特與財團法人孫文學術思想研究交流基金會於四 月四日至五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孫逸仙思想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主題為︰孫逸仙思想與主體文化的繼承與再造。

     本次研討會由本館副館長曾一士、秘書吳清福、編審郝大中及財團法人孫 文學術思想研究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趙玲玲教授等學者專家十數人,遠赴美 國舊金山。當地參加僑團包括︰北加州大學校友聯合會、舊金山灣區三民 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金山國父紀念館、北美新文藝協會、舊金山台灣聯 誼會、聖荷西台灣同鄉聯誼會、黃埔校友會、榮光聯誼會等。台灣代表團 於四月一日抵達舊金山之後,隨即於四月二日由曾副館長代表主持記者招 待會,當地中文報紙亦針對此新聞刊登大篇幅報導。

     研討會時間為四月四日及四月五日兩天,分別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與南灣華 僑文化中心舉行,共舉辦四場研討會,計有包括韋玉華教授主講之「中國 王道文化與世界」等十場次專題演講。研討會開幕式由曾副館長與趙玲玲 教授共同主持,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羅致遠、國大代表李學 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秘書長譚益才、金山國父紀念館館長莫鏗等 人亦蒞臨致詞,即將赴華府就職駐美副代表的羅致遠處長於致詞時指出, 他擔任外交官三十多年,和各國政要討論政治人物對世界、對國家、對民 族、對文化的貢獻時,從來沒有聽到任何一位政治領袖對 國父有否定的 言語。同時,藉由本次研討會的舉辦, 國父的思想,一定會再次得到發 揚。趙玲玲教授亦於致詞時指出︰「要從真理上更進一步研究中山先生學 說的時代性,要從學術上更徹底的研究中山先生學說的實用性,要從方法 上更具體的研究中山先生學說的實踐性」,本次研討會即是希望大家共同 參與、研究,使中山學說真正發揚光大,使人類社會更能獲致豐碩的福祉 。而由會場擠滿了各界佳賓、發言踴躍的情形,可見海外僑胞普遍十分樂 意,為弘揚國父思想克盡其力。

有關研討會議程及內容列舉如下︰

     第一場研討會於四月四日下午二時卅分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行,首先由本 館曾副館長擔任引言人,接著由韋玉華教授主講「中國王道文化與世界」 。韋教授指出,近代世局的發展證明了中山先生七十多年前提出的「三民 主義」等思想學說確已成為引導世界潮流的指針與規範。中國大陸自改革 開放以來,大體上都依循中山先生的主張前進,而馬列主義破滅後,大陸 各界對中山先生的推崇亦與日俱增,研究中山思想已形成熱潮,由此可知 ,中山思想必將主導中國建設,進入大同的新世紀。再由馬鶴凌教授主講 「中山先生對中國民主與世界大同最重要的提示」。馬教授強調,中華文 化最為高深,全世界的其它文化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而其原因主要乃在 於儒家思想中的「倫理思想」、「大同思想」為世界所獨有。中國的倫理 是以「人」為中心的學問,倫理強調人的天性。由父母愛子女,引至對父 母的孝心,擴充至兄弟、朋友、君臣,最後推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人有天下和世界的觀念,講世界大同;而美國雖執 世界之牛耳,但任何問題都以其國家利益為依歸,並非以全世界人類的利 益為優先考量。基於此,一定要發揚中華文化,世界人類才得以共生共榮 ;否則,因國家、宗教、種族、階級等歧視,世界永遠會有動亂。

     第二場研討會由凌渝郎教授主講之「中山思想與西方民主、共產主義對人 權保障比較研究」揭開序幕。凌教授指出,國父的民權主義是係西方民主 主義的一種,惟其不同點在於︰西方民主主義重個人主義,但民權主義不 但重個人亦重國家;重個人自由亦重群體利益。在西方民主架構下,政府 保護人民的政治人權,至於個人物質的安全,是每個人的私事,政府無權 也無責任去過問。與此相比,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是解決和人民物質安 全有關的議題。如此看來,孫氏所謂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不但管如何保 障人民之政治人權,同時也要保障人民之經濟人權。(凌渝郎教授發表之 專文請參見本刊「孫學闡微」一欄)

     一九九七年初,美國政治學者杭亭頓SamuelP.Huntington出版了「文明的 衝突論」,書中預測廿一世紀將為文化衝突的世紀,文化衝突將形成戰爭 ,其慘烈程度將遠超過軍事對抗及冷戰對峙,此項預測正觸及到中西文化 的未來關係及世界的未來處境,針對此點,許國宏教授主講之「泛論中國 文化對人類的貢獻」有精闢的見解。許教授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文化 的衝突是歷史發展必然的過程,但文化的融合亦是長遠的趨勢。在文化統 整的過程中,對不同的民族文化應持保留、體諒與尊重的態度,彼此也應 多方促進溝通,加強交流,以奠定融合的基礎。而面對百年來西方文化對 中國文化的挑戰,吾人應如何建立一個能承續自己的傳統,又能發揮自身 長處的文化體系,既求安身立命,也向形成中的世界文化提出我們的貢獻 ,是一個值得我們思索與努力的方向。

     由江述凡先生主講之「民俗與民藝所構織的中國獨特文化例舉」一文舉證 多種民藝,藉以說明中國文化之獨特性格及其與世界文化之交融。蓋不論 任何民族,其早期文化或文明是約略相同,或大致上相同的,但因不同之 主客觀環境及進化上的相異,於是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文化與類別,有些相 互類似,有些則別具民族之獨特性。近世由於交通與教育發達,這種獨特 性必將會在東西的文化交融中合而為一,而人類的文化與文明,必將相融 合而達到大同之境。

     第三場研討會於四月五日移至南灣華僑文化中心繼續舉行,首先由趙玲玲 教授主講「孫逸仙思想與主體文化的繼承與再造」。她指出,廿世紀對中 國人而言是「文化蹉跎期」,在即將邁入新世界的前夕,中國文化應何去 何從?中國社會如何走向世界?中國人應如何現代化?這種種問題始終困 擾著中國人的心靈,而由於始終找不到令大家滿意的答案,便形成了中國 文化「蹉跎停頓、未見發展」的窘境。為此,如何在新世紀活的舒坦自在 ,俯仰之間能「有我」而不再迷失,應是所有中國人須努力學習的。接著 ,楊開煌教授以「台灣在中國之海防思想中之角色初探」為題,進行一場 精闢的演講。在演講中楊教授指出,中國位於西太平洋沿岸,擁有三萬二 千多公里海岸;中國沿海有六千五百個島嶼及九十六萬平方公里的專屬海 洋經濟區,但中國的海防思想發展似乎與廣袤的海洋不成比例。從歷史上 看,中國長期只有「水軍」而無「海軍」;有「海禦」而無「海防」;有 「漕運」而無「海運」,直至明朝,尤其清朝中葉以後,才漸有改變。以 台灣為例,在古時中國航海時期,台灣所扮演的角色不外乎是朝廷國威宣 達之地、或為民間避難冒險之地、或為商旅盜匪補給之地。但以今日之現 代戰略來看,台灣是中國海防的第一線,對內協防大陸的東南各省,特別 是從東南各省的海防觀點來看,兩岸協防如同剪刀,將台灣防務的重要性 完全突顯。(楊開煌教授發表之專文請參見本刊「孫學闡微」一欄)。

     第三場最後一階段的討論由程耀鈿教授主講「建立中西文化交融的長城」 ,闡述今日世界的發展已是所有文化相輔相成、共存共榮的時代。同時, 必須摒除種族優劣或文化優劣的觀念,任何民族都沒有與生俱來的優劣, 大家應該圓融,互相截長補短,使中西文化交流為一體,創造共同的成就。

     第四場研討會由李國宏教授、凌渝郎教授共同主持,首先由陳文蔚教授主 講「民生主義與西方學術思想和中國文化之關係」,探討民生主義之要義 與理論基礎、民生主義是否即共產主義之爭議、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之闡 析,民生主義的理想社會等議題。陳教授於演講中強調,民生提指人民的 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及群眾的生命;社會問題即民生問題,民 主主義均富的主張是均且富、富且均,是私人資本和公營事業並行不悖, 而民生主義的理想中國世界是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接著,由葛永光教授 主講「從文明的衝突論看中華文化之再造」。葛教授闡述意識型態與發展 的重要性、杭亭頓的西方文明危機觀、中山先生對文明衝突與文明重建的 看法等。葛教授指出,種族融爐的理念是「同化」的觀念,但目前世界文 化都在相互競爭與學習,雖然目前美國社會像一個沙拉吧,但其走向世界 文化尚有一段距離。他強調,世界上並沒有所謂放諸四海皆準之「世界文 化」,唯有承認在文明差異性的前提下,文明的競爭對促進人類的進步才 有所助益。因此,吾人必須共同努力,以求促進中華文明的重建與崛起, 並使中華文明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主要動力。

     在所有的研討活動結束之後,隨即由曾一士副館長及趙玲玲教授共同主持 閉幕式,為兩天的研討會畫上完美的句點。與會貴賓計有僑務委員孫國華 博士、僑務委員會劉宗浩顧問、北加州中國大專校友會聯合會會長彭正國 先生及當地僑領、僑胞共百餘人參加,現場氣氛熱烈融洽。

     連續兩天緊鑼密鼓的研討會總計共有八篇專題報告發表,十八位來自台灣 及美國的學者共同與會,研討會期間受到僑界高度重視與熱烈支持,亦獲 得海內外各大傳播媒體多次顯著的專題報導,不僅在僑界發揮強大的團結 力量,更進而促進僑胞的向心力。綜觀此次宣揚中山思想的美國之行可謂 過程緊湊,諸事繁瑣。行前本館與合辦單位──財團法人孫文學術思想研 究交流基金會不斷溝通協調,務求各項活動細節能臻至完美。而由於本次 活動在海外地區舉辦,各種潛在的不確定變數更形增加,幸有賴會前周詳 完備之工作計畫及駐外單位、與會學者專家、海外僑團、僑民的多方協助 ,方能成功達成使命。眾人雖舟車勞頓,但見任務圓滿達成,中山思想得 以在異地發揚光大,亦同感欣慰!

後記︰
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辦研討會期間,本館曾副館長獲悉該館珍藏了一件 國父手書墨寶真跡──「博愛」,經曾副館長力邀,促成該館欣然同意 提供此一珍藏加入目前克在本館舉辦之「中山文物真蹟大展」活動。此 項盛舉不僅再度為本館開館以來首次舉辦之 國父文物真蹟展覽增添無上 光彩,同時亦擴大了展覽活動的參與層面,為本館賡續朝國際化、學術 化、專業化、生活化的營運目標做了最佳的歷史見證。 

林碧慧(作者為本館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