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三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紀實\劉碧蓉

壹、會議緣起
  為弘揚 孫中山事蹟與學說,並配合終身教育之推廣,本館於本(八十九)年元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賡續舉辦為期三天的「第三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共邀請美國、澳洲、俄羅斯、日本、台灣及大陸等地近百位學者,以「民族與國家.新世紀新希望」為主題,進行研討。

貳、開幕
  會議在本館嶄新的中山講堂舉行,十一日上午九時卅分由張瑞濱館長以主人的身分,說明會議的源起及意義,並介紹與會貴賓。接著是教育部長楊朝祥親臨致詞,最後再由教育部政務次長楊國賜(現為嘉義大學校長)主講「孫中山建國理想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展」,揭開研討會之序幕。楊校長指出中國的現代化由孫中山肇其端,其三民主義的理想正是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導向」。多元、科技及富而好禮的社會是當前我國國家建設的指標,因此楊校長指出為達此目標,今後的教育應依循提高人力素養、健全教育行政體制、實施前瞻性計畫教育及學校企業化經營邁進。

參、會議內容
  本次的會議分為歷史組、思想組及時代組三組,共有十場三十篇論文發表及三篇書面報告,茲將各論文要點披露於下,提供讀者參考。
一、歷史組
  主要以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為探討範圍,共有三場九篇論文發表。第一場由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主委陳鵬仁主持,來自雪梨大學黃宇和教授提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與新世紀的希望》,黃教授從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談起,他懷疑孫中山認同血統純潔之民族才能強大的獨特民族主義,是受自倫敦蒙難後頻頻造訪住在阿爾伯特街十二號有關。為求真象,黃教授親臨該地查訪,找尋倫敦市政廳檔案、大英圖書館的「凱利倫敦郵政便覽」、甚至請教相關學者,爬梳整理出是與艾德文?柯林斯的民族血統純潔說關連。接著由來自雲南社科院副院長的王林忠與哲學所所長的向翔提出《孫中山與雲南辛亥革命》,作者從雲南地區先後成立革命團體、發行革命雜誌,並以實際行動響應辛亥革命等事件來考察孫中山與雲南辛亥革命的關係。最後是日本二松學舍大學教授中村義的《近代中日關係史上的大陸浪人》,中村教授認為日本為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產生了具有俠義精神的大陸浪人。在近代中國改革運動中,大陸浪人是扮演著與日本政府及社會交流的重要媒介。作者藉由大陸浪人的誕生到成長及爾後變質等不同階段的議題,分析日本如何與中國革命從合作走向對抗。中村教授認為大陸浪人無固定收入的寄生本質,其崛起與沒落常受時勢變遷影響,一九一六年是其轉變的關鍵年。

  第二場由中研院近史所所長呂芳上主持,首先由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副主委喬寶泰發表《民族主義的精義》,喬教授從孫中山民族主義的三個重要主張、四項基本原則、五種顯著的特徵來論孫中山民族主義之精義,是一篇紮實的文章。接著是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的《中華民國建立的制度性意義-孫中山與秦始皇的比較》,朱教授從政治制度史的觀點,先論及秦始皇建政在歷史上的意義,其次是孫中山如何上結君主專制,下開民主共和,再以宏觀、長時間的歷史角度對孫中山與秦始皇作一比較,以此襯托孫中山奮鬥過程中偉大的貢獻,是篇有創意、有啟發性的論文。最後由中國社科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崔志海提出《試論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幾個特點》,崔教授抓住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中主張民族平等、謀求國家統一及提倡濟弱扶傾三特點探討,指出孫中山思想具有理性與創造性,其思想主張是有利於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團結和統一。

  第三場由國史館副館長朱重聖主持,首先是廣東社科院中山所劉路生副研究員宣讀《「孫中山全集」、「國父全集」一九一二年佚文異文考略--以「申報」、「大公報」為據》,此篇論文是以一九一二年為範圍,依據《申報》、《大公報》來對《孫中山全集》(大陸版)、及《國父全集》(黨史會版)兩書進行詳細的考訂所寫成的。劉教授除對兩書之佚文與同題異文,有所增補外,也訂正了《孫中山全集》及《國父全集》在日期、文字及為了避諱變通處理原文、移錄原文等的錯誤。此文的評論教授因曾參與《國父全集》編輯工作,除肯定劉教授的努力外,也提出當年編輯時,台灣尚未有《申報》、《大公報》複刊本可參考,所以才會有這些疏漏。最後也建議兩岸所有學術機構與學者應通力合作,拋棄本位主義,才有可能完成一套完整的《孫中山全集》。接著是廣東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方志欽在《意義重大.壯志未酬-析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九十天》論文,方教授指出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九十天,是孫中山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刻,也是中國歷史上從君主專制走向民主共和的轉折點。作者對其九十天的若干革命舉措,進行論述及褒貶。對其短短三個月內頒下的各項政令,其業績可列入偉大總統的行列,其公僕意識更令人垂範千秋。但方教授對於孫中山武昌成功後,周遊歐美之舉,不以為然,認為這是革命退潮之始。最後是俄羅斯莫斯科語言大學布羅夫教授的《孫中山先生的政治學說和現代》,作者介紹十九世紀以來俄羅斯社會對孫學研究概述,再介紹孫中山的政治學說,最後再論及孫中山政治學說對廿世紀後十年俄羅斯政局影響。孫中山的政治學說是布教教論點的重要部分,但僅使用《孫中山選集》的其中三篇,史料似嫌不足。

二、思想組
  共有三場九篇論文發表,主要以孫中山的救國主義與思想內涵為範疇來探討。第一場由中國文化大學戴國煇教授主持,有政戰學校政研所詹哲裕教授提出的《中山先生知行觀與國民精神建設》,詹教授首先指出知行問題與當前國民精神建設之關係;國民建設是現代化的核心,具有隱藏社會進向的意義,此現代化是一適應變化、控制環境、增長人民智能、向前向上之文明轉化過程。其次論及孫中山提出孫文學說的目的,並比較孫中山、朱子與王陽明對「知行論」之異同;最後指出孫中山「知難行易」旨在強化國力,落實國家建設。接著是武漢大學歷史系吳劍傑教授的《孫中山的公僕意識與廉政風範》,吳教授肯定孫中山是位偉大的實踐政治家,其「公僕意識」與「廉政風範」的思想理論及身體力行的實踐精神,不但有別於傳統統治階層之觀念,更具現實借鑑的重要思想指標。接著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教授山田辰雄的《初期孫文的傳統認同與國民國家認同之交錯》,山田教授用1.認同;2.集權與政黨的排他性統治;3.代行主義;三個歷史持續性的要素,透過興中會、同盟會的歷史演進,考察孫中山建設國家之過程。孫中山如何從朝貢體制的認同至追求國民國家的認同;作為政黨的興中會、同盟會在統治上是集權,但不獨裁,因黨的幹部是透過民主方式產生,他在支配上黨與黨間卻有排他性;因此黨的領袖為確保其在中國社會的領導地位,即產生代行主義之問題。孫中山熟悉西方民主社會之結構與運作,熟悉領袖與人民的關係,但中國民眾對它毫無認識,因而需要黨來引導、黨來教育,乃有代行主義之制度化的必要,孫中山的軍政、訓政、憲政之構想乃由此產生。

  第二場由俞榮根教授主持,廣州中山大學孫中山所周興樑教授在《孫中山對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構想與選擇》論文中,指出孫中山的中國現代化目標,不是西化,是要建設凌駕歐美富強文明的新國家;是以建立民主共和國為前提,以振興實業、發展經濟與增強國力為核心;周教授又指出孫中山的文化思想建設的另兩個重要內容是以普及教育及振興科技事業為條件,以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與文明程度作建設保證。接著由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張世賢提出《提升國家競爭力│孫中山先生觀點之探討》,張教授發現孫中山關於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主張與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異曲同工,他認為孫中山「競爭」的基本觀點在「互助」反對「競爭」與「階級鬥爭」。至於如何培養國家競爭力的思想,張教授指出孫中山既重視國家的自由亦不忽視人民的自由權利;以恢復民族精神、固有道德、智能及學習歐美長處、改造民族習性及培養民主自治能力來達成國民個人能力之充足;以建設萬能政府,讓政府有公權力、管轄力、公信力、貫徹力,同時有其自主性、職能性與意志力,並以實業計劃為發展的基礎建設。最後較有轟動效應是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科所教授吳因村所提的《三民主義對兩岸關係與國際政治思潮的影響》,吳教授首先分析三民主義產生於國力的需要、世界潮流、時空背景及政治改革的前瞻性要求,此三民主義不但創造台灣經驗,也正是廿一世紀國際政治思想的主流,但三民主義的主張也為兩岸帶來緊張局面。吳教授認為中華民國是孫中山所創,且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是不爭之事實,因此他提出「一族兩國」之新思維,以緩和兩岸之衝突。但此「一族兩國」之論點,卻引來不符合孫中山堅持中國統一的理論。

  第三場由周虎林教授主持,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所長姜新立教授所提的《由孫中山論馬克思看共產主義的走向》,姜教授指出孫中山瞭解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進而批判馬克思主義,但一元化的馬克思主義受政治威權的衰退、各自特殊環境及民族解放運動影響,使得早期中共接受的「馬克思主義」也有變革,經多年的發展與調整,中共已轉變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種後共產主義所主張的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及社會主義多元化的變革方向,愈來愈接近孫中山所謂的以自由民主、均富、多元為特質的三民主義國家發展觀。接著是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高念甫教授的《孫中山縣政建設思想-中國行政現代化的一個關鍵問題》,高教授主要是重申孫中山對地方自治的看法,把地方自治看成國家建設的基礎,及以縣作為建設基礎的理由,及國民政府在一九二七年以後實施以縣為單位所遭遇的一些問題和若干困難限制。但評論教授認為作者如能利用俄國檔案,提出俄共和第三國際領導人的看法,更有助於國人了解俄羅斯學者對孫中山的觀點。最後是中興大學朱言明教授所提的《鄧小平治國功過之析評》,朱教授認為鄧小平為務實家與治國者,本文論述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對於社會、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涉及較少。朱教授對於鄧小平的經濟政策,使得農村穩定,免於恐懼;政權和平轉移,讓江澤民集黨政軍於一身,免於政治動亂;香港、澳門回歸大陸,使中國領土趨於完整性等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對於六四血腥鎮壓及政風腐化、治安惡化,提出這將會腐蝕改革開放成果之警訊。

三、時代組
  本組探討的是孫學的時代意義及其影響,共有四場十二篇論文發表。由政治大學教授朱堅章主持的第一場,首先發表的是台灣大學三研所葛永光教授提出《新台灣人與中國人-中華民族整合的契機或危機》,葛教授感嘆台灣人民在認同的困惑,因此藉用族裔認同理論來說明。葛教授認為過去台灣與大陸有著共同的「原生感情」,使得台灣人有著強烈的「中國認同」及「中國人意識」。但此認同及意識,隨著台灣意識逐漸發展與轉型,「新台灣人」觀念逐漸成為台灣的主流價值。這種建構在「共同命運意識」的「新台灣人」理念,不但脫離了「中國意識」,也使台灣從早期的狹隘「族群民族主義」發展成一種跨族群的「公民民族主義」。它不是反抗或悲情意識的防衛性民族主義,而是一種以追求理想公民社會為目標的進取性民族主義。葛教授強調「新台灣人」基本上是時空環境的產物,大陸方面如能以諒解、包容或協助的態度對待,「原生感情」的中國意識,會使兩岸變得更趨密切。其次是上海社科院副院長俞新天的《孫中山思想與中國現代民族國家的建設》,俞副院長提出孫中山的國家思想有國家獨立、民族平等、國體民主、政體集中等四大重點。雖然孫中山已逝世多年,但其國家思想,對建設現代國家,依舊有其意義。而當前中國建設現代民族國家除繼續提昇現代化外,更要努力爭取國家統一,和平統一才是符合孫中山思想的。因此,俞教授不但批評台獨理論,也批評了兩國論,但她也認同台灣有此不同論點是正常現象,唯有足夠的交流與認識,方有達成共識之機會。最後是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潘錫堂所提的《從跨世紀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論如何開創雙贏新局》,潘教授指出自從兩岸建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後,台灣雖先後建構多項兩岸模式,但不為北京接受,大陸急統的舉措,也無法取信台灣民眾。潘教授在文中以李登輝總統宣示兩岸屬「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為起點,分析美國、大陸與台灣的因應與演變。最後潘教授以美總統柯林頓呼籲「兩岸應為後代子孫福祉謀求和平」的談話,提供兩岸反思,期望兩岸善用良知,改善關係,締造雙贏,在兩岸「合則兩立,分則兩害」的前提下,唯有擱置或迴避主權爭論,恢復協商管道,否則兩岸很難開創雙贏新局。
  
  第二場由華僑總會理事長張希哲教授主持,主要探討孫中山的國家論,首先是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鄭一明的《孫中山社會政治哲學思想中的「國家」範疇》,鄭副研究員從國家的起源及實質來說明孫中山的國家發展主張,「民權時代」是其重心。他認為中國要創見一個新式的共和國,必須實行孫中山所創立的三民主義,同時進行民族、政治、社會三大革命,以此人力建造的國家即民族的國家、國民的國家和社會的國家。接著是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劉阿榮所提的《民族主義與社群主義-孫中山「民族國家」的建構模式》,劉教授首先考察孫中山民族主義與西方社群主義對族國建構之基本理念,其次思索這些理念是否是適用時空不同的華人地區,在運作上會出現何種弔詭?劉教授認為孫中山所提的族國建構是透過「現代化」來實踐其「大一統」的族國建構模式,是反對自由主義原子式的族國建構,而社群主義的「構成式建構」、「德行社群」與「語言文化社群」較接近孫中山思想;但現代化與民族主義會出現對立關係,實際運作上不可不審慎處理。最後民族主義與社群主義對近來台灣族群對立之紓解有何啟示?對改革開放後,大陸的社會變化有何意義。接著是台灣大學三研所所長陳春生提出的《孫中山的國家論》,陳教授從國家的起源、進化、本質及目的來論述孫中山的國家論。陳教授指稱孫中山承認國家建立於「武力說」,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但其發展應以互助為目的;並依神權、君權、民權進化,也認同西洋政治學者主張的領土、主權、人民、政府是構成國家的本質,陳教授認為孫中山的主權觀並無深入探討,也欠缺政府之架構。孫中山的國家目的是解決人民的民生問題,與黑格爾及馬克思是不同的。

  第三場由高雄師範大學進修部主任周虎林主持,有警察大學校長謝瑞智所提的《國會制度之研究》,謝校長從議會制度的歷史沿革看二院制的演變,並說明二院制如何與台灣憲政結合在一起及其可行性。我國現行的國會是指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今後國會改革的趨勢,謝教授認為將其改為:1.易行的二院制(國大為上院,立院為下院),用二院制來制衡立院內部衝突與政黨的衝突,及立法和行政部門的衝突,用兩院制的妥協來達成目前一院制功能之不足,用二院制來分擔立法院的衝突與懈怠;2.維持國大並修正其不足處;但目前卻推向廢除國大,建立單一國會之路改革。謝教授認為在廢除國大的背後,不應過度牽扯統獨意識,而是應如何預防國會專制或走回頭路。最後謝校長也建議應把整個共識理念、台灣生命共同體融入憲政改革,方能為人民謀福利,為國家奠良基。接著是重慶市社科院院長俞榮根所提的《探索現代法與傳統法整合之路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憲政思想新論》,俞院長指出孫中山的思想取法歐美,但融貫中國舊有文化;實行民主,但也符合中國民情國史;經其詮釋,中國的王道政治是其憲法的最終價值目標。孫中山的憲政思想是團體而非個人的法律本位;民權主義是傳統的民本主義與現代的民主主義的溝通與整合。最後是台灣大學三研所教授邱榮舉的《孫中山與國家發展-析論中央政府體制》,邱教授首先分析孫中山的政治思想對近代中國及中華民國台灣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貢獻與影響;其次評析孫中山五權憲法之原型與變型,各類型與其中央政府體制兩者間之關聯與定位問題;邱教授認為距離孫中山構思國家發展創立五權憲法制之原型的時間越長,則其後各類型的五權憲法制之變型的實質內容變化越大。

  第四場由謝瑞智校長主持,先由台灣師範大學三研所所長黃人傑提出《從國家發展檢視「孫學」的時代價值》,黃所長認為西方先進國家為追求國家發展,先後形成現代化、依賴、世界體系、國家理論及區域整合研究等理論,但這些理論卻很難一體適用現今社會。唯「孫學」具有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國家發展理論架構及豐富的思想內涵,其提供了建設台灣經驗的發展指標。最後如何以「孫學」的精神與理想,為國家發展提供藍圖,為建設現代化的中國提供發展指標,正是檢證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與價值之所在。接著是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楊逢泰所長的《二十一世紀完成中華合眾國的大業》,楊教授從民族融合的角度,期許建構一個強大一統的「中華合眾國」。但評論教授也對兩岸統合的政治分歧、傳統的中央集權,對建構「中華合眾國」是否可行?以及民族主義是國家發展融合因素或分歧性因素,提出質疑。最後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楊開煌提出《澳門移交與兩岸關係》,楊教授認為澳門移交以語言障礙是澳門人與葡萄牙人交融的最大阻力,由於文化的交隔,才造成澳門在過渡時期和回歸後出現了「三化」問題-公務員本地化、法律中文化、中文官化。這「三化」問題對於澳門回歸後澳門的安定、中國「一國兩制」的成敗,也對臺海兩岸一大考驗,頗具關鍵性的意義。

  本次研討會另有中山陵園管理局副研究員的《試析孫中山文化思想的演繹》、金山國父紀念館董事長劉偉森的《國父在海外籌款革命經費事略》,以及不克出席的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章開沅教授的《王道與霸道-試論孫中山的大同思想》等三篇書面論文提出。

肆、結語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正值國內二千年總統大選之際,論文中有關孫中山的「公僕意識」、「廉政風範」及「革命經費」等議題,自然成為媒體追逐採訪的焦點。孫中山先生一生不謀私利、不為個人置產,甚至將私人積蓄投入革命事業,其公僕意識與廉政風範對照今日候選人「操守」,孫中山先生的高風亮節顯得彌足珍貴,其風範更足為海峽兩岸領導人之楷模。

  孫中山先生是兩岸人民所推崇的偉大政治家,在「民族與國家」的主題下,居於兩岸糾葛的政治現象,兩岸學者對於孫中山民族主義的當代詮釋卻有不同論點,大陸學者彰顯「民族大義,和平統一」,台灣學者強調「務實互重,現實發展」。因此,每當兩岸學者觸及民族主義之議題時,總有爭論,今後如何透過「孫學」之研討,澄清世人對中山思想的誤解,如何縮短兩岸對現實政治所帶來的差距,中研院近史所呂芳上所長認為可用歷史法探討孫中山思想形成的過程,並以新的史料佐證之,也可用社會科學的各種方法詮釋,從不同角度切入,避免作過度的比附與論斷;來自重慶市的俞榮根院長也提出「孫學」研討應重在孫中山思想及其對現代中國的意義,不應脫離孫中山的思想來談現代中國,更不可曲解孫中山的思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其頭上。因此,與會學者一致肯定與感謝本館排除萬難,提供一個讓他們溝通與交流的管道,當然尚有諸多疑點待蹶解決,因此與會學者只有期待明年再度來探討。

(作者為本館助理研究員)

 

教育部楊朝祥部長親臨致詞

教育部楊朝祥部長親臨致詞

 

與會學者合影

與會學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