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紀要●李偉敬

「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紀要∕李偉敬

壹、緣起

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等合辦之「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自1998年開始舉辦後,陸續舉辦了四屆,其目的在希望能為兩岸的孫學研究者,搭起一個理性溝通、感性互動、知性討論的平檯。幾年來,參加會議提報的論文已近百篇,台灣方面的學者遍及各主要大學,大陸方面受邀的學者則從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到新疆,大多數均為中青代、且首次來台的優秀人才。

為延續會議之目的與宗旨,乃於2004年6年成立第五屆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張瑞濱館長、中華民國孫文學會黃城理事長、台師大政治所陳延輝所長與黃人傑教授等,擔任本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則由林國章、湯雲騰、李偉敬擔任,負責相關研討會籌備事宜。

本次(第五屆)研討會於2004年11月11日(四)至12日(五)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舉辦,會議主題定為「孫中山和平思想與兩岸關係」,會中兩岸學者共發表18餘篇論文,而來訪之大陸學者陸續於19、20日出境。

本次研討會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歷史研究所郭世佑所長及趙曉華副教授、黑龍江大學文化旅遊學院段光達副院長、浙江大學高力克教授、新疆社會科學院吳福環院長、湖南湘潭大學章育良教授、江西鳳凰科技學院位芳講師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孫雲教授等,除廈門大學孫教授因大陸當局核准程序不及辦理無法成行外,其餘均得順利入台,參與本次研討會。

貳、議程摘要

本次邀請大陸學者中,郭世佑教授、吳福環教授等二名曾到過台灣,其餘則均為首次來台,整體而言,對台灣的社會仍屬陌生,而大會期間大陸學者均對本次主題「孫中山和平思想與兩岸關係」提出許多討論意見,發表之論文亦環扣著本次會議主題,透過剖析孫中山和平思想來探討兩岸關係的現況及未來發展。整體而言,大陸學者十分關切台灣人民的統獨意識、民主政治運作、社會文化與兩岸關係發展等,對於台灣社會所展現出的多元發展亦表認同,並認為兩岸關係應依和平的方式共同面對未來的發展,期望共創兩岸雙贏局面。

而台灣學者亦提出許多不同角度的思維來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其中節錄如下:

樊中原教授主要強調孫中山先生建構民族國家的策略規劃,並說明民族主義凝聚民族意識,組成民族國家的功能;謝登旺教授建議彰顯非營利組織(NPO)之民間活力,作為開啟兩岸發展新頁的關鍵;詹哲裕教授則對孫中山大同思想的理論探討及實踐建議,有深入的剖析;謝易達教授則由孫中山的世界大同思想,建構政府參與非政府組織(NGO)援外事務應有之取向角色;周繼祥教授則重新檢視孫中山和平統一思想,為現今兩岸關係提供一個參考的模式;閔宇經教授則試圖透析從自然法到當代自由民主中的內在德性—和平與寬容,並重新詮釋孫中山的和平思想,例如民族平等、大亞洲主義、國際共同開發中國原則等,期望重建孫中山思想的理論圖譜與地位;黃城教授則以次民族主義作為海峽兩岸衝突的新詮釋模型,期望認清海峽兩岸次民族主義的本質,並藉由消極降低政治因素的干預與操控,與積極營造兩岸經濟交流與教育及文化認知,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此外,陳延輝教授、黃人傑教授、邵銘煌教授、齊光裕教授等均發表相關論文,亦獲與會人員的充分討論與交流。

整體而言,此次研討會兩天內由兩岸學者共同發表論文18篇,相關出席人士每天平均皆達一百人以上,與會來賓亦掌握時間充分發言討論,對本次會議主題「孫中山和平思想與兩岸關係」更是討論熱烈,對於未來兩岸關係提供許多深層思考與建議。

參、會議成效評估

本項活動自第一屆起,原則上每年均舉辦一次,會中皆邀請大陸學者,與我國學者舉行學術討論,並於會後舉辦國內參訪座談行程,可謂持續推動海峽兩岸孫學研究與實踐之學術交流活動。就成效來看,不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實質進展,藉由學術交流,更豐富兩岸學術界的視野觀瞻,謀求兩岸關係的新發展。

基此,本研討會將秉持此原則繼續舉辦兩岸之學術交流,期望社會各界均能繼續支持,亦期望在兩岸之民間學術的持續交流下,對穩定和平的兩岸關係之發展貢獻心力。(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本館張瑞濱館長於開幕典禮致詞

202

 

附錄: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目次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