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海峽兩岸南向政策比較學術研討會」紀要/衷梓娟

2002年教育部為配合「南向政策」,由僑教會主導擬定了「教育南向政策重點計劃」,並結合相關單位共同彙整實施。執行三年以來,成效斐然,在「南向政策」經貿及外交均面臨瓶頸之際,善用文教學術的影響力,彌補政策全面性的不足,是一有效的措施,而「教育南向政策重點計劃」更見其重要性。因此本館於94年6月10日在中山講堂與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合辦此次「海峽兩岸南向政策比較學術研討會」,由淡江大學張家宜校長主持、台灣東南亞學會蕭新煌理事長、國貿局黃志鵬局長、本館館長張瑞濱等致詞後揭開序幕。

  本次共發表9篇論文,主要內容在談南向政策的實質內涵與方向並檢視南向政策的成效與缺失,研討會提及南向政策應該定位於戰略層次上,不應再是經貿投資而已,必須是全面性的南向政策,政府高層間需要有一指揮機制,促進各部會必須要協同一致,才能面對東亞經濟整合的挑戰走出台灣的步伐,台灣南向政策的延續或擴大才會真正發揮應有的效果。第二場研討會討論東協之道的內涵以及90年代「東協區域論壇」的發展,並對「東協十加一」與「東協十加三」整合做了比較和研究,並說明了台灣的因應之道。第三場研討會在探討鄧小平時期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共於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其與美國和西方國家之關係發展降至谷底,西方各國紛紛與中共斷交,並進行經貿制裁。為扭轉「六四事件」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以及營造有利於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中共採取了「低姿態」的務實外交,尋找第三世界的支持,特別是與亞洲發展中國家之關係,用以換取與東協國家更大的戰略合作。在學有專精,深具人望的學者專家,精闢的論文當中,我們對海峽兩岸南向政策比較學術上,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最後由吳京院士為大家專題演講,題目為從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論政府南向政策,更具有深遠的意義。(衷梓娟)

 

附錄:

94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