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兩岸學術交流與臺灣政治經驗/周家華

摘 要
  海峽兩岸在政治方面,雖然仍是處在一種分冶、競合甚或是對立的狀態,但是對於學術交流與合作此等非關政治,且能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活動,設限及管制相對較少。單就臺灣方面而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所屬中華基金管理會,並早已訂有相關作業要點,以促進兩岸學術交流。
  然而,就近年獲補助的個案觀察:國內高教系統學者獲補助人數遠多於技職系統的學者;大陸來臺講學的人數倍數於臺灣學者赴大陸講學的人數;講學的主題或申請研究的主題,政治領域並不多見。其他學界或民間未經此管道交流者的情形也大致相仿。因此,筆者以技職系統成員,選擇臺灣政治經驗等主題,在大陸講學的相對稀少經驗,或許值得參考。
  職是之故,本文特將近期筆者在兩岸學術交流中有關臺灣政治經驗此一主題之相關內容,分從「政治凡俗化」、「政治文化」、「政治穩定」等幾個層面,分析探討於後,藉收拋磚引玉之效。並讓我們一起將臺灣經驗推向大陸,共創和平願景。
關鍵詞:政治凡俗化、政治文化、政治穩定、兩岸學術交流、臺灣政治經驗
壹、前言
  陳水扁在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五日於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 )廿五週年慶祝晚宴上明白宣示「四要一沒有」1─臺灣要獨立、臺灣要正名、臺灣要新憲、臺灣要發展、臺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後,溫家寶則利用二○○七年三月十六日第十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閉幕記者會中強硬表態:「我們密切關注著臺灣分裂勢力,在臺獨道路上所採取的種種行動和他們的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允許改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國際公認的法律地位」,重申中共堅決反對臺灣法理臺獨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2在雙方高來高去的同時,卻仍先後表示:「臺灣的存在是全民的……,只有臺海和平才有發展。」、「中共將牢牢把握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主題,繼續貫徹和執行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措施。」
  因此,目前海峽兩岸在政治方面,雖仍處於分治、對立狀態,並在某些官式場合上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但對於能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較之於其他泛政治層面,設限及管制相對較少。單就臺灣方面而言,針對類此「增進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活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所屬中華基金管理會早已訂有「補助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講學及研究作業要點」、「補助專家學者赴大陸地區講學作業要點」、」「獎助大陸地區研究生來臺研究作業要點」及「獎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研究作業要點」等鼓勵辦法,以促進兩岸學術交流。
  近年依據前述四種作業要點,獲該管理會核定補助來臺或赴大陸講學、研究的個案觀察,大致呈現了以下幾種情形:3
第一,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講學或研究的人數倍數於臺灣學者專家赴大陸地區講學的人數。
  第二,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講學或研究者,由於受到了前引第二種作業要點之規定限制,以服務於大陸地區重點大學及列入大陸二一一工程4之省級大學等機構者為多。
  第三,臺灣赴大陸地區講學者的所屬服務機關,以高教體系之學界人士居最大多數,屬技職系統者,不到百分之二。
  第四,無論是大陸來臺或是臺灣赴大陸的學者專家、研究生,所提出的講學學門或研究的科目,屬政治領域者,並不多見,其中臺灣赴大陸的學者專家或研究生,以政治領域獲核定補助者,不到百分之二。
  近年筆者也曾以技職系統成員的角色,獲教育部遴派赴中國大陸考察北大、清大等重點高校產學合作實況,及接受江蘇明達技術學院(前隸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揚州大學)之邀請擔任客座教授,並選擇「臺灣政治經驗」等較具挑戰性的主題進行講學交流。對照於前提有關臺灣赴大陸講學的一些現象,筆者的這些經驗不僅相對稀少,對於關心兩岸學術交流的朋友,也應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職是之故,本文特將筆者在近期於江蘇明達技術學院、新竹明星科技大學等兩岸技職校院講學、研討會中有關「臺灣政治經驗」此一主題之相關內容,分別從「政治凡俗化(Secularization)」、「政治文化」、「政治穩定」等幾個層面,分析探討於後,藉收拋磚引玉之效。並讓我們一起將臺灣經驗推向大陸,共創和平願景。
貳、政治的凡俗化乃務本之道
  就一個立憲民主政府而言,為政者應該清楚地了解且掌握到,政治是否能穩定的發展,進而獲得人民的支持與信心,其中「政府與社會菁英對立憲民主的尊重」、「政府官員守法習慣的養成」、「自由安全界線的妥善規劃」、「政治上過度動員(Excessive Mobilization)之避免」以及「設法在社會中培養人群相互信賴的態度」固然均是重要的變項,容於後述。而政治的凡俗化--政府存在的要務之一乃為人民當前所最需要者提供服務,則更是我國各級政府亟須面對的。
  一、從國內的一些經濟指標觀察,近年來的「國民所得下降」、「股市縮水」、「稅收減少」、「赤字債務高漲」、「公司行號獲利減少」、「四大基金護盤虧損」、「國內資金外流」、「金融機構放款緊縮」、「本國銀行逾放比率攀升」、「定存利率下降」、「本國銀行淨值報酬率與資金報酬率滑落」等,均是政府不可迴避的民生經濟議題,也正因為如此,目前臺灣人民所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務自然是提升經濟勝於其他。
  二、續從國際的一些經貿合作觀察,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區域經貿合作正積極的展開。?依據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的規畫,『東協原始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泰國、汶萊)在二○○七年實現自由貿易區,其他四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亦將在五年後加入。『東協加三(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之中,韓國已於二○○六年九月與東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中國大陸預計在二○一○年以前與東協六國、二○一五年前與東協十國建立自由貿易區。中國大陸更已於二○○四年即先行減免對東協進口產品的關稅,使得一個總人口達十七億,貿易總額超過一點二兆美元的龐大自由貿易區隱約成形。至於日本則早在二○○三年十二月的『東京宣言』中揭示與東協雙方合作的方向。此外,其他亞太各國之間已經簽訂或正在洽商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或其他經貿合作協定,更是不勝枚舉。二○○五年十二月,以『東協加六(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為基礎的東亞高峰會在吉隆坡召開,正式宣告了亞洲的未來。即使各國歧見仍多,但整合的方向已是共識。然而,在前述的這些國際間的經貿合作中,卻無法見到臺灣的身影。?5長此以往,台灣在這些經貿合作中要能迎頭趕上,恐非易事。這種現象,自然也不是臺灣人民所樂見的。
  三、再從中國大陸的一些近況觀察,雖然「貧富差距擴大」、「政府官員貪腐問題」等是海峽對岸最令人憂心的現象,但我們若從中共的其他軟、硬實力面向切入,例如:「青藏鐵路於二○○六年營運通車」、「二○○七年外匯存底突破一.二兆美元」、「二○○八年奧運將在北京舉辦」、「二○一○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二○二○年中國大陸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十年內,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旅遊國」、「十年內,以使用者人數來看,中文將取代英文,成為網際網路最主要的語言」、「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英文」、「由於使用傳統中藥的人數漸增,歐美的一些實驗室正積極研究草藥療效」、「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屢獲大獎」等,這些現象不僅顯示了中國大陸日益提昇的國際地位,更讓我們意識到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是足以反應該國文化的影響力。6上述實況,難道是民智早已開化的臺灣人民視而不見的嗎?
  承上,請問台灣還剩下多少實力和大陸乃至世界競爭?要知道「政府必須不是為了什麼神聖的目的或什麼絕對真理之實現而設立,它是為了滿足人民當前的需要而存在。」7因此,強化經濟民生議題、引領老百姓回歸生活基本面,才是當今政府務本之道。
參、政治文化的四種分析角度
  依據阿爾蒙(G. A. Alimond)和鮑威爾(G. B. Powell, Jr. )的看法,所謂政治文化,就是「個人政治態度和取向的模式,在國家構成分子當中,所形成的一種情形。它是政治行動之主觀方面的基礎,並賦予政治行動以意義。」因此,我們或許可以簡單的說:「政治文化,就是一個國家中,這些個人態度和取向模式的一種整體的情形。」8
  準此,對一個生於臺灣長於臺灣的中華民國老百姓而言,自然很期待政府能引領我們在一個政治穩定發展的道路上,創造「希望」、提供「機會」,重拾台灣人曾經有過的驕傲。然而此種多數老百姓的心願,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中,似乎顯得遙不可及,試看以下政治科學家用來觀察政治文化時所著重的幾個角度中,臺灣的近況,或可窺知一二。9
  一、人民對於所屬國家整體組織的忠誠程度:
  此概念的主要意涵乃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真正的覺得他係此一國家的「頭家」,進而對此國家「效忠」。如果答案趨向肯定的愈高,且無其他因素介入,則這一個國家的強盛,自然是可以期待的。然而,「人民作頭家」此一概念在臺灣似乎要在選舉時才在選票的考量下被暫時凸顯,而人民所欲效忠的國家對象--中華民國,則在本土與非本土的激辯中被模糊了焦點。
  二、人民對於所屬國家的政治制度或公共事務的反應程度: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普遍的不認同所謂的「國家」而只趨向於其所屬的族群,倘無其他因素介入,則其目前混亂的情形,嚴重時將足以導致國家的分裂;相對的,一個國家的人民普遍愛國,卻對其政治制度或公共事務等感到不滿,則其未來發展,若無其他因素介入,最多也只是制度的變革或是重換執政團隊。就此而論,我們從「核能四廠續建與否」、「工時案的調整」、「中文譯音採漢語拼音或通用拼音」、「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的提出」、「農漁會信用部分級管理措施的改革」、「調整健保費率及部分負擔費用」、「蘇澳花蓮高速公路的興建案」、「公民投票法覆議案的提出」、「大陸配偶申請來臺財力證明的門檻限制」,一直到近日「浮動油價機制的調整」等公共事務反覆擺盪的決策過程中,不難發現民眾在這些方面確有不滿的情緒。
  三、民眾對於人民公僕的滿意程度:
  這一個分析面向,係指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的經驗中所反映出來的滿意程度,其中至少包括對公僕執行公務效率的滿意程度、能否得到公僕一視同仁待遇的滿意程度,及對公僕廉潔與否的滿意程度等。固然,臺灣目前的執政黨向以掃除黑金為職志,並在執政初期帶給老百姓一股對清廉的期待。依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1)?近五年來所公布的?全球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顯示,雖然臺灣相較於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的表現,在第卅名至第卅五名間、五點六分至五點九分(以滿分十分代表清廉)窄幅盤旋,從全球的觀點而言,台灣尚屬中度廉潔國家。然而,若我們在進一步與亞洲鄰國比較,以二○○七年為例,臺灣在CPI上的表現卻遠遜於新加坡(排名第四、九點三分)、香港(排名第十四、八點三分)及日本(排名第十七、七點五分)(表一)。10尤其,近日多位政府高層官員給人的「貪腐印象」,更是影響臺灣的國際形象。因此,單就老百姓對公僕廉潔與否的滿意程度而言,臺灣的公僕們尚有非常寬廣的努力空間。
  四、人民對於所屬國家基本政策的認同程度:
  政府的政策固然很多,但這裡所特別指涉的乃最基本的政策,例如,政府的政策究係偏重社會秩序的維護抑或是偏重人民自由的提倡?究係偏重工商業界的保護抑或是偏重大眾福利的創造?究係偏重大陸投資的積極開放抑或是偏重大陸投資的有效管理?單就最後一項而言,以八吋晶圓廠赴大陸設廠一事為例,雖然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已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廿日審核通過臺灣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赴大陸投資0.18微米製程申請案,但回顧申請過程,在政府與廠商之間,骨子裡似乎仍在「有效管理」(實則是某種程度贊成戒急用忍的翻版),與「積極開放」(實則是某種程度反對戒急用忍的表現)之間作拔河比賽,而在此項競賽進行中,居然又被慣常的貼上了愛臺灣與不愛臺灣等兩極化的泛政治標籤,如此非理性的政策思辨,也早已讓「八吋晶圓」這個科技新貴被炒作為政治話題而非經濟議題了,長此以往,民眾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政治環境中,似乎更難以掌握到對國家基本政策認同與否的正確立足點。
肆、政治穩定的三個思考方向
  近年來,無論是遇到中央選舉或是地方選舉,臺灣式的民主社會總讓我們看到的是,藍綠陣營各自使出渾身解數進行幾如割喉式的政黨競爭,各種傳播媒體有關選舉的報導亦隨著各大陣營拋出的議題而千變萬化,令人目不暇給,選民則是在接二連三的政黨造勢活動中激情吶喊式的配合演出,使得臺灣社會一直處於一種過度動員的緊繃狀態。設若沒有一些基本價值的概念作為引導,如是早熟的民主政治發展,很可能就會產生杭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所謂的「政治衰退」,進而走向無論執政或在野均不願見到的「政治紊亂」。11準此,臺灣的政治發展究竟有那些基本的價值觀念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誠如筆者多次撰文中指出,其中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政治學界所經常提及的既傳統且重要的思考方向:12
  一、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在這方面,政府官員的守法表現自屬重要,而社會菁英也必須帶領風潮,養成守法才是榮譽的一種觀念與習慣,尤其是在政治競爭的遊戲規則方面,更是大家必須共同遵守的,因為沒有了規則的政治衝突,自然會形成社會秩序的破壞。13因此,要期政治穩定,朝野均應警覺政治競爭的規則是彼此政治生命與活動之所繫,不能因利趁便,為了眼前的一時勝選,而任意破壞遊戲規則。此點,不正提醒了我們「依法行政」、「依法公投」的重要性嗎?
  二、立憲民主政治唯有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才得生存發展,而此社會環境的安定與否,人群間相互信賴態度的建立,則是關鍵之一。這種態度本身或許不是政治問題,但研究政治文化的學者大體認為,這種態度和個人的政治選擇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在一個人群間能相互信賴的社會中,處理政治議題時,較能形成和諧的氣氛,使易於溝通進而解決問題。14因此,執政者若欲進行任何政治現代化或政治制度化的總體工程時,例如:「催生新憲」、「修憲公投」,理應起示範作用,提倡理性,建立互信,容忍異己,尊重他人。反之,人群間若不能互相信賴,尤其在政治生活方面,便很可能因為一點小事而形成集團間的整體衝突。
  三、晚近政治學者經常認為,政府菁英和社會菁英所抱持的態度和取向,將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亦即「風行草偃」之效。15因此,要建構一個穩定的立憲民主政治,老百姓們有權利要求這些菁英們隨時檢討他們的政治態度是否符合立憲民主的要求,亦即是否能以理性的思維、誠信的態度,容忍他人、尊重他人和信賴他人,否則很難讓人民相信「深耕民主」、「黨產公投」不是一種選舉語言。
  承上,我們要特別提出的是,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發現,在一九六○年代末期,低度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大都存在了「國家認同」、「政府合法性」、「法令不能貫徹」等國家危機,有些國家甚至因而出現了秩序極端混亂的局面。16而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相較於此,雖然還不至於「極端混亂」,但諷刺的是,這些早期低度開發國家的三個國家危機,就某種程而言,居然赤裸裸的在臺灣社會呈現,豈不令人擔憂,如果再加上前述三項基本價值概念,若仍不被及早關注、提倡與落實,對於一個過於早熟的、脆弱的臺灣民主政治發展更無疑是雪上加霜。
伍、結語
  本文以上的概略分析,或許過於簡化,亦未能關照到臺灣政治經驗的全面,但至少提供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應能讓我們對近期的相關議題掌握有所幫助,其中包括:政府與社會菁英對立憲民主的尊重、政府官員守法習慣的養成、自由安全界線的妥善規劃、政治上過度動員的避免,以及設法在社會中培養人群相互信賴的態度等,對於一個立憲民主政府的穩定發展而言,固然均是重要變項,為政者不僅應清楚的掌握,並且必須早作回應。同時,政治凡俗化的議題則更是目前臺灣老百姓所最關心的。這些變項或議題,從某種角度而言,難道不也正是中共當局亟須正視的嗎?
  人民對於所屬國家整體組織的忠誠度、人民對於所屬國家的政治制度或公共事務的反應程度、老百姓對於人民公僕表現的滿意程度及人民對於所屬國家基本政策的認同程度等,是早期政治科學家用來觀察政治文化時,所特別關注的幾個面向。本文以為,若我們能極早掙脫並揚棄本土與非本土、愛臺灣與不愛臺灣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氛圍,這對於臺灣政治穩定的發展自是正面的。此點相較於對岸的國家認同強度,怎不令人憂心?其次,政府若能隨時重視、即刻回應人民對相關公共事務決策的反覆擺盪的不滿情緒,這對欲求永續執政的團隊而言,無論是臺灣抑或是中國大陸都是必須勤加鍛鍊的基本工夫。再者,公僕的廉潔程度,無論是昔日或者今朝,都或多或少的被老百姓質疑。只是在一個強調政府公共事務透明度的進程中,此一議題,更是令人關注。單就此點而言,目前海峽兩岸均還有很大的努力與改善空間,尤其是中國大陸。
  總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變革的方策,也就沒有保全的方策。」17任何國家都不可能一勞永逸的為其人民安排長遠的政治生活,而必須講求隨時的變革與因應。然而,在求新求變的同時,政府存在的要務之一,仍然是為人民當前所最需要者提供服務。因此,引領老百姓回歸生活基本面,是任何一個政府應盡的責任。以上概念,或為老生常談,但絕不因之減損其重要性。相對的,正因它是從經驗世界中所累積出來的智慧,遂愈發顯示其在政治穩定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臺灣如此,中國大陸如此,世界各國亦復如此。安定、繁榮、兩岸和平發展,是所至盼。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分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2005)《中華發展基金年報—九十三年》,(臺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2006)《中華發展基金年報—九十四年》,(臺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台灣透明組織,<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2003年~2007年新聞稿,載於,臺灣透明組織網站www.ti-taiwan.org/ch.files/index-1.htm
包瓴瓴,(2007),<在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載於,中國人大網站www.npc.gov.cn。
呂春沂(1987)《現代政治分析》,(臺北:廣文書局)。
李柏光、林猛譯(1999)《論民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育仁(2003)《政治學新論》,(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周家華 <政通人和攸關民心向背>,《臺北:中央日報》,2002年3月10日,第11版。
周家華(2004)<從總統大選省思民主法治的基本價值>,載於,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編,《國政評論》,(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水扁出席「臺灣人公共事務會」25周年慶祝晚會新聞稿,2007年3月4日,載於,總統府網站www.president,gov.tw。
黃紀等譯(1986)《政治學名著精選》,(臺北:唐山出版社)。
黃裕美譯(2000)《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管中閔 <世界遺忘台灣,台灣遺忘世界>,《臺北:中國時報》,2007年2月26日,A4版。
鄭國武譯 (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 <中國軟實力席捲全世界>,《臺北:聯合報》,2006年7月3日A14版。

二、英文部分
Almond, Gabriel A. and Powell, Jr. G. Bingham. 1966.”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Almond, Gabriel A. and Verba, Sindey, eds., 1980.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inder, Leonard. 1971. “The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Leonard, Binder, et. 
   al., eds.,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rke, Edmund. 1969.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Dahl, Robert A. 1963. “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untington, Samuel p. 1965.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World 
   Polictics. 17.
Macridis, Royc. 1983. “Contemporary Political ldeology-Movements and Regim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owell, Jr. G. Bingham. 1982.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nation, Stability, 
   & Viol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66. “Aspes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Ranney, Austin. 1982.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einer, Myron. 1966.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J. L. 
   Finkle and R. W. Gable, ed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New 
   York: Wiley)

1陳水扁出席臺灣人公共事務會25週年慶祝晚會新聞稿,2007年3月4日,載於,總統府網
站www.president.gov.tw。
2包瓴瓴,(2007),<在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載於,中國人大網站www.npc.gov.cn。 
3參閱,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中華發展基金年報─九十四年》,(臺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2006年4月),頁34-49。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中華發展基金年報─九十三年》(臺北:中
華發展基金管理會,2005年5月),頁35-51。
4根據1993年2月13日中共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關於『中國教育改
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資料顯示:「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
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
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
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
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簡言之,「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
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的中共教育改革工程。
5管中閔,《世界遺忘台灣,台灣遺忘世界》,(臺北:中國時報),2007年2月26日,A4版。
6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中國軟實力席捲全世界》,(臺北:聯合報),2006年7月3日,A14版。
7Lucian W. Pye.1966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p. 
45-48.
8Gabriel A. Almond and G. Bingham Powell, Jr., 1966.“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p. 50.
9Austin Ranney. 1982.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58. 呂春沂,《現代政治分析》,(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5月),頁35~37。
周家華,<政通人和攸關民心向背>,《中央日報》,2002年3月10日,第11版。
10參閱,臺灣透明組織,<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2003年~2007年新聞稿,載於,臺灣透明
組織網站www.ti-taiwan.org/ch.files/index-1.htm。
11Samuel. P. Huntington. 1965.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 World Politics. 17. p.386.
12周家華,<從總統大選省思民主法治的基本價值>,載於,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編,《國政評
論》,(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4年2月),頁1。
13同前註9,呂春沂,頁125。
14Gabri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 (eds.), 1980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p. 253-256; 271-273.
15G. Bingham Powell, Jr., 1982.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nation, Stability, & Viol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4-157.
16Leonard Binder. 1971. “The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Leonard Binder, et.al.,(eds.),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3-72.
17Edmund Burke. 1969.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New York: Penguin Books),p.106.


表一、二OO三年至二OO七年臺灣暨鄰近國家貪腐印象指數排名、分數變化表

表一、二OO三年至二OO七年臺灣暨鄰近國家貪腐印象指數排名、分數變化表[放大圖片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