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革命奇女子,畫中孕天地-何香凝的彩墨人生/管美娟

內文

      何香凝的作品8/22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這是在 孫中山先生鼓勵她習畫後100年發生的事。
  
  何香凝(1878—1972),原名諫,又名瑞諫。原籍廣東省南海縣棉村,號棉村居士,又號雙清樓主。何香凝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友,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先生的夫人,是民主革命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推動者,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藝術家。
  
  一九○九年春,何香凝入日本東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專攻山水、花卉及獅、虎等動物畫,繪畫作品氣度恢弘,立意深邃,獨具一格,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何香凝的主要繪畫作品收藏於座落在深圳的何香凝美術館。“何香凝藝術精品展”曾於2003年、2004年分別在香港和澳門展出。這次在國父紀念館展覽共遴選了何香凝不同時期的繪畫代表作品38件及照片10幅,期讓觀眾能夠對何香凝的藝術成就有更多的瞭解。

天足緣 反纏足促良緣 與廖仲愷成革命鴛鴦
何香凝不同於十九世紀末一般女子的命運,始自於嫁給自美返港的華僑之子廖仲愷。她幼年極力反抗纏足,家人綁了又拆,如是兩年終於抗命成功,但一個大腳女子當時是不容於傳統婚姻市場的,卻能為見過世面、思想前進的廖仲愷接受,兩人以「人月雙清」的詩畫唱和生活清貧但愉快地渡日,直至變賣粧奩東渡日本求學時。

加入同盟會
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籌組同盟會,得力廖氏夫婦極多,也奠定了雙方家庭間一世的情誼。何香凝在孫先生鼓勵下入日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習畫,為革命活動設計各類文宣標章,同時得日本友人之助掩護孫先生及同盟會朋友的行跡,不獨同盟會眾多集會在她家中舉行,她也為大家籌措生活、煮飯洗衣,贏得了同儕間「歐巴桑」的尊號。這段時間她結識黎仲實、朱執信、蘇曼殊、秋瑾等令人景仰的時人,思想大開,為文鼓吹婦女解放運動,呼籲婦女獨立思想及奉獻社會的價值。秋瑾被殺時她哀痛逾恆,一生經歷了不少好友犧牲的傷痛,包括自己的丈夫。

遺孤命運
孫中山過世不久,廖仲愷也被暗殺,何香凝堅定意志執行孫先生遺命的三大政策,組織婦女救援會,成立農工學校,同時辛苦撫養兩個孩子。西渡巴黎後,又因九一八事變立刻束裝返國,投身入抗日的行列。她的繪畫在這段亂離歲月發揮了最大功能,不但鬻畫維生,也經常辦畫展募款資助抗日。四九年後她以「民革」領導人身份活躍於中共政壇,以興盛僑務為己任,一家三代都在這個崗位上努力。她一生與中國近代命運息息相關,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囑見證、簽署人,蔣宋婚禮的證婚人,也因與蔣中正理念不同,對中國近代命運產生影響,但她始終以「民革」主席身份活躍於中共政壇。九四高齡過世時相交莫逆的宋慶齡為她蓋棺。

雙清樓主
何香凝(1878~1972)原籍廣東省南海縣棉村,號棉村居士,又號雙清樓主。她留日時專攻山水、花卉及獅虎等動物畫,返國又融通嶺南藝術,1910年繪贈黃興的國寶級虎畫本次也來台展出。她畫作多山水花卉,尤愛梅菊,畫梅行筆老辣、磊落果斷,「猶如鐵筆一般」(趙樸初語),讚許她「畫骨鐵錚錚,著花光奕奕」。山水尤為晚年力作,鑽研文(徵明)派風格,融合其隱逸與倪瓚的孤高,創作大量「漁父圖」,同時綜合宋畫各家之長企圖走出新的筆法、技法,呈現大有丘壑的氣度,又勇於用色,青綠山水獨創一格。1960年以82高齡畫《高松立海隅》,陳毅款題:「高松立海隅,梅菊為之護。幽蘭亦間出,清泉石中漱。綠竹更悠然,歲寒挺如故。畫樹重高潔,畫花喜獨步。大師撮其神,一紙皆留住。繪畫如其人,方向毫不誤。畫高?亦高,但祝兩繁富」。畫高人壽,盡在其中。

附記:
何香凝美術館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術館獲准興建;1996年3月1日動工,1997年4月18日正式開館。它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也是繼中國美術館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現代博物館;它座落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視窗城市─深圳華僑城,毗鄰馳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遊景區「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西門入口緊緊相連。

何香凝美術館以收藏、陳列、研究何香凝書畫作品為主,亦將關注相關的美術家並對美術史料加以整理、保存,並組織海內外高品位的美術展覽與精品典藏,通過對現代美術的學術研究及美術教育的推廣等,弘揚中華文化傳統,促進精神文明及海外的文化藝術交流。

為藝術家和藝術觀眾、鑒賞家、收藏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華僑城文化旅遊景區一流環境相融合。以舒適、典雅的環境氛圍,鼓勵人們問津藝術、座談作品、聆聽講座、參與創作;注重藝術家個人的藝術表達,搭建海內外美術界與廣大觀眾之間的橋梁,使藝術家、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者之間融為一體,從真正意義上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美術館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其建築設計力求體現何香凝先生一生的品格和莊重、實效、適度的原則。寬廣的廣場,與中國民俗文化村西門入口相連接,是人與人交流、活動的生活化空間,也成為該建築的前奏曲。通過十幾個寬大的花崗岩臺階和20餘米長的人行天橋,將參觀者一步步引入了館內。整個建築採用灰、白兩色調,典雅、莊重;外觀凹進的墻面與凸出的玻璃盒子形成強烈的對比,長長的弧形牆面上開出長方形的洞口,牆後數十株竿青翠竹隨風搖曳。

進入主展廳之前,設計了一個四合院式的中庭,中庭的南北中軸線與人行天橋和主展廳的中軸線相吻合,使該院成為重要的過度空間。中庭三面採用大面積的木欞窗門,摒棄了繁瑣的裝飾,在簡潔、樸素、具有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散發出現代感。室內設計充分借用外環境的優美景致,當參觀者欣賞二樓的展品後,拾階而上三樓,樓梯的正前方,通透的大玻璃將民俗村的石林借進來,宛若一幅活的山水畫。

「天井」中庭,不僅洋溢著東方庭院的逸趣,且使室內、室外互相呼應,從而豐富了參觀者的視覺效果。公共大廳等處的屋頂使用了玻璃天棚。在天棚下,遊人可見藍天、白雲,通過陽光的照射,建築映照在地面和牆體上產生的光影,增添了室內空間的趣味性。

藝術、革命 民國奇女子何香凝
何香凝這位奇女子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多重意義,她打破了十九世紀末對女性的壓抑,與夫婿廖仲愷這對革命鴛鴦是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先驅,然而卻因左傾立場,與蔣介石分歧,以致何香凝在大陸被尊為革命先驅,台灣民眾對她的了解卻相當有限。

何香凝也是近代美術史上第一批留學海外學習的女性藝術家,她也在作品中展現獨特的率性與大器,試圖在繪畫中展現時代面貌。

反纏足促良緣 與廖仲愷成革命鴛鴦

何香凝一八七八年出生於香港的廣州富商之家,她從小就展現的倔強好勝與反封建態度。母親為她纏足,她卻認為一點道理也沒有,極力反抗。白天母親給她纏了腳,她在晚上硬是剪斷緊緊的裹腳布。發現後母親給她一頓打,又將裹腳布更緊地纏上,沒想到她夜裡又剪斷。反覆了幾十次吵鬧,疼愛何香凝的父親終於出面,停止了纏足這件事情。

大腳女子在當年是嫁不到好人家的,不過在何香凝十九歲的時候,經由媒妁之言,嫁給了美國華僑廖仲愷。廖仲愷的父親因早期在美國發展曾遭受歧視的經驗,認為小腳女人是落後的象徵,規定廖仲愷一定要娶未曾纏足的大腳女子為妻。正好遇上因女兒一雙大腳而傷透腦筋的何家,成就了這樁「天足緣」。

廖仲愷與何香凝感情很好,兩人都熱中進步的新思想與新中國,夫妻赴日留學時認識了正在日本籌組同盟會的孫中山,奠定雙方家庭一世的情誼。何香凝進入日本本鄉女子美術學校學畫,同時也參加革命活動。同盟會集會常在她家舉行,她也結識黎仲實、朱執信、蘇曼殊、秋瑾等人物,思想大開,投入鼓吹婦女解放,強調婦女必須思想獨立並奉獻社會。

活躍中共政壇 三代受僑務領域推崇

回到中國後何香凝仍然積極投入繪畫與政治活動,國民黨內部政爭也愈演愈烈。孫中山過世不久,廖仲愷也被暗殺。何香凝哀慟之餘持續堅持孫中山遺命,組織婦女救援會,成立農工學校,獨力撫養兩個孩子。何香凝一度赴巴黎旅居學習,後因九一八事變返國,投身抗日。在這段艱苦時期,何香凝以賣畫維生。一九四九年後她活躍於中共政壇,一家三代都在僑務領域受到推崇。
為孫中山遺囑見證 宋慶齡為她蓋棺

何香凝的人生與中國近代史息息相關,她是孫中山的遺囑見證與簽署人,也是蔣宋婚禮的證婚人,她在九十四歲過世時,為她蓋棺的是好友宋慶齡。

何香凝繪畫風格的轉變,其實也反映了她在不同階段關注的面向。有趣的是,當年女性畫家少,女性畫家創作的題材也以花鳥之作為主。然而何香凝性格強烈,喜歡畫虎、畫獅、畫山水,不但熱衷大氣魄的題材,筆法也磊落果斷。

何香凝早年在日本學畫的階段,明顯見到受到東洋畫影響,以及嘗試將西洋繪畫透視立體的角度融入作品中的練習。回到中國居住後,她投入傳統繪畫研究,尤其研讀畫家黃賓虹編纂的故宮藏畫全集。中晚年之後更以山水為創作主力。

何香凝特別喜歡與同輩畫家文人共同作畫切磋,眼尖的觀眾可以在展出的何香凝畫作上,看到她與許多詩人畫家乃至於政治人物的共同創作與簽名,包括高劍父、陳樹人等人都在內,充滿了特殊的時代性與趣味。

何香凝和廖仲愷
何香凝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本書(注:《何香凝歷史大相冊》)從鮮為人知的往事細節中,展現了這位女中豪傑是怎樣從名門千金爭得一雙“天足”,如何拼死營救遭難的丈夫和愛子,為什麼不懈地同蔣介石進行長期不屈的鬥爭,又何以為新中國老驥伏櫪而壯心不已。
與廖仲愷的“天足緣”
何香凝19歲時已經長成一位亭亭玉立、秀氣中蘊藏著英氣的大姑娘了。這年(即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的10月底,她與廖仲愷在廣州結婚了。

何香凝和廖仲愷素不相識,天涯海角,毫無關係,更沒有經過自由戀愛,所以他們的結合基本上是舊式的婚姻。香港富商之女,匹配旅美華僑之子,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先通過媒妁之言而訂婚,然後迎娶,一切都按照古老的傳統習俗進行。但是,在這對以舊式婚姻結合的夫婦中,卻存在一些新的因素——他們二人的結合,是所謂“天足緣”。
廖仲愷的父親由於親身經歷旅美華僑所遭受的種種歧視,深知小腳女人是中國的一種恥辱,加上他又是客家人,所以曾留下遺囑:兒子必須討個大腳婦女作媳婦。可是,在19世紀末年,中國的婦女幾乎都裹著小腳,社會上見不到多少大腳婦女,尤其是上層社會裏,更難找不纏足的大家閨秀。
天下事無巧不成書。正為女兒腳大難找婆家而憂心忡忡的何家,恰碰上廖仲愷要遵照父親的遺囑選擇配偶,何香凝的“天足”正符合要求,可謂天作之合。
他們二人都處身於19世紀末中國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歷史時代。何香凝對英帝國主義統治的兇殘和祖國的孱弱,通過親友的講述逐漸有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廖仲愷的童年,是在美國排華風潮甚為嚴重的環境裏度過的,僑居國外的中國人備受欺淩、不時遭到排華風潮的禍害,以及許多華工華僑遭受迫害的慘事,早已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投下了濃厚的陰影。這一切,使他從小就萌發了對帝國主義的憎恨和對祖國前途的關心,從而為他後來投身於反清革命和發展為革命家,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當時的維新思想,也對他們二人產生了共同影響。19世紀末年,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之時,以“學外國”為中心的維新思潮,正在發展為維新運動,人人都在追求新學。廖仲愷在勤奮攻讀英語等功課的同時,又閱讀富國強兵的新學書籍。何香凝少年時就富有反抗封建束縛的頑強精神,她愛好讀書,厭棄家庭中不主張女孩子讀書的封建舊習俗,衝破重重阻力,爭取讀書識字,並接觸到一些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的婦女解放等新知識。
他們二人結合後,使“自少生活優裕,社會接觸少”的何香凝開始了一種嶄新的生活。當她懷著一顆似憂似喜的心情走進這個陌生的新家時,最初有些惴惴不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接觸,她逐漸認識到這個行將和自己終身相依的丈夫是一個心地善良、誠摯忠厚的青年,有著耿直而深沉的性格和強烈的進取心,鑽研起學問來有時會廢寢忘食,而且又肯積極幫助自己學習。所以,何香凝很快就拋掉新婚之初曾因廖仲愷身材不高而頗感不樂的情緒,轉為非常欣慰。她熱愛他、尊敬他、體貼他,把繁重的家務勞動都擔在自己肩上,用全部精力專心照料丈夫生活,讓好學的廖仲愷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夫婦二人都羡慕太平天國的革命人物,又都喜愛畫畫和學習詩詞,志趣相同、情投意合,堪稱一對美滿的伴侶。何香凝深深感到這是莫大的幸福,滿懷喜悅地慶倖這難得的命運安排。
當時,他們由於“家道中落,財產非豐”,在經濟上還不能獨立,而廖仲愷叔父又不肯資助,只好把兄嫂家屋頂曬臺上的破屋修整一下搬到裏面去作為“新房”了。這間房子矮小簡陋,是一間名副其實的斗室,但它高處獨居,完全不受樓下侄兒侄女們嬉笑打鬧的干擾。何香凝和廖仲愷白天在這裏研讀詩文、談論時事,夜晚一起觀賞清淨明澈的月色。
一次,時逢中秋佳節,皎潔月色給他們斗室灑下一片清輝。何香凝觸景生情,寫下了“願年年此夜,人月雙清”的詩句。他倆自得其樂,為了紀念這種既可讀書又便賞月的幽靜愜意的讀書環境,特地把這間小屋命名為“雙清樓”,取的是“人月雙清”的意思。
夫婦倆在“雙清樓”上,共同居住了四五年之久,直到1903年去日本求學。

變賣首飾,扶桑求學
何香凝和廖仲愷的結合,對她後來走上革命道路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本來,她婚前已具有朦朧的關注祖國命運的愛國之情。她童年特別喜歡聽親戚和長輩們講述太平天國反清的革命故事,但是由於在香港這塊新興的“洋場”長大,她一向過著深閨獨處的生恬,周圍接觸的僅限於家人,個人的自由意志被束縛著,心靈中蘊藏著的憎恨帝國主義和關心祖國前途的種子並未能得到萌發。
婚後,丈夫成了引導她前進的老師,大大增長了她對祖國前途的關心。正如何香凝回憶說,因為“聽仲愷常常談及時事,逐漸加深了我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認識”。
她和丈夫一起同情維新、追求新學、渴望前進。戊戌變法失敗後,許多青年到國外去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希望學成歸國後,拯救祖國於危亡的深淵。於是出洋留學的風氣盛極一時。
在時代的趨向和潮流的推動下,廖仲愷在香港皇仁書院的中學生活結束後,產生了去日本留學的願望。何香凝決定隨同丈夫一同走上棄家留學的道路。
但是,由於申請不到官費,他們“為經濟所困,議之再三,迄未果行”。當時,廖仲愷父親的遺產,已被哥哥廖恩燾拿到官場中作為活動資本揮霍得差不多了。叔父廖志崗生活很闊綽,卻不肯全力幫助他。為此,廖仲愷常常唉聲歎氣。
何香凝安慰丈夫說:“……你儘管放心,我可把我的奩飾變賣助你成行。”但是她的打算,卻遭到娘家人和廖仲愷嫂嫂的堅決反對。他們都認為這樣做太丟臉,會遭到人們的恥笑。特別是她母親更是堅決不同意。
可是,任何人的反對絲毫動搖不了她的決心。她毅然把陪嫁的珠玉、金銀、翡翠等首飾和所有的細軟及傢俱等賣掉,連同私蓄總共“湊得三千余金”,作為出國的留學費用,幫助丈夫赴日。
就這樣,1903年1月,廖仲愷暫別了何香凝,滿懷著興奮感激的心情,途經香港跨海東渡扶桑了。兩個多月後,何香凝又把所有的雜物都賣掉,毀家去國,追隨丈夫在同年4月到了東京。
從無憂無慮的童年,到長大成人的青春時期,何香凝都是在家庭的小圈子裏度過的,突然踏進了資產階級革命後的新日本,只覺得海闊天空、耳目為之一新,一切都是那麼生動和新鮮!
當時,漂洋過海到日本留學的中國女青年屈指可數,總數還不足10人。何香凝在時代潮流的激蕩下,深為留學界熱氣騰騰的愛國氣氛所感染,她先後結識了具有先進思想的留日青年趙聲、胡漢民、黎仲實、朱執信、蘇曼殊等,進一步提高了挽救民族危難的愛國思想。她在學習之餘,經常滿腔熱情地隨同廖仲愷參加中國留學生的一些愛國活動和集會。
1905年冬季,何香凝和丈夫連袂參加了反對《關於准許清國人入學之公私立學校章程》(即俗稱《取締留學生規則》)的鬥爭。他倆在這一事件演進過程中始終積極參加鬥爭,並且遵照孫中山先生不贊成留日學生全體回國的指示,和同盟會中其他一些成員一道,對激進的留學生耐心細緻地做工作,說服他們要團結一致,共同在日本堅持鬥爭,爭取勝利,以避免全體歸國遭到清廷鎮壓的危險,從而使許多青年學生在鬥爭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1903年何香凝寫了一篇表達她濟世救民思想的文章——《敬告我同胞姐妹》,表達了這位青年學生的愛國熱忱和改造社會的抱負。這篇文章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何香凝的最早的一篇作品,是何香凝開宗明義的發端之論,也是我國婦女運動史中宣傳婦女解放的屈指可數的早期作品之一。
在這篇僅有700字左右的文章裏,何香凝表達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並號召婦女起來與舊社會抗爭。她認為國家興亡,不但匹夫有責,女子也應當共赴國難,和男子同樣有擔負國家興亡的責任,對這個重大問題不能漠然視之。她在該文中寫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固男子義務,然與男子同視聽、同官骸之女子獨非人類乎?然則天下興亡,吾二萬萬(女)同胞安能漠視哉!”
一雙兒女降生
1904年初春,何香凝暫時離開東京,回到香港母親家中分娩。2月4日,女兒夢醒降生到人間。夢醒滿月後不久,何香凝便把女兒留在娘家請了奶母撫養,又隻身東渡日本回到廖仲愷身邊。
1905年9月1日,廖仲愷乘暑假回國籌措學費之便,途經香港,把一歲多的夢醒帶往日本。這對相敬相愛的年輕夫婦,有了這個新的小生命,在幸福和諧中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同盟會的同志們來開會的時候,夢醒常常是從這個伯伯的膝上傳到那個叔叔的懷裏,被大家視為這個革命大家庭裏的寶貴的珍珠。
1908年9月25日,在東京大久保寓所,兒子承志又在響亮的哭聲中出生了。何香凝求知心切,半年之後便又入學讀書了。
廖承志年幼的時候,聰穎出眾,也很調皮。何香凝特別疼愛她這個又壯實又憨厚的小兒子,親昵地稱呼他“肥仔”。何香凝期望兒子將來會像他爸爸一樣能幹和有才氣。這一對可愛的兒女讓獻身于革命的父母勁頭更足、責任感也更重了。
1909年春,當何香凝再次恢復學習生活時,進入了東京本鄉的女子美術學校,學科是日本畫撰科高等科,專門學習繪畫。
在這所美術學校,她除了接受教師端管子川先生講授的山水、花卉畫外,還每週兩次向當時的名畫家、日本帝室畫師田中賴章學畫獅、虎動物及日本畫。
她之所以改攻繪畫專業,是因為美術學校的課程不太緊張,身體可以承受得了;同時,由於“孫中山要在國內組織武裝起義,需要起義的軍旗和安民佈告告示的花樣、軍用票的圖案等等,因而需要人設計圖案,把它畫出來”,所以美術也就成為她所喜愛的革命武器之一。
何香凝正是為這一革命的需要,出乎自己的意料,開始學習起繪畫來的。何香凝說:“自此以後,在辛亥革命過程中,反清起義部隊所用的旗幟符號,有一些就是我在孫先生指導下描繪和刺繡縫製的。”在辛亥革命以後的鬥爭歲月裏,她也依然不停地拿起畫筆,來表達自己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敵人的無情鞭撻。
摘自《何香凝歷史大相冊》,尚明軒、李志奇著,2007年7月版
何香凝油畫- 她微張著唇微笑的畫像,看起來那麼貞靜端祥,但又透著股堅毅的力量,這就是她一生的寫照。
981225-2
放大圖片檢視 >
封面 獅-1914;63×49cm;設色絹本;款題:“香凝”。 鈐印:朱文“香凝”,白文“雙清樓”。
封面 獅-1914;63×49cm;設色絹本;款題:“香凝”。鈐印:朱文“香凝”,白文“雙清樓”。
放大圖片檢視 >
山水 1929 34×76cm 設色紙本-款題:“頤淵道長鑒正,十八年秋香凝寫於江西牯嶺”。 “伊人葭水渺孤蓬,秋色蒼茫淡複濃。紅樹青山雲乍散,蕭然寒意護長松。廖夫人香凝將遠適異國,過滬以此畫贈別。憶春閑與夫人、樹人、若文等同游白馬湖,有待到紅樹青山還來新居長松山房
山水 1929 34×76cm 設色紙本-款題:“頤淵道長鑒正,十八年秋香凝寫於江西牯嶺”。 “伊人葭水渺孤蓬,秋色蒼茫淡複濃。紅樹青山雲乍散,蕭然寒意護長松。廖夫人香凝將遠適異國,過滬以此畫贈別。憶春閑與夫人、樹人、若文等同游白馬湖,有待到紅樹青山還來新居長松山房
放大圖片檢視 >
楓 1929 129×65cm 設色紙本-款題:"幾載飄零晝閣空,夕陽西下晚霞紅。半匙丹粉和雙淚,滴染雲菚寫落楓"。
楓 1929 129×65cm 設色紙本-款題:"幾載飄零晝閣空,夕陽西下晚霞紅。半匙丹粉和雙淚,滴染雲菚寫落楓"。
放大圖片檢視 >
踏歌圖 1951 137×68cm 設色紙本-款題:“香凝寫松,承志畫人物,辛卯五月佩衡補景”
踏歌圖 1951 137×68cm 設色紙本-款題:“香凝寫松,承志畫人物,辛卯五月佩衡補景”。
放大圖片檢視 >
松•梅•竹 1936 143×47.4cm 設色紙本-款題:“紫金山上中山墓,掃墓來時歲已寒。萬物昭蘇雷啟蟄,畫圖留作後人看。松奇梅古竹瀟灑,經酒陳詩廖哭聲。潤色江山一枝筆,無聊來寫此時情。
松•梅•竹 1936 143×47.4cm 設色紙本-款題:“紫金山上中山墓,掃墓來時歲已寒。萬物昭蘇雷啟蟄,畫圖留作後人看。松奇梅古竹瀟灑,經酒陳詩廖哭聲。潤色江山一枝筆,無聊來寫此時情。
放大圖片檢視 >
高松立海隅 1960年 135×140cm 設色紙本-款題:“何香凝畫于首都,時年八十有二”。“高松立海隅,梅菊為之護。幽蘭亦間出,清泉石中漱。綠竹更悠然,歲寒挺如故。畫樹重高潔,畫花喜獨步。大師撮其神,一紙皆留住。繪畫如其人,方向毫不誤。
高松立海隅 1960年 135×140cm 設色紙本-款題:“何香凝畫于首都,時年八十有二”。“高松立海隅,梅菊為之護。幽蘭亦間出,清泉石中漱。綠竹更悠然,歲寒挺如故。畫樹重高潔,畫花喜獨步。大師撮其神,一紙皆留住。繪畫如其人,方向毫不誤。
放大圖片檢視 >
花寒不落墨常新 1958年 132×34cm 水墨紙本-款題:“香凝”。“雙清樓主畫於北京”。 “花寒不落墨常新,勁挺疏枝最有神。端的雙清樓上作,化身如願暗香真。董必武”。
花寒不落墨常新 1958年 132×34cm 水墨紙本-款題:“香凝”。“雙清樓主畫於北京”。 “花寒不落墨常新,勁挺疏枝最有神。端的雙清樓上作,化身如願暗香真。董必武”。
放大圖片檢視 >
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放大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