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始末


張炳煌

民國五十五年矗立於台北巿仁愛路及敦化南圓環的于右任先生銅像,歷經 三十二年與台北巿民朝夕相處之後,于去年秋天因台北巿政府將進行巿區 道路更新及圓環空間規劃,而擬議拆除,並預定遷往位在基隆巿中正公園 旁,以紀念于右老為名之崇右企專。

此事在媒體披露後,經台大傅申教授及陸蓉芝教授發起,積極聯繫在台北的 書法界,包括于右任先生入室弟子李普同先生、及各大書法團體和書法家們 ,均以于先生在黨國、文學及書法之貢獻,主張銅像應該留在台北,成為台 北巿民的一部份,繼續受人親近和瞻仰。並以于右老追隨國父革命,在同位 於仁愛路上的國立國父紀念館中石碑林,亦有于先生墨寶碑刻,咸認如能遷 建至國立國父紀念館,應是最佳落腳之處。在取得共識後,大家簽名響應, 並且多次與台北巿政府都巿發展局協調。希望暫緩遷至基隆,極力協調爭取 留在台北,局長張景森先生頗為了解書法界的心意,國父紀念館亦表示歡迎 將銅像遷置園區。繼在徐少萍立委之協助下,獲得崇右企專諒解,終於在去 年十二月,確定將銅像遷往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碑林園區。

台北巿政府是在元旦假期進行拆除,工作人員在切除基座之鋼釘後,銅像仍 無法移動,只好敲開基座,發現原來基座鋼筋一直與銅像內部相連,無法從 基座上吊走。整座銅像非常堅固,足見設立當時是要將這座銅像傳諸久遠。 為著順利拆除,工程人員只好毀壞基座、切斷鋼筋,雖然將銅像吊離,但卻 使得基座四周之于先生生平碑文嚴重斷裂破損。銅像在拆除後,隨即與破損 的碑刻送到國立國父紀念館保管。

由於台北巿政府並不負擔遷建工程經費,國父紀念館亦無相關經費得以支應 ,其遷建之籌備工作及經費籌措,有賴書法界主動進行,其間因李普同先生 仙逝,而略有延遲。於今年二月二十日,由國父紀念館協助舉行籌備會議, 並即成立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籌備委員會。公推目前最積極從事倡導書法的 考試院許水德院長為主任委員,教育部林清江部長、文建會林澄枝主委、文 化總會黃石城秘書長、文工會黃麗卿主任為副主任委員,贊助本項遷建工程 經費者為委員。並推中國標準草書學會蘇天賜理事長及中華民國書學會張炳 煌會長負責籌辦,預定於于右任先生一百二十歲生日之四月十六日當周之周 日(十九日),完成遷建工作。

會議通過銅像將立於園區內翠湖邊草地,由景觀設計師吳哲昌先生,配合現 場景觀妥善設計。新的銅像區保留了銅像原體及原碑文,碑文雖在拆除時已 經破裂,但求其歷史性,基本上只予拼裝復合。然後再刻遷建記於後,以延 續其設立及遷建記實。並由於于右任先生的書法受當代景仰,為提倡書法及 滿足觀眾對于先生書法之認識,特別選擇于先生書法代表作以曲折屏風方式 刻立,以與中山碑林相呼應,完成後將提供愛好書法者拓碑。

遷建工程之經費原預估二百餘萬,經審慎研究籌措經費之困難度,乃一再研 議降低,書法團體雖然在國內是弱勢、而且彼此經費並不充裕,但是于先生 畢竟是近代書壇象徵人物。各書法團體展現合作,共襄盛舉之誠心,在籌備 會當天即席認捐了七十萬元。

之後遷建工作在國父紀念館曾館長、曾、狄二位副館長及園藝組許主任之大 力協助下,順利進行。遷建經費則在各界的捐助下逐步達成。工程期間雖經 常下著大雨,所幸工程人員及擔任刻碑工作之書法家林森輝先生等人之全力 配合下,終能如期完工。

四月十九日是星期日,于先生銅像以紅布覆蓋,銅像後方之書法碑刻已經立 起,銅像前設置已經修復之原碑文及遷建記。上午雖然艷陽高照、炎熱難當 ,到了下午則略呈陰天,天氣已經不再那麼燠熱,非常適合戶外活動。

落成典禮舉行前,銅像前已經聚集許多來賓,包括考試院許水德院長、監察 院王作榮院長、教育部林清江部長、文工會黃麗卿主任、文建會吳中立副主 委及于先生故舊、學生等人,約有百餘人。媒體記者亦多群集等候獵取鏡頭 。下午三時,準時進行遷建落成典禮,首由閩南樂府南管樂團奏樂後,主任 委員許院長暨林清江部長、王作榮院長、黃麗卿主任等人揭開紅幕,龐然銅 像頓時出現,許院長、王院長、林部長、黃主任及吳副主任等人,均相繼致 詞。隨後進行由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所安排之獻茶禮,由許院長擔任監禮官 ,進行獻茶禮儀式,全體來賓並向銅像三鞠躬,國父紀念館曾江源館長敬香 、于先生受業弟子鍾鼎文先生誦讀遷建記。儀式簡單隆重,眾人無不稱道。

典禮之後,在銅像區進行拓碑活動,由潘慶忠先生所率領的一組拓碑高手, 在現場揮汗進行拓碑,吸引了許多民眾參觀。由於于先生書法碑刻相當精美 ,吸引許多愛好者圍觀,這裡將來必會成為喜好書法和拓碑的勝地。

中山畫廊舉行的曲水流觴展中,由歐豪年教授所借展的于先生墨寶引了許多 人,畢生追隨于先生的名書法家胡恆先生,則在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紀念會 上主講于先生生平事略。特別是他對于先生的書法和書學歷程,有極其深刻 的描述,特摘錄如下︰



于右任先生的書學歷程

于先生的書法享譽中外,世人能存有先生的遺墨者,均視為傳家之寶,先生 學書法過程所下的艱苦工夫,而世人未必全知也,我追隨于先生多年,以我 所知陳述於後,供時賢參考︰

于先生的書法起步於魏,而宗法於章草,融會四體之長,博采眾家之妙自成 一家,他的草書於跌宕中見飄逸,在疏散中見規距。到了晚年尤其圓潤蒼勁 ,人見人愛,時人譽為舞鶴遊天,有力而無用力之跡,深厚而無失從容之貌 ,儀態萬千,美不勝收。日人稱先生為今之「草聖」。

于先生在書法上的成就,是得力於他平生的苦練。先生幼年在私塾讀書時, 其書法就名聞於鄉里,曾獲得其老師毛班香(清大儒)的賞識。到了青年時 期,因倡言革命,被清廷下令通緝,而亡命上海辦報,其視野漸廣,見聞亦 多,便蒐尋天下的各類碑帖,初期苦練「張黑女墓誌銘」。直臨到形神俱似 時,再臨石門銘、龍門廿品,這些碑帖都是北魏碑帖中之精品。先生有詩云 ︰「朝臨石門銘,暮寫廿品,辛苦集為文,夜夜汩濕枕」,由此可知先生對 於書法的錘鍊採求之工夫了。然後再旁及各家,真、草、隸、篆各體書法, 博采、約取、融會、創新遂形成于體草書之趨形。而先生精研草書,在兼習 古今章狂的基礎上,偏愛章草,尤對吳皇象太和館「急就章」情有獨鍾。因 章草「字字獨立」、「一字萬同」,便於書寫無游絲連綿,兼臨索靖「月儀 帖」、王羲之「蘭亭敘」、無名氏的「出師頌」等。于先生認為草書為文字 最美者,美則生愛,愛則易學。先生說︰他當年學草書時,每日記兩個生字 ,經過兩年時間,便觸類旁通了。

到了民國廿一年于先生就任監察院院長後,更有寬裕的時間了。于先生便廣 泛臨寫各派的法帖了,尤對新彊出土的漢、魏木簡倍下苦工。而于體草書就 已見成形了。于先生認為我國文字具有實用價值,有美術價值,為世界文字 之最美者,惟字體複雜,書寫緩慢,有志改革文字,便節省國民的書寫省時 ,遂創立「草書社」於上海,號召同志,研究整理各家各派的草書,恢復草 書的功能。經過近兩年的時間而「標準草書千字文」便問世了,先生遂提出 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四個原則,對於昔日草書一字數形,體態各異,各 家各派草書完成其統一造型,書寫起來便方便多了,對於我國書法藝術上作 出了偉大貢獻。于先生的草書筆簡、形美,儀態萬千,這完全由于先生敦厚 的天賦與高深淵博的學養所致,一般學人難以做到。于先生認為「學他字的 人,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似,是不對的,學我不能先摹我,要摹我學的那些 碑帖,這樣才能寫好。」這是于先生學書的實際經驗,愛書法的朋友應該牢 記這點,作為學書法的座右銘,獲益就不淺了。自民國廿一年迄民國四十年 間,是于先生書體蛻變最大的時期(大陸出版于右任書法流派展望乙書)就 會一目瞭然了,自民國卅八年于先生到了台灣後,直至于先生仙逝為止,其 書法再無太大變化了。

于先生名伯循字右任,後以字行,一八七九年農曆三月廿生於陜西省,三原 縣,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日病逝於台灣,享年八十六歲。

附錄
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記

先生銅像原係民國五十五年立於台北巿仁愛路及敦化南路圓環,居交通輻輳 中心,民國八十六年台北進行巿區道路更新計畫,擬予遷置。經書法界倡議 ,獲各界贊助,由國立國父紀念館規劃,爰於民國八十七年四月,先生一百 二十歲誕辰,遷建於今址。

先生為革命元老、愛國詩翁,且書法超逸,為不世出之草聖,備受崇敬。先 生銅像為中外觀瞻景仰之所繫,用謹保有原體及碑文,並選刻先生墨寶,以 資紀念。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四月吉日
于右任先生銅像遷建籌備委員會
主任委員 許水德 謹誌
(作者為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


 


許水德院長於銅像遷建落成典禮中致詞
許水德院長於銅像遷建落成典禮中致詞

于右任先生墨寶
于右任先生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