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與花同笑-赫聲行的美麗與願景/蔡富澧


內文


  六月的榴火正自綻放著媚人的紅花,從豔麗的陽光下走進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彷彿有一條美麗的牽引線,將遊人的腳步不知不覺牽引到二樓的西廳,爬上彎轉的樓梯,踱過鮮紅的地毯,腳步終於停在那寬敞的空間中,這才驚覺,是了!是那一幅幅的畫,是畫中的花,是一軸軸的字,是字裡的線條之美,讓人不由得被它吸引陷溺而難以自拔。
  這是享譽國際的赫聲行策展的「人與花同笑」的展場,從六月二日到十月十一日,共區分二個檔期,每天都會展出大師級藝術家的作品,包含水墨、油畫、書法、傳統詩創作等等。開展至今,已經吸引了上萬人次前來觀賞,每一位參觀過「人與花同笑」的觀眾,對於結合畫作、卷軸和電子影像這種別出心裁的展出方式,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並給予一致的好評與肯定。「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的展出,是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和赫聲行共同主辦,除了國父紀念館的大力促成,也是由於赫聲行憑藉多年來所建立的卓越聲譽,邀得諸位大師鼎力相助,才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與肯定。
逆勢創出的赫聲行
  時間回到赫聲行創立的2004年,在經歷前一年恐怖的SARS風暴之後,國人仍像驚弓之鳥般擔心著周遭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三月份之後又受到總統大選二顆子彈所產生的政治紛擾影響,社會民心動盪不安,藍綠對峙嚴重,若說台灣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況亦不為過。這時候,不管是國家、政治、社會,最需要的就是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那是什麼呢?具有普世價值的宗教與藝術成了最佳的選項。而在能力和意願的考量下,赫聲行決定投入藝術的領域,以藝術安頓人心、淨化心靈,讓藝術成無台灣不分族群、不分立場,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的共同語言。
  當初在普遍不被看好的狀況下,憑著一股對藝術的執著與熱忱,不顧市場景氣的低迷,毅然投入這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決定以高畫質、高品質的影音科技,結合一批傑出影音藝術工作者、文字工作者,共同為當前備受肯定的藝術家、文化人立傳,忠實記錄國寶級大師的創作過程,為台灣當代藝術的極致人物留下最寶貴的見證,也使有心踵武大師創作歷程的學習者,多了一個私淑的管道。
  由於沒有相關的經營者可供借鑑,總經理劉盈希說:「早期的赫聲行在摸索的過程中吃過不少苦頭,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也遭遇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的瓶頸,甚至一度瀕臨歇業的危機。」這的確是所有企業創業維艱的過程裡都會遭遇的共同問題,能夠突破的企業便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沒案法突破的,便像泡沫一般消失無蹤,劉盈希說:「赫聲行好不容易找到一條對的路,絕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只要有信心,只要是對的事情,這條路就路就要一直走下去,相信總有雨過天晴的一天。」台灣藝術市場規模有限,經營上困難重重,但是以電子媒體紀錄大師風範為主軸的方式,還是一個新的嘗試和市場,雖然充滿風險,卻也具有無限可能。就在赫聲行絕不放棄的努力堅持下,最近幾年終於走出一條明確的路線來,如今一說起「赫聲藝術現場」,在藝術圈、藝術市場已經是一塊無人不知的響亮招牌了!
  回顧過去創業維艱的這段歷程,總經理劉盈希感性地說:「一路走來感觸最深的是在陌生的藝術市場要『殺出一條血路』來,真的不容易,台灣民眾對於藝術的品味和需求都還有提升的空間,藝術並沒有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所以藝術和生活是脫節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想要在台灣藝術市場存活是相當困難的。」也就是有這樣的體認,所以赫聲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一無所有開始拼湊自己的版圖。「自從節目陸續在華視頻道播出之後,許多觀眾打電話到赫聲行來,詢問播出時間、後續節目、DVD購買方式,當然更多的是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能夠有這些觀眾的支持,讓我們覺得備感溫馨。但光是精神上的鼓勵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實質的購買,有這些進帳,赫聲行的腳步才能走得更長久。」
經營口碑獲國父紀念館邀展
  赫聲行幾年來一直跟藝術圈保持密切的聯繫與互動,平實和真誠的作風贏得不少藝術家的友誼和肯定,隨著藝術家的介紹與傳播,許多媒體、畫廊或展場,都跟赫聲行有了相當程度的互動,其中就包含了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父紀念館是一個綜合型的藝術、講演場地,在與赫聲行接觸後,感覺赫聲行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也是有實力可以辦出好活動的單位,所以也給赫聲行一個機會來展現包括規劃、執行、邀約、呈現等完整的實力。
  國父紀念館跟赫聲行,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藝術離不開生長的地方」,就是台灣藝術教育要扎根,必須民間與政府攜手合作,才能讓種子效應擴散,赫聲藝術現場的努力與堅持,與國父紀念館正好是有志一同,因此有了合作的初步構想。
  赫聲行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藝術生活化的美學理念的推廣,透過不同的巧思設計,搭配傑出的藝術作品,將固定空間展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實踐「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的全民美學理念,因此,對於空間自有一套獨到的美學理念。空間不是空無所有的,而是隨著個人的心念而被構成的,善於構成的人可以將空間作巧妙的分割串連,變化出無限的美學魅力,讓我們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找到無現的生命,在現實的空間裡發現心靈的天堂。
  這次赫聲行將生活美學理念導入藝術空間設計,針對國父紀念館提供的展場作不同的藝術文化設計,讓展場不只是一間固定的書畫展場,而是一座動態的藝術流動,一場有限生命與無限空間的深刻對話。
「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
  國父紀念館二樓的西廳,一個開放式的展場,沒有一般展場空間的封閉感,適合愛好藝術及動態活動的市民駐足參觀,也正好可以將赫聲行「有聲、有色、有動能」的特色做最佳呈現。
  這次展出的「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經過縝密的規劃與籌備,邀請到多位台灣當代國寶級藝術家共襄盛舉,全部以「花」為主題,創作大寫意花卉,在藝術家的銳意經營下,每幅畫都有破出常規的布局和令人驚豔的新意。這次特展呈現出有幾個特色:
  首先是配合每幅畫作的展出,都附以高畫質影音光碟,忠實記錄大師創作過程,與原作同時播放,展現不同於傳統畫展形式。
  其次是每幅畫作都配上一幅詩人創作、書法家書寫的詩作,結合了繪畫的色彩、書法的線條與詩的意韻,多元化地表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再者,赫聲行現場工作人員都是經過特別訓練的解說員,向前來參觀的來賓一一解說畫作詩作的來歷、技法和內涵,讓來賓不會入寶山空手而歸。
  最後是這些畫作、詩作都是應這次展出特地繪、寫,沒有一幅舊作,連不常繪寫花卉的李奇茂大師,也特地為這次展出新繪一幅杜鵑花〈春山紅似火〉,這些大師級藝術家們純熟的技法和大開大閤的氣勢,確實展現不一樣的名家風範,不但讓觀賞者打從心裡讚嘆,也讓展出內容更為多元豐富。
  這次「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共分二個檔期,第一檔期從九十八年六月二日至九十八年八月九日(共二‧五個月),以水墨畫為主體,配合書法家書寫的詩作,展現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與創新的匠心獨運;參展的藝術家共有水墨畫家李奇茂、歐豪年、江明賢、蘇?男、袁金塔、白宗仁;書法家連勝彥、薛平南、施春茂;以及詩人林彥助。
  第二檔期則是從九十八年八月十二日至九十八年十月十一日(共二個月),以西畫為主,也是由書法家為畫作配詩書寫,呈現中西融合的新意境;參展的藝術家共有西畫家冉茂芹、蘇憲法、謝明錩、黃進龍;書法家連勝彥、薛平南、施春茂;以及詩人林彥助。
  從六月展出到現在,已經累積近萬人次的來賓參觀,每位參觀者都是抱著高度的興趣來欣賞書畫作品,抱著滿足的神情離開,其中許多人更將參觀的觸角延伸到赫聲行的展館,想要更進一步探索大師們的創作風采。對於一個相對較小的展場而言,赫聲行的「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已經得到極大的鼓舞和肯定了!
旗幟鮮明的赫聲行
  當前台灣藝術圈內,以出版、經紀、拍賣、展出等型態存在的公司行號或團體很多,但以製作電子影音、傳承大師技法的公司,則「赫聲行」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以發揚創意文化、推廣藝術教育為經營目標的赫聲行,企業精神源自於《詩經》裡的頌歌:「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詩經‧商頌》裡讚美顯赫的名聲,歌頌澄明的心靈,平安享樂至終老,並綿延流傳後世,澤及子子孫孫。詩句原是頌揚王都中興的氣象,但用來詮釋藝術的特質,也相當吻合赫聲行的創立宗旨。
  如果說赫聲行的創立是一種無心插柳的偶然,那麼,五年來的經營與拓展就是擇善固執的必然。藝術、人生、歷史三者相互交融,是吾人一生奮鬥最美好的極致,也是赫聲行在藝術事業上戮力經營的永恆方向。這些年來,赫聲行為了傳播台灣精緻藝術,除了刊行文字圖書之外,主要著重在因應時代需要,以先進技術製作影音光碟,為藝術傳播留下最佳的品質與見證,也讓長久以來台灣藝術傳承所缺少的這一塊領域,能夠因為赫聲行的投入而不再有缺憾。
  赫聲行的經營方向,不是只以營利為目標,而是以文化傳承與藝術生活化為首要考量,所有節目在成為行銷的商品之前,必然先成為文化的資產,也是讓所有喜歡赫聲行的人,在成為顧客之前先成為台灣精緻文化藝術的知音。赫聲行這些年來已經陸續經營了各類型文化藝術出版品的製作發行,包括藝術家影音光碟DVD的製作、播出,圖書刊物的出版發行,也將數位影音出版品於多元平台版權行銷,包括電視、網路、MOD、3G等。同時為了將藝術家的作品影響力發揮到極致,赫聲行更朝多面向經營方式,開發精緻藝術的文化創意產業商品,包括名家書畫作品的創意呈展、以畫作內容開發文房雅玩、生活用品等,讓藝術更貼近常民生活,並深化國人藝術品味。
  為了推廣藝術生活化,赫聲行利用本身展館及借用公部門展場,辦理多元性藝術展示和活動。已經辦理多次的「與大師有約」,是赫聲行最早推出的社區藝術推廣活動,邀請學校、團體及社區居民利用週末時間,一起參與大師的現場揮毫開講及對談,大大縮短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也得到社區極大的迴響,這項活動未來仍將視需要持續辦理。此外,赫聲行還開辦「赫聲藝術現場品牌授權」、「藝術認證」、「金赫獎全國美術大賽」、「赫聲藝術兒童夏令營」、「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促進藝術生活化與常民化,展現藝術領域中難得一見的旺盛活力,「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是另一個嘗試與出發,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赫聲行再次展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有了這次的寶貴經驗,未來赫聲行將有更大的信心去執行更大型、更精緻的展出。
  藝術是一場不斷超越自己的長跑,每一位創作者在接續經典傳承之後,都將從自己的生命淬勵更精湛的藝術新境,讓藝術的境界不斷提升,也讓人類的心靈不斷淨化昇華。劉盈希認為,為優秀的藝術文化留下完整紀錄,是藝術工作者一份責無旁貸的理想及應盡的社會責任,赫聲行這些年發揮影音科技最高效能去挖掘、保存台灣藝術資產,就是承擔使命的最佳印證,從這裡也彰顯了她多年來在台灣藝術推廣與研究的貢獻。
  經歷過多次製作經驗與困難,劉盈希以過來人的自信表示,藝術環境要能夠有效推廣,首先就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典範,其次是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除了扮演藝術家與收藏家間的橋樑,更要將正確的觀念推廣到市場,維持良性健康的藝術環境。劉盈希說,藝術是最美的溝通,它需要與眾人對話,不論是以數位科技為藝術家立傳,或巡迴展出當代美術創作,赫聲行推出免費藝術講座,由大師親臨現場主講,作為藝術推廣熱點,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將人的心靈推向一個美學的場域,在困頓的環境下導入解脫自在的基因,讓人從藝術中找到身心安頓的可能。
  「赫聲藝術現場」系列節目的製播,是以視覺傳播帶動起藝術創造的過程。從第一套薛平南書法課開始,接下來的江明賢水墨、黃進龍水彩、吳平篆刻班、冉茂芹素描、龐均油畫、歐豪年彩墨等,與持續規劃中的版畫、漫畫、陶藝等,赫聲行已經有效結合各領域學有專精的藝術家,親口解說、親手示範,在藝術發生的時間地點,直接作現場轉播,希望能為台灣藝術風采留下見證與紀錄,延請各領域一流的大師,透過影像紀錄,忠實地呈現他們精湛的功力與完整創作過程,引領我們這些新現代人,不受時空限制地隨時身臨其境,浸淫在藝術現場之中,欣賞大師的創作丰采與極致經典之作,令空乏的心靈能夠獲得滋養與滿足,並讓觀眾透過影音重現,真實感受到藝術跳動的脈膊,藝術家從事創作的真貌,原聲、原影、原色、原味呈現,與所有藝術同好共享,並流傳於後。
電子時代的赫聲行心願景
  印刷術的發明,造成人類傳播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而電子時代的來臨,必將再掀起一次澈底的變革。在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的媒體史觀中,口語傳播、拼音文字及印刷術,以及電子媒體代表三個不同階段,三個階段的人類認知思維模式大不相同,社會型態與心理邏輯也很不相像。麥克魯漢指出,以往靠印刷傳播文化藝術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是電子媒材主導人類的心智交流。文字或圖片記載的歷史事蹟,失之於主觀、抽象的侷限;而光碟則以立體、具象的影音效能,更真實、客觀的將歷史文化呈現。因此赫聲行的路線是未來藝術傳播正確的、且勢必要走的一條道路。
  劉盈希說,赫聲行不是要做一個想要超越前人的追隨者,而是要做一個不怕被人超越的前行者,在電子時代的藝術工作中,品質絕對是觀眾和顧客所要求的第一要件,「比如我們拍攝的對象是不是真正的大師?他所傳承的是不是最拿手的技法?我們製作出來的光碟是不是市面上品質最優良的產品?觀眾、顧客的需求是我們最先考慮的問題,我們絕不給觀眾、顧客有任何挑剔的機會,所以不管製作、行銷、售後服務,我們一定做到最完美的地步。」
  所以赫聲行堅持藉由高畫質、高音質的影音效果,為藝術家、文化人立傳,真實客觀的記錄保存當代藝術文化精華。以數位化、多媒體傳播方式宣揚時代藝術特色、樹立大師精神典範,讓每一個走進展場參觀作品或透過光碟欣賞大師風範的觀眾,都能從中得到最大的獲益。劉盈希表示,提升全民美學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要全體國民一起參與,把藝術創作和欣賞當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讓藝術成為國人日常生活中共同的語言和溝通的橋樑。
  人生是不斷追求成長與突破的過程,對於過往的成就,劉盈希認為那都已經是過去式,更重要的是放眼未來,赫聲行未來將規劃設置適合平面與電子媒體展示的藝術展示空間,並將所有大師作品當成文創素材,開發精緻藝術文創商品,推向禮品市場;同時結合同業、異業進行策略聯盟,策辦藝術展覽及舉辦藝術相關活動等,共同推廣創意與美學藝術;以及培養藝術種子,開辦藝術課程、師資認證等工作,讓藝術的傳播能更為綿密和自然。隨著「人與花同笑」詩畫系列的成功及展期即將結束,民眾對藝術資訊的殷切需求也大量湧進赫聲行,為了滿足大眾對於藝術的需求,赫聲藝術現場近期內將於國父紀念館開設相關課程,以饗同好。
  劉盈希說,敢於夢想,製作出引領潮流、讓他人追隨的優質新境,不從俗魅的用心製作優良產品,策劃最優質的展覽與活動,是赫聲行絕不妥協的堅持,也是一貫秉持的企業經營精神。赫聲行永遠以超越觀眾、顧客的期待為目標,讓藝術為所有人創造價值加分的形象與魅力是我們的目的。(作者為文字工作者,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油畫藝術家龐均與赫聲藝術現場創辦人劉盈希合影
981225-70
放大圖片檢視 >
水墨大師李奇荿與赫聲藝術現場創辦人劉盈希合影
水墨大師李奇荿與赫聲藝術現場創辦人劉盈希合影
放大圖片檢視 >
謝明錩-山芙蓉之戀-2008水彩
謝明錩-山芙蓉之戀-2008水彩
放大圖片檢視 >
江明賢-魚樂圖-2009墨彩
江明賢-魚樂圖-2009墨彩
放大圖片檢視 >
蘇憲法-艷陽-2008油畫
蘇憲法-艷陽-2008油畫
放大圖片檢視 >
黃進龍-玫瑰花-2009油畫
黃進龍-玫瑰花-2009油畫
放大圖片檢視 >
歐豪年-大富貴圖-2006彩墨
歐豪年-大富貴圖-2006彩墨
放大圖片檢視 >
袁金塔-春遊-2005墨彩
袁金塔-春遊-2005墨彩
放大圖片檢視 >
李奇茂-春山紅似火-2009水墨
李奇茂-春山紅似火-2009水墨
放大圖片檢視 >
冉茂芹-蘭花-2002粉彩
冉茂芹-蘭花-2002粉彩
放大圖片檢視 >
白宗仁-富貴平安最宜人-2009墨彩
白宗仁-富貴平安最宜人-2009墨彩
放大圖片檢視 >
龐均-紫色浪漫
龐均-紫色浪漫
放大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