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思想就是人們關於保護培育森林、發揮森林防災減災作用、建立森林生態環境的主要主張和系統理論。清朝末年,中國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占統治地位,它局限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改良主義政治色彩強烈。在長達數十年的革命鬥爭中,通過考察中國原始森林資源,反思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借鑒西方林學理論,孫中山先生提出系統、充實、完整的林學思想,也就是“民生主義”林學思想。到目前為止,孫中山林學思想已經被人們真正認識和正確理解,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現代林業事業的發展。
一、孫中山林學思想的時代背景
1840年,中國原始森林覆蓋率約為17%,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大、小興安嶺、長白山、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西南地區雲貴、青藏高原、金沙江流域和東南地區臺灣島,西北地區蒙古高原、天山、阿爾泰山也有少量留存。其中,東北地區主要是寒帶針葉林,西南地區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季雨林,東南地區主要是亞熱帶、熱帶常綠闊葉林、季雨林,西北地區主要是暖溫帶針葉林、闊葉林。(1)
由於清廷放任移民墾荒和實行國營墾荒,再加上帝國主義侵占領土和經濟掠奪,導致近代原始森林資源受到嚴重損耗,森林面積、林木蓄積和林分質量都出現下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氣候異常變化,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水、旱災頻繁不斷,沙漠面積持續擴大。
1、清廷放任移民墾荒和實行國營墾荒。
清廷的封建腐敗統治和剝削壓榨,資本主義國家廉價商品經濟沖擊,促使中國社會階級矛盾激化,反抗鬥爭此起彼伏,人民遭到殘酷鎮壓報復,社會經濟屢受沈重打擊,人口最為密集的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生存環境日趨惡劣,變成中國森林覆蓋率最低的地區。面對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生存環境日趨惡劣,腐敗無能的清廷采取放任移民墾荒政策,沒有進行嚴格地管理,導致“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等三大移民熱潮出現,東北、西北、東南地區移民迅速增加,墾荒耕種面積急劇擴大,原始森林資源迅速流失。
1878年,清廷宣布東北地區“龍興之地”“弛禁”,冀、魯、豫等省人民開始大規模“闖關東”,進入黑、吉、遼等地,墾荒耕種,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和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逐步變成農田。“吉省天產森林素稱極盛……惟數十年來,戶口漸多,農田日辟,鐵路交通工商日盛,木植之為用多,銷路廣,因之森林砍伐殆盡。”“遼東森林,芟除殆半矣”(2) 西北地區並無移民“禁令”,陜、晉、豫等省人民大規模地“走西口”,進入新、內、外蒙、寧、甘等地,將蒙古高原、天山、阿爾泰山的原始森林開墾為農田。由於清廷取消“海禁令”,贛、閩、粵等省人民大規模“下南洋”,進入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墾荒耕種,大量原始森林逐步變成農田。
不僅是放任移民墾荒,清廷貪圖眼前利益,瘋狂聚斂財富,實行國營墾荒政策,把原始森林資源變成商品。1898年,清廷在齊齊哈爾設立黑龍江木植總局,並在墨爾根(今嫩江)設立分局。1906年,清廷設立吉林林業公司,附設木植陳列所1處。在土龍山(今樺南)、四合川(今五常)設立分公司。到1908年,兩處分公司共砍伐木材5萬余根。(3)隨著東北地區大量砍伐原始森林,西北地區木材貿易也日趨繁榮。清朝末年,僅新疆一地,砍伐的原始森林木材“市廛垛積,不乏巨材,往往通衢建棚,榱桶、梁柱、數裏不絕。”(4)
2、帝國主義侵占領土和經濟掠奪。
1840年鴉片戰爭後,俄、日、法等國逼迫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瘋狂地侵占領土,掠奪原始森林資源。法國一馬當先,通過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獲得在西南地區修築滇越鐵路的特權,大肆濫伐鐵路兩側的原始森林。
沙俄通過1858年簽訂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簽訂的《北京條約》,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裏江以東共100多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搶走成片的原始森林20處,面積6800萬公頃,占東北地區原始森林的42%。(5)通過1864年簽訂的《勘分西北界約記》和1881年簽訂的《伊犁條約》,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約44萬平方公裏和霍爾果斯河以西、齋桑湖以東7萬多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搶走包括天山西段山脈原始森林在內的大量原始森林資源。通過1896年簽訂的《中俄密約》和1898年簽訂的《旅大租地條約》、《續訂旅大租地條約》,獲得在東北地區修築中東鐵路的特權,在哈爾濱設立“中東鐵路管理局”。 通過1904年簽訂的《砍伐木植合同》,中東鐵路管理局設立3處林場,大肆濫伐西起滿洲裏、東至綏芬河1000余公裏中東鐵路沿線50公裏寬度的原始森林。(6)
日本通過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割占3.6萬平方公裏的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島上約55%的土地都覆蓋著森林,其中80%為亞熱帶、熱帶原始森林。(7)通過1905年簽訂的《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獲得支配旅順口、大連和南滿洲鐵路的特權,在旅順口設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通過1908年簽訂的《合辦鴨綠江采木公司章程》、《合辦鴨綠江森林合同》、《采木公司事務章程》,鴨綠江木植公司大肆濫伐西起帽兒山(今臨江)、東至二十四道溝(今長白)400余公裏鴨綠江西岸30公裏寬度的原始森林,並違約超出原定砍伐寬度的3倍。(8)
沙俄、日本經濟掠奪在東北、西北地區全面展開,沙俄、日本商人湧入林區,開辦伐木公司、商號,掠奪性濫伐原始森林,加工成貿易商品,或通過鴨綠江運往日本,或通過中東鐵路運往俄國,甚至於遠銷歐洲。“庚子後日俄侵入,人口遽增,交通機關已漸發達,木材之需用輸出日以增加,斧斤丁丁時聞幽谷,昔時之蔥郁者,今則禿裸矣。”(9)
二、孫中山林學思想的歷史淵源
清朝末年,中國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占統治地位,它局限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改良主義政治色彩強烈。一般地說,這種林學思想不完全是進步、科學、資本主義性質的,而是相對保守、迷信、改良主義性質的,內容近似膚淺,範圍過於狹隘,體系並未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為龔自珍、洪秀全、左宗棠、鄭觀應、康有為、章太炎等。
1、龔自珍(1792-1841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改良主義思想先驅。
1820年,龔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議》中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將28余萬畝屯田交給10余萬名屯丁,作為他們的世業,使“公田變為私田,客丁變為編戶,戍邊變為土著”。他還主張,把江西、福建“種煙草之奸民”,強行移往西北地區墾荒,墾荒收成的十分之一,必須上交官府。20年後,按照內地標準,讓他們納稅交糧。(10)
2、洪秀全(1814-1864年),廣東花縣(今花都)人,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領袖。
1853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攻克南京,洪秀全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以賑此荒處,彼處荒則移此豐處,以賑彼荒處。”“凡天下,樹墻下以桑。”(11)
3、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陰人,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
1866 年,左宗棠任陜甘總督,鎮壓陜甘回民起義,收復新疆。他組織流民屯田墾荒,分為官屯與民屯。規定凡屯田墾荒者,第一年全免稅賦,第二年半免稅賦。
他下令在道路兩旁“植樹一行兩行,乃至四五行”,其好處在於“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限戎馬之足,三是供給夏時行旅的隱蔽。”(12)“左恪靖命自涇州(今涇川)以西至玉門,夾道種柳,連綿數千裏,緣如帷幄。”(13)
4、鄭觀應(1842-1922年) ,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改良主義思想家。他是孫中山先生的同鄉,兩人屬於忘年交。1894年,鄭觀應完成代表作《盛世危言》,共5卷。該書采用孫中山先生兩篇文章,其中一篇就是《農功》。因此,《農功》中所闡述的主張、觀點和看法,既可以說屬於改良主義的鄭觀應,也可以說屬於早期的孫中山先生。(14)
在《農功》中,鄭觀應指出“今吾邑孫翠溪西醫(即孫中山先生)頗留心植物之理,……猶恐植物新法未精,尚欲遊學歐洲,講求新法,返國試辦。……土曠人稀,未墾之荒土荒田,以億萬頃計,如東北之吉林、黑龍江,正北之熱河、河套,西北之科布多、新疆南北兩路之羅布淖爾等處,綿亙千裏,一望無邊。土著不識耕耘,地利終於廢棄。外如西南川、滇、桂、粵之邊境及廣東之瓊州,東南之臺灣內山各處,榛蕪未辟,遺利尚多,疆吏漠不關心,動為外人侵占。……故今之言邊防者,汲汲然言選將,言練兵,言籌餉,言制器,而不能言移民墾荒,以實其地,誰與我守此疆圉,而防人侵軼乎?……謂宜通飭邊疆督撫,將沿邊荒地,派員探測,先正經界,詳細丈量,必躬必親,毋許疏漏,繪圖帖說,詳細奏聞。然後綜計,一夫百畝,招募內地閑民,攜家前往。籽糧牛種,官給以資;舍宇堤防,官助其力。附近各省通力合作,歲籌閑款,移粟移民;邊帥撫恤招徠,勒以軍法。四、五年後,酌量升科。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仿屯田舊制,設官分治。或將軍流以下各犯,分別遠近,酌給資斧,準其攜眷遠行,以實邊塞,惟與貧民稍有區別耳。……林文忠之言曰:‘泰西各國不足慮也,終為中國大患者,其俄羅斯乎!’近日俄人費萬萬帑金,以修西伯利亞之鐵路,陰謀詭計,行道皆知。而中國惟西北一邊,空虛最甚,自吉林、黑龍江袤延以達於西藏三萬余裏,安能日日應敵,處處設防?除此移民實邊,更無善策。……所有荒蕪之區,有業主者,限以三年墾熟;過限不墾及無主者,入官。就荒田之等差,分上、中、下三則,令民領墾。第一年領墾費,上則每畝給錢若幹,中、下視此遞降。三年而升科,稅如熟田。或有富戶集股領墾,無論多寡,不須領費,分荒田之等差,準予五年至十年而後升科。”(15)
他還說:“泰西數十年來,於種樹之事,極為盡心,特設專官,如古者虞人之職。自樹木廣植後,不特名材美木獲利無窮,且樹旁之田瘠者變而為腴。因樹根能吸土膏,能爛沙石,故磽確之地悉化膏腴也。無水者變而有水,因樹木能放養氣,能潤本根,故幹旱之區鹹資灌溉也。而且根株盤結,沙石化為土壤,松脆變而堅凝,墻岸益堅,堤防愈固,則禦旱禦水無所不宜。古所謂一年之計樹谷,十年之計樹木者,非虛言也。……自粵、撚構亂,燕、齊、晉、豫諸省所有樹木,斬伐無余,水旱頻仍,半由於此。即可責水利農田使,相勸督率於田側隙地,廣植林木以復舊觀,有斬伐者罰賠不貸。至於蠶桑之利,及松、梓、果、蓏一切有利之植,尤必隨宜廣種,以厚民生。歲歲增加,十年則官伐而售之,仍以此款一修理川塗,廣興水利,此種樹之法也。……茍每省歲撥五十萬金,以開渠種樹,得人而理,合力以成,禦災荒而垂久遠,比及數年,成效昭著,中原萬裏,雖終古無災可矣。”(16)
5、康有為(1858-1927年),廣東南海(今佛山)人,戊戌變法主要策劃者。
1895 年,他在《上清帝第二書》中說:“外國講求樹藝,城邑聚落皆有農學會,察土質,辨物宜,入會則自百谷、花木、果蔬、牛羊、牧畜,皆比其優劣,而旌其異等,田樣各等,機車各式,農夫人人可以講求……吾地大物博,但講之未至,宜命使者擇其農書,遍於城鎮,設為農會,督以農官,農人力薄,國家助之。”(17)
1898 年,他在《上清帝第六書》中建議,改革中央政府行政機構,規定農局主管“舉國之農田、山林、水產、畜牧,料量其土宜,講求進步改良。”(18)
6、章太炎(1869-1936年),浙江余杭(今杭州)人,民主革命宣傳家。
1904年,章太炎在《訄書》中指出“昔者,北方之沙礫,薊?之左,自虞集始營度之,至於今二十世。天山之水泉,若古勿導,導之自林則徐,至於今再世,而其效特局促於是也,非設農官,無以為也。”(19)
他還說:“今之大法,自池井海堧有鹽而外,露田稻?長,黍稷粱麥各有品也;居宅與樹蓺之地次之;山及池沼次之;江幹沙田次之。以是征稅,觀於民間,而辨其物,桑田者其利倍稻;梨棗蒲陶橘柚桃李竹桼梧桐及雜樹松櫟足以給薪者,其利自三;山有植苦荼者,與桑田比,種竹者亦如之;雜蒔糧藥者為下,黏與文杏,不高岡而有,足以偫宮室械器,其利倍苦荼?黟丹木者自四;池沼大者容魚或數萬頭,不作勞而其利加於露田十倍;江幹沙田宜木?,其衰如桑。然則定賦者以露田為質,上之而桑荼之地、果桼髹薪之地、楨幹之地,至於魚池,法當數倍稼矣。……諸園圃有薪木而受之祖父者,雖不親邕,得有其園圃薪木,無得買賣。……凡草萊,初辟而為露田園池者,多連阡陌,雖不躬耕,得特專利五十年,期盡而鬻之,程以十年。”(20)
三、孫中山林學思想的具體內容
在長達數十年的革命鬥爭中,通過考察中國原始森林資源,反思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借鑒西方林學理論,孫中山先生深刻地認識到保護培育森林、發揮森林防災減災作用、建立森林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提出系統、充實、完整的孫中山林學思想,也就是“民生主義”林學思想。其林學思想核心為人工營造森林、國家組織移民墾荒,引進西方林業科技知識、設立林業科研教學機構為該思想前提,設立林業專門行政機構、國家經營開發林業為該思想要素,保護森林防災減災、發揮墾荒國防作用為該思想目的。
孫中山林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大致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早期(1866-1894年),受鄭觀應等改良主義思想家影響,孫中山先生開始提出自己的林學思想,但缺乏系統性,深度不夠,過於零散。中期(1894-1912年),擺脫改良主義政治影響,沖破近代傳統林學思想藩籬,孫中山先生發動民主革命,提出“民生主義”林學思想。晚期(1912-1925年),隨著民主革命成功,孫中山先生最終完成“民生主義”林學思想,其主張、觀點和看法,都逐漸趨於系統、充實、完整化,並領導革命政府予以實施。
1、人工營造森林。
孫中山先生出身於貧困農民家庭,自幼親身參加農業勞動,初步掌握了人工植樹方法。兄長孫眉以農、林、牧業發家致富,成為華僑資本家,也給孫中山先生一定影響。
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先生攜帶酸豆樹籽種,從檀香山回國,並親手栽種在自家門前。現這棵百年老樹已是郁郁蔥蔥,仿佛正在昭示世人,它本身就是孫中山人工造林實踐的出發點。
1890年,孫中山先生對家鄉香山進行初步調查,發現“東南一帶之山,禿然不毛,本可植果以收利,蓄木以為薪,而無人興之。農民只知斬伐,而不知種植,此安得其不勝用耶?蠶桑則向無聞焉,詢之老農,每謂土地薄,間見園中偶植一桑,未嘗不滂勃而生,想亦無人為之倡者,而遂因之不講耳。”(21)面對當地農民只知砍伐,而不知種植林木的愚昧無知狀況,孫中山先生給香山籍洋務派退休官吏鄭藻如寫信,倡導人工營造森林。他利用假期,在家鄉種植桑樹,為父老鄉親提供樣板,居然初見成效。(22)
1891年前後,孫中山先生創作完成《農功》,被鄭觀應收入《盛世危言》。在《農功》中,孫中山先生提出,植樹造林要因地制宜,即:“花果草木,審察土宜,於隙地廣行栽種。”(23)
1916年8月,孫中山先生視察紹興,大聲疾呼“譬彼高山,胡不栽森林,譬彼曠地,胡不種桑茶棉果。”(24)作為一位日理萬機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能夠隨時隨地倡導人工植樹造林,這充分體現了他對人工植樹造林的重視,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1921年10月,孫中山先生說:“廣西向稱貧瘠,惟此次溯江西上,見兩岸皆肥腴之平原,即山林丘壑,亦皆蒼蔚而能生產,因此而知此謂貧瘠者,非真貧瘠,特人事未到耳。”(25)“如果道路開辟,交通便利,則諸君所余之糧食,所余之牲畜,所余之柴木,無窮之煤、鐵、金、銀藏之於地,可以開發。”(26)“農業亦如之,土山肥厚,可種樹木及一切果木,皆為人生必需之品。倘能廣為種植,加以制造,則致富之術,不待外求也。”(27)
1923年2月,政務、軍務繁忙之余,孫中山先生登上白雲山主峰摩星嶺。白雲山有30多座山峰,位於廣州北部,是九連山的余脈。孫中山先生考察了白雲山土質,對當地農民說:“白雲山各處土質甚好,適合植樹造林,應當多種松、杉、苦楝等。”(28)當地農民積極響應,在白雲山人工植樹造林,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重現“白雲松濤”羊城八景之一奇觀。
1924年2月,系統演講《三民主義》尚未最終完成,孫中山先生就赴韶關督師北伐。途經曲江南華寺,孫中山先生發現,寺周森林遭到當地農民砍伐,便偕同譚延?、劉成禹等人來到寺中。南華寺是禪宗六祖慧能宏揚“南宗禪法”的地方,寺後有幾株水松,高達40多米,樹齡超過500年,是世上稀有的珍稀樹木。他當即給長老植樹款100銀元,叮囑他在寺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2、引進西方林業科技知識。
1891年,孫中山先生在《農功》中,主張引進西方先進的林業科技知識。他說:“我國似宜專派戶部侍郎一員,……赴泰西各國,講求樹藝農桑、養蠶牧畜、機器耕種、化瘠為腴一切善法,泐為專書,必簡必賅,使人易曉。”(29)他進一步指出,西方“無論草、木、果、蔬入以電氣,萌芽既速,長成更易,則早寒之地嚴霜不慮其摧殘,溫和之鄉一歲何止於三熟,是誠巧奪天功矣。”(30)
1894年6月,鑒於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是西醫書院名譽贊助人,做為西醫書院學生的孫中山,親自起草《上李鴻章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與鄭觀應《盛世危言》“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暢其流”的主張,可謂異曲同工。孫中山先生說:“所謂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如此而欲致富不亦難乎!……水患平矣,水利興矣,荒土辟矣,而猶不能謂之地無遺利而生民養民之事備也,蓋人民則日有加多,而土地不能以日廣也。倘不日求進益,日出新法,則荒土既墾之後,人民之溢於地者,不將又有饑饉之患乎?是在急興農學,講求樹畜,速其長植,倍其繁衍,以彌此憾也。”(32)孫中山先生還介紹到“文今年擬有法國之行,從遊其國之蠶學名家,考究蠶桑新法,醫治蠶病,並擬順道往遊環球各邦,觀其農事。如中堂有意以興農政,則文於回華後可再行遊歷內地、新疆、關外等處,察看情形,何處宜耕,何處宜牧,何處宜蠶,詳明利益,盡仿西法,招民開墾,集商舉辦,此於國計民生大有裨益。”(31)遺憾地是,李鴻章敷衍孫中山,發給他一張“農桑會出國籌款護照”了事。
1897年3月,在英國大英博物院,孫中山先生結識日本生物學家南方熊楠,兩人交往頻繁,經常探討西方林業科技問題。1901年4月,孫中山先生前往檀香山布哇島,采摘了一片石茵,寄給南方熊楠。石茵長在“山谷小河邊巖石之上,巖石為茂密的熱帶植物所覆蓋。山谷兩旁峭壁高聳,其間雨量充沛,各種植物均得迅猛生長。”(33)
3、國家組織移民墾荒。
1912年3月,財政部上書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要求成立興農、農業、殖邊等銀行。孫中山先生批示“中國地稱膏腴,尤廣幅員,而東南之收獲,不見其豐,西北之荒蕪,一如其故。此無他,無特別金融機關以為之融通資本故耳。創設興農、農業、殖邊等銀行,實屬方今扼要之圖。”(34)
1909年,旅居南洋僑商梁祖祿回國投資,承墾江蘇句容、湖北漢口等處草場林地,不料與當地紳商發生糾紛。1912年3月,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下令給上海交涉使溫宗堯,讓他“迅即查明呈復,以憑核辦。”(35)
1921年5月,旅居美國僑商阮本疇集資數十萬元,準備回國承墾荒地。孫中山先生給阮本疇回信,鼓勵他有效地利用荒山荒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力,指出“……集資開墾一事,實為我國發達之基礎。”(36)
1923年11月,孫中山先生決定,國家組織移民墾荒,批準《國有荒地承墾條例》。《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之國有荒地,指江海、山林、新漲及舊廢無主未經開墾者而言。”“凡國有荒地除政府認為有特別使用之目的外,均準人民按照本條例承墾。”“承墾地除建辟隄渠畫分疆裏工程外,因畝數多寡預先竣墾年限如左……樹林地:一千畝未滿者二年,一千畝以上二千畝未滿者三年,二千畝以上三千畝未滿者四年,三千畝以上四千畝未滿者五年,四千畝以上五千畝未滿者六年,五千畝以上一萬畝未滿者七年,一萬畝以上者九年。”“承墾地之地價除認為有特別價值應公開投承外,分為五等,其別如左……樹林未盡伐除者為第三等每畝七角”“地價按每年竣墾畝數繳納。”“承墾地於竣墾一年後,按竣墾畝數一律照各該地之稅則升稅。”(37)
1923年12月,對於不能全面實施國家組織移民墾荒,孫中山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荒地、礦山甚多,乃竟地利不辟,其原因則由無良好政府,不能有所為。今革命方法,乃救全體人民,組織良好政府。”(38)
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發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國民黨之主張,則以為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並為之整頓水利,移殖荒僥,以均地力。”(39)
4、設立林業科研教學機構。
1890年,在給鄭藻如信中,孫中山先生提出:“地之生物豈有異哉?縱無彼土之盛,亦可以人事培之。道在鼓勵農民,如泰西興農之會,為之先導。”(40)
1891年,孫中山先生在《農功》中,主張設立林業科研教學機構。他說:“泰西農政皆設農部總攬大綱,各省設農藝博覽會一所,集各方之物產,考農時與化學諸家,詳察地利,各隨土性,分種所宜。每歲收成,自百谷而外,花木果蔬,以至牛羊畜牧,胥入會,考察優劣,擇尤異者獎以銀幣,用旌其能。至牲畜受病,若何施治;谷蟊木蠹,若何豫防;復備數等田樣,備各種汽車。事事講求,不遺余力。”(41)
1895年10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中西日報》刊登《擬創立農學會書》,呼籲成立農學會,作為林業科研教學機構。時隔不久,他在廣州正式創辦農學會。作為林業科研教學機構的農學會,考察了西方農林事業,研究西方林業科技理論,以促進中國林業事業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它也進行民主革命活動,起到了秘密革命機關作用。在《擬創立農學會書》中,孫中山先生指出:“故於去春,孑身數萬裏,重歷各國,親察治田墾地新法,以增識見,定意出己所學,以提倡斯民。……今特創立農學會於省城,以收集思廣益之實效。首以翻譯為本,搜羅各國農桑新書,譯成漢文,俾開風氣之先。即於會中設立學堂,以教授俊秀,造就其為農學之師。”(42)盡管數年後農學會被清廷破壞,但它具有破天荒的重大意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林業科研教學機構。後來,孫中山先生回憶說:“農學會早先開辦,不過教民種植,意欲開墾清遠縣之荒地。此田系會中所置,以為如有成效,即可將廣東官地一並開墾。”(43)
1909年,受孫中山先生創立農學會影響,梁祖祿等人推動在南京設立南洋勸業會,內設綠筠花圃,作為林業科研教學機構。花圃裏有六間玻璃暖房,種植各國名貴花木。花圃豢養鶴等各種飛禽,另外還豢養著一只華南虎。
1911年11月,女子國民軍北伐敢死隊代表林宗雪,募集資金4000元,在上海福州路青蓮閣,創辦女子植權物產公司。林宗雪當仁不讓,又募集資金,準備在南京綠筠花圃開辦女子蠶桑學校。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得知此事,要求教育部馬上核辦,在命令中說:“凡有教育,應予提倡,乃是以啟文明而速進化。該女代表既能募資設校,熱誠可嘉”。(44)
1924 年9月,孫中山先生創辦國立廣東大學,廣東大學下設文、理、法、農等科學院,農科學院下設農學、林學等部。農學部下設農藝學、農藝化學等系,林學部下設林學系。農藝學系下分農藝、園藝、蠶桑、畜牧、病蟲害、農業經濟等科;林學系下分森林生產、森林經營、森林經濟等科。 孫中山先生劃定廣州石牌官地,作為廣東大學新校址,官地面積181公頃,其中就有農科學院第二農場。第二農場下設農場、林場、畜牧場等,作為林業科研教學機構。(45)
5、設立林業專門行政機構。
1912年1月,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開始設立林業專門行政機構。臨時政府下設內務部,主管全國林業行政、規劃、造林、護林事務。不僅在中央設立林業專門行政機構,孫中山先生還在地方設立林業專門行政機構。新成立的南京府下設勸業科,主管南京地區林業行政、規劃、造林、護林事務。(46)這樣一來,從上到下,由點及面,南京臨時政府初步建立起層次完整的林業行政管理體系。
孫中山先生辭職後,影響北洋政府設立農林部,農林部下設農務、墾務、山林、水產等司。其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規劃、造林、護林事務,墾務司主管全國墾荒行政、規劃、移民、荒地事務。不僅如此,孫中山先生還支持同盟會會員宋教仁,擔任首任農林總長。(47)宋教仁走馬上任後,主持制定《林政綱領》十一條,頒布全國實施。孫中山先生在北京與袁世凱會談時,商定農林部可以暫時“伐采森林”,收取利稅,解決國家財政困難。(48)
1920年11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重組軍政府,自兼內政部長。內政部下設農務局,農務局主管“開辟荒地;培植及保護森林;興修水利。”(49)1921年7月,農務局合並為第二司,繼續主管“農業、林業之保護、監督、獎勵及改良事項。”(50)直到此時,孫中山先生設立的林業專門行政機構,基本上都屬於對西方政府機構形式的模仿。
1923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宣言》中,除繼續堅持“鐵路、礦山、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規模之工商業,應屬於全民者,由國家設立機關經營管理之”,孫中山先生又進一步提出“並得由工人參與一部分之管理權”主張,該主張實際上已具有部分社會主義色彩,在實際運作中未能貫徹執行。(51)
林業專門行政機構在實際運作中,曾出現個別官員素質較差、影響工作效率的現象。1924年8月,為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孫中山先生頒布廣東革命政府官員資格《考試條例》。《條例》規定,應聘林業專門行政機構的薦任文官,必須通過相關資格考試。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第一、第二兩場筆試和第三場口試。其中第二場筆試主要科目有:森林化學、森林工學、森林測量、森林動物學、森林植物學、土壤學、氣象學、林政學、樹病學、造林學、昆蟲學、森林保護及管理法、植物生理學等。第二場筆試合格後,應聘者還要參加科目相同的第三場口試,最終合格者方為薦任文官。(52)
6、國家經營開發林業。
1912年4月,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以在野黨領袖身份,提出“中國除田土房地之外,一切礦產山林,多為國有。……何不可租與人民開采以求利?使中國行國家社會政策,……三十年後,歸國家收回,……租款約十萬萬。”(53)
孫中山先生用英語給《大陸報》撰文,主張“凡鐵路、電車、電燈、瓦斯、自來水、運河、森林各業,均應收歸國有。……其他尚待開發之稅源,則有各種公共興辦之事業如自來水、電廠、瓦斯、森林等是也。綜上述之各種收入,將供給國家政費之需要而有余,然後舉其余額,以興辦教育及最要之慈善事業。”(54)
1912年10月,在上海中國社會黨本部,孫中山先生發表演講,認為“今日中國地主、資本家眼光尚淺,知保守而不知進取,野山荒地尚多無主之物,一般平民間亦有自由使用之權,即如樵采遊牧,並無禁止之例。若在歐洲,則山野荒地皆為資本家所領有,他人不能樵采遊牧於其間也。”(55)而一旦中國地主、資本家效仿歐洲,就會壟斷山林,操縱民生,到那時再采取補救措施,為時已晚,應當事前加以預防。對此,孫中山先生主張“夫所謂集產雲者,凡生利各事業,若土地、鐵路、郵政、電氣、礦產、森林皆為國有。……故我人處今日之社會,即應改良今日社會之組織,以盡我人之本分。則主張集產社會主義,實為今日唯一之要圖。”(56)
1920年3月,孫中山先生提出預防地主、資本家壟斷山林具體方法,即國家經營開發林業,對私有山林實行“平均地權”。他在《地方自治實行法》中說:“其地方之發達進步,必有出人意料之外者,而其影響於土地必尤大。如童山變為森林,石田變為沃壤,僻隅變為市場。前者值數元一畝之地,忽遇社會之進步發達,其地價乃增為數百元、數千元一畝者不等。……然則吾人當以何法行之?予以為當由地主自定之為便。其法以地價之百分抽一,為地方自治之經費。……此為抽稅之一方面,隨地主之報多報少,所報之價,則永以為定。此後凡公家收買土地,悉照此價,不得增減。……如此則社會發達,地價愈增,則公家愈富。”(57)“凡山林、沼澤、水利、礦場,悉歸公家所有,由公家管理開發。其數年或數十年乃能收成者,如森林、果、藥等地,宜由公家管理。開荒之工事,則由義務勞力為之。如是,數年之後,自治區域當可變成桃源樂土,錦繡山河矣。”(58)
1923年10月,孫中山先生開始實施國家經營開發林業,頒布《廣東都市土地稅條例》。《條例》規定:在廣東都市內,除公立免費的遊樂場、公園外,果園、苗圃按地價8?征收普通地稅。隨著土地增值,除每畝地價不到200元者,按超過原地價的百分比,征收土地增值稅。(59)
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發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土地之稅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及應育幼、養老、濟貧、救災、衛生等各種公共之需要。各縣之天然富源及大規模之工商事業,本縣資力不能發展興辦者,國家當加以協助。其所獲純利,國家與地方均之。”(60)上述規定,在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中,再次予以肯定。
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系統演講《三民主義》,特別強調“講到照價抽稅和照價收買,就有一重要事件要分別清楚,就是地價是單指素地來講,不算人工之改良及地面之建築。……其他之地,若有種樹、築堤、開渠各種人工之改良者,亦要照此類推。”(61)
孫中山先生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建國大綱》和《三民主義》看作是最權威和最經典著作,因此國家經營開發林業、全民占有林業效益政策,自然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孫中山林學思想組成部分。
7、保護森林防災減災。
前面已經述及,孫中山先生很早就認識到,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因此在香山提倡植桑。隨著時間推移,孫中山保護森林防災減災思想,日益完善成熟。
1912年9月,孫中山先生指出,美化生態環境,應與修築鐵路相結合。他說:“……荒僻之區亦因有鐵路而變為繁盛。如洮南向為沙漠,自有南滿鐵路,雖距車站數百裏,而受間接影響,現居然成為府治。”(62)
1914年8月,孫中山先生制定《中華革命黨革命方略》,謀劃“三次革命”。《方略》規定:“戒嚴地方之人民,有犯以下各罪者,處以死刑:……毀壞有關軍事之道路、橋梁、森林、家室、船舶、火車、水管(自來水管),或放火燒毀之者。”(63)
1921年4月,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號召“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防止華北、華中水土流失,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可以說,這是中國三北防護林體系的最早雛形,孫中山先生這一計劃目前正在實現。(64)
1924年1月,在籌辦中的國立廣東大學,孫中山先生系統演講《三民主義》,提出“至於防水災的治本方法是怎?樣呢?近來的水災為什?是一年多過一年呢?古時的水災為什?是很少呢?這個原因,就是由於古代有很多森林。現在人民采伐木材過多,采伐之後又不行補種,所以森林便很少。許多山嶺都是童山,一遇了大雨,山上沒有森林來吸收雨水和阻止雨水,山上的水便馬上流到河裏去,河水便馬上泛漲起來,即成水災。所以要防水災,種植森林是很有關系的,多種森林便是防水災的治本方法。有了森林,遇到大雨的時候,林木的枝葉可以吸收空中的水,林木的根株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如果有極隆密的森林,便可吸收很大量的水;這些大水都是由森林蓄積起來,然後慢慢流到河中,不是馬上直接流到河中,便不至於成災。所以防水災的治本方法,還是森林。所以對於吃飯問題,要能防水災,便要先造森林,有了森林便可以免去全國的水禍。我們講到了種植全國森林的問題,歸到結果,還是要靠國家來經營;要國家來經營,這個問題才容易成功。今年中國南北各省都有很大的水災,由於這次大水災,全國的損失總在幾萬萬元。現在已經是民窮財盡,再加以這樣大的損失,眼前的吃飯問題便不容易解決。水災之外,還有旱災。旱災問題是用什?方法解決呢?……這種旱災,從前以為是天數不能夠挽救,現在科學昌明,無論是什?天災都有方法可以救。不過,這種防旱災的方法,要用全國大力量通盤計劃來防止。這種方法是什?呢?治本方法也是種植森林。有了森林,天氣中的水量便可以調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災便可以減少。……所以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與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65)
勿庸贅言,演講分析了森林與水旱災害之間的關系,闡述了保護森林防災減災的重要意義。在百廢待興、愚昧落後的舊中國,孫中山先生能夠把保護森林提到保持水土、防止災害的高度,確實十分罕見,時人無出其右者。
8、發揮墾荒國防作用。
早在《農功》中,孫中山先生就明確指出“俄國移民開墾西北,其誌不小。我國與彼屬毗連之地,亦亟宜造鐵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凡於沙漠之區,開河種樹,山谷間地,遍牧牛羊,取其毳以織呢絨、氈毯。東南邊界則教以樹棉種桑、繅絲制茶之法。務使野無曠土,農不失時,則出入有節,種造有法,何患乎我國之財不恒足矣!”(66)
1912年3月,鑒於“俄於滿洲、蒙古、伊犁及波斯、土爾其,……皆扶植殖民之勢力,而蓄謀甚陰。……我國領有東西北滿蒙回藏數萬裏,扼要之地,慢藏誨盜,以資外人。”(67)黃興、宋教仁、蔡元培等人,在南京聯合發起創辦拓殖協會,發揮墾荒國防作用。孫中山先生對創辦拓殖協會,給予積極支持,批復黃興、宋教仁、蔡元培等人呈文說:“吾國民族生聚於東南,而彫零於西北,致生聚之地,人口有過剩之虞,彫零之區,物產無豐阜之望,過與不及,兩失其宜,甚非所以致富圖強之道。拓殖協會之組織,自是謀國要圖,國家應予協助。所請維持經費三十萬元,仰候令飭財政部編入每年預算案可也。”(68)
拓殖協會成立後,改名為墾殖協會。不久,黃興又在南京開辦拓殖學校,該校學制三年,設蒙文、藏文兩科,學生畢業後,赴蒙藏從事墾殖,發揮墾荒國防作用。此舉受到孫中山先生肯定,他親自為拓殖學校題寫校名。
1921年4月,在《實業計劃》第一計劃中,孫中山先生強調“至於滿洲之山嶺,森林、礦產素稱豐富,金礦之發見於各地者亦稱最旺。”(69)“殖民蒙古、新疆,實為鐵路計劃之補助,蓋彼此互相依倚,以為發達者也。……即以滿洲現時殖民言之,雖於雜亂無章之中,虛耗人工地力,不知凡幾,然且奇盛;假能以科學上方法行吾人之殖民政策,則其收效,將無倫比。以此之故,予議於國家機關之下,佐以外國練達之士及有軍事上組織才者,用系統的方法指導其事,以特惠移民,而普利全國。……假定十年之內,移民之數為一千萬,由人滿之省徙於西北,墾發自然之富源,其普遍於商業世界之利,當極浩大。”(70)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孫中山先生把修築鐵路,與“移民東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相結合,列為計劃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要抵抗沙俄帝國主義侵略,實在難能可貴。(71)
在第四計劃中,孫中山先生提出,西北邊界鐵路“……經過最大之森林與最富之煤礦地方。”(72)戛什溫烏梁海鐵路“……經過一極大未辟森林。”(73)鎮西喀什噶爾鐵路與其支線“……循天山森林,經過桐窩西鹽池與阿朗,至鄯善,由此即經過中央幹線。……由河拉前行,循塔裏木河流域,經過無數新村落肥美地方與未開發之森林,即至巴斯團塔格拉克。”(74)如果修築這些鐵路,開發沿線原始森林資源,就能發展西北地區經濟,抵抗沙俄帝國主義瘋狂侵略。
1912年9月,鑒於“瓊多山木,其材木足供數百鐵路上枕木之用。……瓊地又能種樹膠之木(近日樹膠之用極廣,每樹膠一磅,值銀數元,一樹能出十余磅)。瓊之糖產、檳榔等又極豐。若為外人所占,則大利外溢,貽患無窮。”(75)“而海南固又甚富而未開發之地也。已耕作者僅有沿海一帶地方,其中央猶為茂密之森林,黎人所居,其藏礦最富。”(76)“森林陰翳,伐木可以為舟,釣魚之絲,魚埕之場,膠樹、蠶桑、檳榔、椰子、婆蘿、龍眼、荔枝、芝麻、番薯、橄欖、茄楠、沈香、橙柑、黃皮、芭蕉諸植物,不能勝舉。地廣人稀,牛羊成群,牧畜之場在焉;叢林峻嶺,麋鹿、猿、豺、?、兔、貍、獺、山豬棲息其間,狩獵之區存焉。總之,瓊州一島,動、植、礦三界莫不豐富。”(77)孫中山先生提出“將廣東瓊州改為行省,瓊州一島,孤懸海外,為歐亞交通孔道,形勢扼要,屏蔽全國,物產豐饒,利於殖民。然欲經營之、墾拓之,須改為行省,始有所措手,願同鄉諸君留心研究此問題。”(78)他提出開發海南原始森林資源,在海南島設立行省,就是要鞏固西南邊防,抵抗法帝國主義侵略。
總而言之,孫中山林學思想是“民生主義”林學思想,是進步、民主、科學的林學理論體系。雖然孫中山林學思想借鑒了西方林學理論,但其中許多主張、觀點和看法,均為孫中山先生首創。孫中山林學思想繼承了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又大大超越了近代傳統林學思想。它是一個裏程碑和分水嶺,完成了對近代傳統林學思想的革命,實現了向現代林學思想跳躍式地邁進。孫中山林學思想的完成,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現代林學思想,為中國林業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正因為如此,為紀念致力於發展林業事業的孫中山先生,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將他的忌日定為植樹節。(作者劉旭 河北省邯鄲市檔案局編研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