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孫中山的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鄒佩叢

關於孫中山的祖籍問題,目前在社會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孫中山的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簡稱“東莞說”,另一種說法認為孫中山的祖籍是紫金縣孫屋排,簡稱“紫金說”。但在孫中山研究界,則認為“東莞說”是正確的,現將筆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公佈如下:
  
  一、孫中山、孫眉在民國元年的聯親、祭祖活動證明其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
  
  1912年5月,辭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回到廣東,他一邊參加社會公務活動,一邊與孫眉舉行私人參拜活動。其參拜活動反映了他們“認祖歸宗”、“光宗耀祖”的事實,也反映了他們的祖籍之所在。
  1、1912年5月11日,孫中山在廣州參加“廣東孫族歡迎中山家先生懇親大會”(又稱“孫族懇親會”)。同月15日,廣州《民生日報》第5頁以《孫族懇親會紀事》1為題予以報導,其關於“散居”之“我孫氏子孫”為“宗親”、“相見”之“我族叔伯昆弟”甚“歡喜”的記述有:
  宣佈員孫龍光演說詞:“今日我孫氏伯叔兄弟,開懇親會歡迎中山家先生”,“余等忝屬同鄉同宗,開會歡迎”,“我孫氏子孫,自南雄珠璣巷,遷來廣東後,散居各處,枝派雖同,毫無聯絡”,“料為先生意中最先著手之點者,非我孫氏家族耶?則整頓家族為模範族,又可知矣”,“如是,吾孫氏之家族,不更光大而久遠耶?”
  中山先生答詞略謂:“今日得與我族叔伯昆弟相見,正甚屬歡喜。”
  當時,參加“孫族懇親會”的東莞縣上沙鄉孫姓有孫躍衢、孫同發、孫兆權、孫善富、孫培富、孫啟瑞、孫藹庭、孫占鼇、孫鴻鼇、孫金堂、孫子南、孫耀堂、孫錦勝、孫家勝、孫家開、孫新等三十多人,他們在會後收到與孫中山的合影照片和《孫族懇親會歡迎中山記》的新聞傳單各若干份。其中,孫同發之子孫衍佳至今仍保存著合影照片和新聞傳單。這至少表明孫中山承認東莞縣上沙鄉孫姓為“宗親”。而當時在翠亨村,由孫學成的夫人程氏保管的、編於清光緒六年至九年的《翠亨譜》2(原名《孫氏家譜》,簡稱“《翠亨譜》”)也記載“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東莞縣長沙鄉居住”,亦即孫中山的祖籍是“東莞縣長沙鄉”。而東莞縣長沙鄉即東莞縣上沙鄉。
  2、1912年5月28日,孫中山夫婦、孫眉夫婦等專程到逕仔?孫氏祖墳祭祖。時人留下的口碑資料有:
  孫中山“做起人”(即當選大總統)後回鄉,是從石岐回來的,時在九月重陽節左右,我曾見過他,他在祖宗山墳行走一遭,過幾天又走了。3
  筆者按:a、孫中山於1912年5月27日(陰曆四月十一日)回鄉,29日離鄉北上。1930年冬孫中山的胞姐孫妙茜在王斧訪問時即說孫中山於“民國元年四月十一日,曾一度歸來”4。b、孫中山在翠亨村祭拜祖宗山墳的時間應是5月28日一早,是與孫眉夫婦及盧慕貞、孫?、孫婉一起去的。c、孫家祖墳葬在逕仔?一帶,附近還有一座簡陋而破落的孫氏祖祠。孫眉夫婦與孫中山夫婦到逕仔?祭祖之事表明,他們均認同逕仔?孫姓祖墳為自己的祖墳,均認同那裏的祖祠為自己的祖祠。而當時由孫學成的夫人程氏保管的《翠亨譜》也記載“十一世祖瑞英公即遷來逕仔村居住,建造祖祠”,記載十一世孫瑞英“葬〈於〉看山田,後遷上林邊”,十二世孫連德夫人徐氏和十二世孫連昌均“葬〈於〉看山田”,十二世孫連富“葬〈於〉後門埔”,十二世孫連德和十三世孫?千與夫人譚氏均“葬〈於〉後門山”,並記載“茲以前先祖在涌口村所葬之山5,於光緒六年七月,一蓋[概]已將先祖之墳墓一切盤[搬]遷回來,在翠亨村?[犁]頭尖〈山〉土名竹高龍真武殿安葬”。這些搬遷回來的“祖墳”主要是孫中山的五、六、七、八世祖墳,他們被遷葬於“竹高龍”,並與此前已經安葬在此的孫殿朝夫婦(孫中山的十四世祖妣)等3座墳墓葬在同一墓地──竹高龍孫族墓地。
  3、1912年5月28日,孫中山夫婦、孫眉夫婦專程前往左?頭村孫族祠堂,拜謁伯祖,探望宗親,並合影留念,當時孫眉還和左?頭富商孫錦芳商討過籌建合宗祠事宜。時人留下的口碑資料有:
  左步6有個孫錦芳,在唐山是機械總技師,有權威的,帶左步叔侄三四百人去唐山做工,都是孫姓居多。孫眉和錦芳是有聯繫的,孫中山到唐山也拜會過他們,有同鄉會的攝影留念。當孫眉、錦芳籌建一所樂南、樂千合作?宗?祠,錦芳答應本人出資興建,後因地點沒商量好,一個堅持左步,一個堅持建於翠亨而作罷。孫中山回翠亨時(1912年)也曾到左步一行,因他不信菩薩,沒有拜祖,只是拜會叔侄作攝影留念。7
  孫中山先生於1912年舊曆四月十二日坐一乘轎子由30個衛侍隊員跟隨來左步村,我們在村前沙崗仔歡迎,接著到孫家祠開茶會,由孫文莊主持。我當時13歲,正在讀書,也作招呼他的人,他不肯吃飯,開完茶會就走。隨後孫眉續至,下午他們的家眷才來,在此飲完酒才回。
  左步孫姓是和孫中山的太祖同兄弟的。8
  中山於1912年在左步孫家祠謁祖。孫眉和孫錦芳商量建孫家合作?宗?祠,不成。9
  左步村孫錦芳在唐山做機械總管,有幾百萬身家,和孫眉二人商討搞樂千、樂南合作?宗?祠,後來因地點不合,沒有建成。10
  當時孫中山夫婦、孫眉夫婦等留下的合影內容如下:
  孫中山、孫婉與左頭男女宗親合影11。系孫中山和女兒孫婉與孫錦芳、孫鈺芳、孫潮芳、孫姚芳、孫明芳、孫厚芳、孫橋芳、孫桂芳、孫炳芳、孫益芳、孫文莊、孫文端、孫文發、孫文略、孫文堅、孫文錫、孫文欽、孫文茂、孫文詠、孫俊端、孫玉仙、孫兆環、孫玉環、孫金妹、孫金汝、孫翠平、孫發源夫人、孫信謙、孫義芳夫人、孫桂祥、孫炳良等左?頭男女宗親的合影。
  孫眉與左?頭男宗親合影12。系孫眉與孫錦芳、孫玉芳、孫潮芳、孫橋芳、孫浩芳、孫文莊、孫文發、孫文端、孫文詠、孫文欽、孫文堅、孫文略、孫桂芳、孫桂祥、孫俊端、孫信錦等50多位左?頭男宗親的合影。
  孫眉夫人譚氏、盧慕貞、孫?與左?頭女宗親合影13。系孫眉夫人譚氏、孫中山夫人盧慕貞、孫中山女兒孫?與孫發源夫人陳氏、孫錦芳夫人王氏、孫義芳夫人楊氏、孫文錫夫人程氏、孫發祥夫人程氏、孫橋芳夫人、孫文詠夫人、孫文賢夫人李氏、孫文爽夫人梁氏、孫俊端夫人黎氏、孫玉堂之母、孫文基夫人鄭氏、孫金汝、孫金妹、孫玉仙、孫玉環、孫容何、孫容成、孫容笑、孫兆容、孫兆環、孫妙荷、孫翠平等左?頭女宗親的合影。
  這些口碑和合影照片表明,孫眉夫婦與孫中山夫婦是認同左?頭孫姓為宗親的,是認同六世孫樂千、孫樂南為兩兄弟分支的。而當時由孫學成的夫人程氏保管的《翠亨譜》也記載“五世祖禮贊公,在[由]東莞縣遷居來涌口村居住,妣莫氏太安人,生下長子樂千、次子樂南。樂千居住左步頭,樂南居住涌口”,亦即五世孫禮贊由東莞縣長(上)沙鄉遷入香山縣涌口村,六世長房孫樂千居住左?頭,六世次房孫樂南與父居住涌口村,後至十一世孫瑞英時乃遷往翠亨鄰村──逕仔?。孫眉夫婦、孫中山夫婦於1912年5月28日下午到左?頭拜伯祖、會宗親的活動,直接表明左?頭孫姓是孫中山的宗親,間接表明東莞縣上沙鄉是孫中山的祖籍,因為左?頭族譜也記載其族源於東莞縣上沙鄉14。
  
  二、30年代初黨史會成員對孫妙茜的三次採訪證實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史會”)於1930年4月在南京成立,其任務是收集各種革命史料,“先編總理詳細年譜”。為此,黨史會在1930下半年至1931年上半年,先後派出鄧慕韓(後任黨史會廣州辦事處主任)、王斧、鐘公任到澳門和翠亨村進行訪問。在翠亨村,他們一同或分別訪問了孫中山的胞姐孫妙茜,得知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首開外界探討孫中山祖籍問題的先河。
1、鄧慕韓與王斧的首次採訪。
  1930年11月中旬,在孫中山的侄孫孫滿陪同下,黨史會成員鄧慕韓從廣州乘船到澳門,在澳門,鄧慕韓又找到黨史會的另一成員王斧,一同乘車前往翠亨村。在翠亨村,他們訪問了孫中山的胞姐孫妙茜,查看並抄錄了當時由孫妙茜保管的《翠亨譜》和編於1930年的《總理家譜》,獲知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長沙鄉)”和“總理之譜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至總理已十八世矣”,並在孫滿帶領下,前往逕仔和長沙埔一帶,查看並拍攝了逕仔?孫氏祖祠遺址和部分祖墳。調查之後,鄧慕韓、王斧和孫滿按來時的路線回到澳門和廣州。
  鄧慕韓回廣州後,先將其抄錄的《翠亨譜》複錄一份“報告黨史會”,又將其收集的各種資料加以整理,以“得總理胞姊及其家人所談述”為依據,撰寫了《總理故鄉調查紀要》一文,並抄錄一份寄呈黨史會15,另一份交給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宣傳部所編《新聲》月刊。
  在同年11月25日出版的《新聲》月刊第18期,刊登了《總理故鄉調查紀要》一文,其記述孫中山祖籍的內容如下:
  孫氏之先,居粵〈之〉東莞縣屬長沙鄉。至明代,其五世祖禮贊公與妣莫氏遷於香山現改中山縣東鎮涌村口?涌口村?;生二子,長樂千,次樂南。樂千分居左步???頭。旋二人因賦稅催迫,回東莞以避;卒以兵戈擾亂,竟不能返香山新遷之處,只留後嗣以居焉。爰及十一世祖瑞英公,於清代乾隆時,再遷鎮內翠亨村邊之逕仔?,建有祖祠,然以人口稀微,老壯出外,乏人料理,故祠久圮矣。
翠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林木蔥蒼,風景佳絕。鄉內一百四十七戶(民國初年所查);楊、陸、孫、何、馮諸姓聚族而居,楊姓最巨。
  總理之譜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至總理已十八世矣。(其始祖至四世祖,均無名號,須往東莞長沙鄉再查。六世祖至九世祖,則不甚明瞭,須往涌口村再查)。茲將可考者,列之於後:
  這裏,鄧慕韓所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來自孫妙茜和《翠亨譜》,如“孫氏之先,居粵〈之〉東莞縣屬長沙鄉”,至五世始遷中山縣,其後在涌口村和逕仔?村居住過。孫妙茜本來還提到“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但鄧慕韓因為抄寫《翠亨譜》的相關內容而把此句遺忘了。為此,現將《翠亨譜》的有關內容附錄如下:
  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東莞縣長沙鄉居住。
  五世祖禮贊公,在[由]東莞縣遷居來涌口村居住,妣莫氏太安人,生下長子樂千、次子樂南。樂千居住左步頭,樂南居住涌口。樂千、樂南祖惟因糧務迫速,過回東莞,未曾回來,得存莫氏母在牛路墳仝[同]墓。長、次子因賊馬潦?繚?亂,不能回來。茲於乾隆甲午年,十一世祖瑞英公即遷來逕仔?村居住,建造祖祠。
  筆者將此段文字與鄧慕韓所述進行對照,可以明顯看出鄧慕韓所述是完全忠實於《翠亨譜》的,即使《翠亨譜》記載的“乾隆甲午年”16有誤,鄧慕韓也是照抄照搬的。
  另一部分則全部來自孫妙茜,如鄧慕韓得知“總理之譜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至總理已十八世矣”,並得知“十世祖植尚公──十一世祖瑞英公──十二世祖連昌公──十三世祖?千公──十四世祖殿朝公──十五世祖恒輝公──十六世祖敬賢公──十七世祖達成公──十八世德彰(壽屏先生)、德祐(早歿)、德明(總理)……”這種直系傳代關係。此外,通過孫妙茜,鄧慕韓還得知孫姓在逕仔?村和翠亨村“聚族而居”的事實。
  關於“總理之譜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的說法,我們可從當時不在翠亨村而在澳門、直到1979年才由孫眉的孫子孫滿發現的其祖父孫眉(1854~1915)生前保存使用的《家譜略記》17得到印證。《家譜略記》是這樣記載的:
拾世祖考植尚公,分房。
  拾一世祖考瑞英公,生連昌公,系第三子;
      妣梁氏。
  拾二世祖考連昌公,生於己酉年正月十三日,卒於雍正年二月初二日;
      妣陳氏安人,生年不知,九月十八日生,卒於十一月初一日,卒年未詳。
  拾三世祖考?千公,生殿朝公;
妣譚氏安人。〈生〉殿侯公,〈殿侯公〉生恒發公,〈恒發公〉生尊賢公,由殿侯公分枝。
  拾四世祖考殿朝公,生恒輝公;妣林氏安人。
  拾五世祖考恒輝公,生敬賢公;妣程氏安人。
  拾六世祖考敬賢公,生三子;妣黃氏安人。
拾七世祖長考達成公,楊氏安人尚生。
次考學成公,程氏安人尚生。
      三考觀成公。
  由《家譜略記》可以看出,孫妙茜在1930年對鄧慕韓、王斧和孫滿所說的“總理之譜系”,確實是“可得而考者”,亦即十世以下的孫中山先祖是“可考”的。至九世以上,則只知“孫氏之先,居粵〈之〉東莞縣屬長沙鄉”、“五世祖禮贊公與妣莫氏遷於香山”,其餘“始祖至四世祖,均無名號,須往東莞長沙鄉再查。六世祖至九世祖,則不甚明瞭,須往涌口村再查”。
  除撰寫文章發表外,鄧慕韓還在同年11月25日出版的《廣州民國日報》第1張第2版刊出了《訪查孫總理原籍事蹟》的“啟事”,現將該“啟事”附錄於此:
  現查總理族系,自明代五世祖禮贊公,由東莞長沙鄉遷往香山東鎮涌口鄉。但長沙鄉在東莞何處,孫族自始祖至九世祖系統語焉不詳。如有各界人士熟悉東莞長沙鄉徐?孫?族事情者,祈為賜教,無任感謝。
  革命紀念會代辦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廣州辦事處謹啟筆者查閱該報刊登此“啟事”的日期有:11月25日~30日,12月3日~20日,12月22日~28日和30日,個別日期的報紙可能也有刊登者,因報紙不全(缺頁或缺報)而出現中斷現象。由此可見,這個“啟事”在《廣州民國日報》這一廣東地區核心大報上連續刊登了至少32天,至12月30日結束。
  廣州辦事處除刊登“啟事”希望知情者注意及協助訪查外,還在11月26日致函東莞各機關,請其代為查詢。函文為:
逕啟者:
  現查孫總理族系,自明代五世祖禮贊公,由東莞長沙鄉遷往香山東鎮涌口鄉。但長沙鄉在東莞何區,孫族自始祖至九世祖系統語焉不詳,頗為憾事。貴處對於長沙鄉,屬於何區,孫族支派統系若何,自必調查較易。事關黨史重要,祈為詳細賜教。是荷。
  革命紀念會代辦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廣州辦事處
  廣州辦事處的調查,引起《廣州民國日報》記者的關注,該報於11月27日第4張第1版刊登《啟事》的同時,也刊載了記者撰寫的題為《革命紀念會函查總理原籍事蹟:函東莞各機關訪查》的報導,文為:
  南堤革命紀念會,代辦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廣州辦事處,日前曾派員前往香山翠亨鄉,訪查總理少年事蹟,聞所得材料不少,惟於孫氏原籍略而未詳。現該會除一面登報訪查外,昨廿六日並一面致函東莞各機關,代為調查。
  總之,鄧慕韓通過在報上刊登“啟事”和致函東莞各機關,最後得知孫中山的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翠亨譜》記載的“東莞縣長沙鄉”即“東莞縣上沙鄉”。
  王斧回澳門後,也將其抄錄的《總理家譜》複錄一份寄呈黨史會,並將其拍攝的逕仔?孫氏祖祠遺址(被稱為“總理故鄉已湮圮之祠堂故址”18或“總理先祖祠堂故址”19)、位於長沙埔黃草岡的孫中山十四世伯祖孫殿侯與十五世曾祖孫恒輝合葬墓(被稱為“總理十四五世祖墓景”20或“總理高叔祖及曾祖”“叔侄二人合葬處”21)以及孫中山故居各處的資料洗成照片67張寄呈黨史會。
  他在滕抄《總理家譜》時,以《〈總理家譜〉照錄》為名,抄錄了十四世之十八世共5代人的生(卒)等資料,然後提到“以上謹就《總理家譜》抄錄,其餘總理遠祖乃由粵之東莞縣遷往香山縣較詳史料,容續告”22。表明王斧在翠亨村也從孫妙茜的口述和《翠亨譜》的記載中獲知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並打算“續告”其“較詳史料”,但後因兒女染病,加之看到鄧慕韓發表的《總理故鄉調查紀要》一文及其“啟事”,所以沒寫“續告”。很顯然,王斧所知孫中山的祖籍──“總理遠祖乃由粵之東莞縣遷往香山縣”與鄧慕韓所知孫中山的祖籍──“孫氏之先,居粵〈之〉東莞縣屬長沙鄉。至明代,其五世祖禮贊公與妣莫氏遷於香山現改中山縣東鎮涌口村”是完全相同的,亦即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
2、王斧的第二次採訪。
  同年12月中旬,王斧第二次到翠亨村訪問了孫妙茜,他此行與同事梁宿明一道進行。在翠亨村,他們告訴孫妙茜,他們已將此前拍攝的孫中山故居各處、逕仔?孫氏祖祠遺址、孫中山的十四世伯祖孫殿侯與十五世曾祖孫恒輝合葬墓等洗成照片寄呈南京黨史會,並從孫妙茜口中獲知現在的孫中山故居“為第十世祖尚植?植尚?公分房居此”及孫殿朝以下各代的出生時間等。在翠亨村,他們還應楊鶴齡之弟楊子剛之邀到楊家用午餐,從楊子剛口中得知“村內戶口不過百余,以楊、孫、馮、陸四姓人丁較多”,亦即翠亨村孫姓“人丁較多”、“聚族而居”。
  這裏需要補充的是,孫中山故居並非孫中山的“第十世祖植尚公分房居此”,十世孫植尚與其子──十一世孫瑞英一同居住於鄰近翠亨村的逕仔?,並未居住於翠亨村,可見孫中山故居“之故址,為第十世祖植尚公分房居此”的說法是孫妙茜弄錯了。不過,“第十世祖植尚公分房”一說,則是正確的,如鄧慕韓的《調查紀要》也記載“總理之譜系,可得而考者,自十世祖始,至總理已十八世矣”;孫眉生前保存的《家譜略記》也記載“拾世祖考植尚公,分房”。
  回澳門後,王斧以其第二次到翠亨村調查的記錄為主線,於1931年初撰寫了《總理故鄉史料徵集記》一文,並將該文滕抄一份寄呈南京黨史會23,另一份投到南京《建國月刊》編輯部。1931年5月,南京《建國月刊》第5卷第1期刊登了此文。文中除介紹王斧兩次(主要是第二次)到翠亨村訪問孫妙茜及從楊子剛口中獲知翠亨孫姓“人丁較多”的情況外,在提到孫中山的十四世伯祖孫殿侯與十五世曾祖孫恒輝合葬墓時,還畫了墓碑圖案,抄錄了碑文,即:
  碑中的“殿侯”即《家譜略記》中記載的“殿侯”,他“生於雍正乙卯年十二月廿五日”24(生於1736年),而孫中山的十四世祖孫殿朝“生於乾隆乙丑年七月十四日”25(生於1745年),因此孫殿侯為胞兄,孫殿朝為胞弟,亦即孫殿侯與十五世祖孫恒輝是伯侄關係,但王斧將其理解成“叔侄”關係,雖然差不了多少,但畢竟略有差別。不過,王斧從孫妙茜口中獲知孫殿侯與孫殿朝為親兄弟關係,則是完全正確的。另外,王斧從墓碑落款中,已知“觀林為總理父名”,即孫達成之“名”;而“觀德”則是十四世孫殿侯的重孫子輩,即孫尊賢的下一代,亦即孫觀德與孫觀林同輩,但孫觀德與孫觀林為房兄弟關係。
3、鐘公任的第三次採訪。
  鐘公任是黨史會幹事,黨史會安排他前往澳門和翠亨進一步調查瞭解 “總理幼年事蹟”和“總理家世”,實際上等於安排他復查這些內容。他於4月10日乘船離寧赴粵,21日抵廣州,往見鄧慕韓,瞭解其調研進展情況。24日晚乘船離穗往中山,25日上午到中山縣舊縣治所在地──石岐,下午乘車到新縣治所在地──唐家,見到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主席唐紹儀。隨後乘車赴澳門,當晚訪問了孫中山的元配盧慕貞。次日上午乘車前往翠亨村,訪問了孫中山的胞姐孫妙茜。他於5月3日乘船離粵,13日抵上海。14日為向黨史會複命,將其4月25、26兩日訪問盧慕貞、孫妙茜、陸華禧的記錄加以匯總,謄寫出《採訪總理幼年事蹟初次報告》26,呈交黨史會。《採訪總理幼年事蹟初次報告》有關孫中山家世的內容如下:
  (六)達成公之疏屬的伯叔及兄弟狀況若何?孫氏始祖自何處遷來中山縣?全族之狀況若何?
  達成公在翠亨,並無疏屬的伯叔及兄弟27。孫氏始祖在東莞縣,至五世始遷中山縣,其後於此縣中曾遷徙過一二處,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總理系十八世)。(總理二姊楊夫人口述)
  (九)翠亨鄉原有住戶若干?人全系孫姓,抑有別姓雜居?總理童年後,有遷移來居者否?
  翠亨現有住戶七十余家,為楊、陸、孫、馮各姓,楊姓戶口較多,孫姓現僅二三家。(陸華興先生口述)
  其中前一條為孫中山的二姐孫妙茜即楊紫輝夫人所述,後一條系在孫中山故居幫忙的陸華禧(非陸華興)所述。
  前一條是關於孫中山祖籍問題的,儘管孫妙茜說“達成公在翠亨,並無疏屬的伯叔及兄弟”,但實際上是有的,如後一條即陸華禧所言就說孫姓以前戶數較多,“現僅二三家”;又如王斧在《總理故鄉史料徵集記》中“照錄”的孫中山十四世伯祖孫殿侯與孫殿侯的曾孫孫觀德即是;1929年8月楊永棠測繪、同年11月粵漢鐵路株韶段工程局製作的《總理故鄉翠亨村平面圖》28所標孫姓屋地情況亦可證實孫姓在翠亨村有盧慕貞、孫強和孫六[興]各1戶,另在馮氏宗祠附近有孫姓屋地3塊,系因無人居住、料理而倒塌所致。這就是說,翠亨村的孫姓應有六七戶。現將筆者根據《總理故鄉翠亨村平面圖》統計的翠亨村各姓戶數列表如下:
不過,孫妙茜的說法雖有此誤,但其關於“孫氏始祖在東莞縣,至五世始遷中山縣,其後於此縣中曾遷徙過一二處,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總理系十八世)”的說法則是完全正確的,它再次表明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至五世始遷中山縣,其後於此縣中曾遷徙過一二處,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
  鐘公任在上海稍事休息,觀察“寧粵對立”局勢後,回到南京。因黨史會準備於5月26日召開第22次編纂會議,通知他以“臨時指定列席”名義參加,他為此又將其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定名為《總理故鄉史料調查記》29。在第22次編纂會議上,“鐘公任同志報告奉派赴粵調查總理史實經過情形”30,並將其整理的《總理故鄉史料調查記》留存黨史會。
  《總理故鄉史料調查記》保留了鐘公任與盧慕貞、孫妙茜和陸華禧的問答記錄原貌,且將陸華興更正為陸華禧。其關於孫中山的家世內容為:
  問:達成公之疏屬的伯叔及兄弟狀況若何?孫氏始祖自何處遷來中山縣?全族之狀況若何?
  答:達成公在翠亨並無疏屬的伯叔及兄弟,孫氏始祖在東莞,至五世始遷中山縣,其後於此縣中遷徙一、二處,至十四世始住翠亨村(總理系十八世)。(總理二姊楊夫人口述)
  任問:翠亨現有住戶若干?有幾姓?
  華熙云:翠亨現有住戶七十余家,為楊、陸、孫、馮等姓。楊姓人口較多,孫姓現僅二、三家。
  這與他前不久寫的《採訪總理幼年事蹟初次報告》的記載是一致的。
  從黨史會接二連三派員到翠亨村訪問孫妙茜來看,孫妙茜無疑是孫中山祖籍的最權威者;而從孫妙茜對黨史會不同人員的採訪來看,她關於孫中山祖籍問題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即孫氏始祖在粵之東莞縣,至五世始遷香山縣,至十一世始遷逕仔?,至十四世始遷翠亨村。而這些說法,又與孫妙茜保管的《翠亨譜》記載相一致,表明孫中山的祖籍確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
  
  三、鄧慕韓到東莞縣上沙鄉的調查與孫科對《總理年譜長編初稿》關於其祖籍記載的認同

  1931年4月,鄧慕韓將東莞縣上沙鄉孫繩武等代表的呈文轉呈南京黨史會後,便打算等孫滿、孫乾兄弟方便時,一同到上沙實地考查。1932年5月22日,鄧慕韓終於成行,他在孫滿、孫乾(時任中山縣公安局第一區分局長)的陪同下,前往上沙鄉“調查總理世系及始祖墳墓”。在上沙,他們查看了《上沙譜》,認為上沙孫族早期世系“大致與總理家中所存族譜相符”31。鄧慕韓還拍攝了《上沙譜》有關內容、上沙孫氏宗祠、上沙祠堂中懸掛的兩副木聯32、上沙鄉風景、上沙中山小學師生和上沙三世祖墳。後來,他將這些照片寄給黨史會。其拍攝的兩副木聯即清同治年間左?頭孫姓贈送東莞縣上沙鄉孫氏宗祠的木聯,其聯文為:
廟貌慶重新,想當年樂業安居,德紹江東傳嶺表;
宗支同衍脈,看此日源長流遠,澤由莞水播香山。
   左?頭坊裔孫英德、俊堂、俊連敬撰
萃子姓於家鄉,木有本,水有源,五世箕裘開莞嶺;
妥先靈於寢廟,功念宗,德念祖,三房俎豆貢香山。
俊邦、俊堂敬撰33
  1932年9月,南京黨史會總部編輯的《總理年譜長編初稿》問世,其關於孫中山祖籍的記述即采“東莞縣上沙鄉”之說。即“先世出金陵,其遠祖元?允?中公,在宋神宗時任樞密院使”,然後以世次逆序法,稱“十五[七]世祖常德公為元杭州刺史,遷珠璣巷,後與〈東〉莞伯何真公善,複偕子貴榮、貴華、貴紹、貴武,至東莞員頭山居,乃為來粵之始。十四[六]世祖貴華公,分居上沙鄉。迄明代,十三世祖禮贊公始遷香山縣,即今所稱中山縣者,居東鎮涌口村。生二子,長樂千,次樂南,樂千又分居左沙???頭。尋以田賦煩苛,胥返東莞避之,會攖世變,不復來香山,然自是有後於其地。清乾隆時,七世祖瑞英公再遷鎮內翠亨鄉,居逕仔?,建宗祠,明祀典。顧丁口甚稀,老壯多外出,未幾而宗祠以圮。翠亨鄉,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水木明瑟,風景頗佳,距舊縣城石歧?岐?五十四裏餘,距澳門七十四裏餘。居民百數十戶,業田漁或經商檀島。孫姓偕楊、陸、何、馮,稱最巨族。瑞英公以降,六世祖建?連?昌公,五世祖迥???千公,四世祖殿朝公,曾祖恒輝公,祖敬賢公,曆世未顯。父達成公。”
  對此記載,孫中山之子孫科不僅認同此說,而且還在黨史會1933年5月編印的《總理

頁數
行數
簽注人
初稿原文
簽 注 意 見
備註
1
6
鄒委員魯
遷珠璣巷
南雄有珠璣巷,粵人北來者多曾寄居,但此文緊接杭州刺史之後,不識是否為杭州之珠璣巷,否則“乃為來粵之始”一語須改。

1
6
王雲五
何炳松
莞伯何真公
按明史功臣表,有東莞伯何真,此當脫“東”字。

1
6
陳紫楓
同前
同前。

1
6
前 人
至東莞員頭山居
擬改為“居東莞員頭山”。

1
7
前 人
乃為來粵之始
“乃”字可刪。

1
9
孫委員科
分居左沙頭
分居左?頭。

1
9
陸 燦
左沙頭
左步頭。

1
10
前 人
再遷鎮內翠亨鄉
再遷東鎮翠亨鄉。

1
12
陳紫楓
距舊縣城石歧五十四裏餘
“距”擬改為“去”字。

1
13
前 人
孫姓偕楊陸何馮
“偕”字改為“與”字較妥。

1
13
鄧慕韓
稱最巨族
按民國初年《香山縣誌》所載,翠亨全鄉一百四十七戶,故各姓不能稱最巨族,況孫姓僅二十餘人耳。

《總理年譜長編初稿各方簽注彙編》“一歲”條之簽注(列印稿)
年譜長編初稿各方簽注彙編》(1套3冊)之“一歲”條下的簽注中,將書中印錯的地名──“樂千又分居左沙頭”更正為“分居左?頭”34,另一翠亨村人陸燦也將印錯的地名“左沙頭”更正為“左步頭”35。從此,外界對孫中山祖籍即“東莞縣上沙鄉”的認識,便從鄧慕韓、王斧和鐘公任對孫妙茜的採訪以及黨史會總部編輯的《總理年譜長編初稿》中逐漸傳播開來。
  
  四、上述史料和史實證明羅香林否定“東莞說”、提出“紫金說”的論據完全失實,地名Kung Kun應為Tung Kun(東莞縣)之誤
  
  上述史料和史實表明:孫中山的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至五世孫禮贊時由東莞縣上沙鄉遷居香山縣涌口村;孫禮贊生二子,長子孫樂千分居左?頭,次子孫樂南與父居涌口;至十一世孫瑞英時再由涌口村遷居逕仔?村,其遷居時間則為康熙前期,並非“乾隆甲午年”;至“乾隆甲午年”,十四世孫殿朝乃遷居翠亨村。而上述史料和史實分為:孫中山、孫眉在民國元年的聯親、祭祖活動,30年代初黨史會成員對孫妙茜的三次採訪和清末《翠亨譜》的相關記載共三項。(本文作者服務於南開大學圖書館)
  而羅香林否定“東莞說”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1933年9月訪問孫妙茜時沒有看到《翠亨譜》(當時在澳門盧慕貞處),也不知孫中山和孫眉與東莞上沙鄉和左?頭孫氏有淵源,更沒有從孫妙茜處獲知孫家的遷徙史,他只看過並抄錄了孫家在1933年清明期間根據1932年5月20日盧慕貞在澳門所編《孫總理家譜》輯錄而成的紀念孫家已故直系先祖和親人生卒時日的《列祖生沒紀念部》,以其首記之人是“十二世祖考連昌”,遂誤以為“國父故居所藏《孫氏列祖生歿紀念簿》所記十二世祖連昌公始居香山縣一史實”36。在研究中,他又得知《翠亨譜》記載的十一世孫瑞英遷居於“乾隆甲午年”,他於是得出“瑞英於乾隆甲午年即乾隆三十九年始自外地遷入逕仔?,世數早於連昌,而年代遠在連昌之後,則連昌與瑞英無直接之傳代關係”37之結論,他進而得出“近人所述國父上世源出東莞說之非是”和“國父上世與左?頭同源說之非是”38的結論。但上述史料和史實證明《翠亨譜》記載的十一世孫瑞英遷居於“乾隆甲午年”確實有誤,但這並不意味著十一世孫瑞英不是孫中山的先祖,因為孫妙茜口述的世系和孫眉保存的《家譜略記》證明孫瑞英與孫連昌確為父子關係(他們死後也葬於逕仔?的同一墓地)。同時,上述史料和史實也證明羅香林得出的“近人所述國父上世源出東莞說之非是”和“國父上世與左?頭同源說之非是”的結論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列祖生沒紀念部》中的“十二世祖考連昌”、“妣陳氏”和“十三世祖考千”、“妣譚氏”的生卒資料則輯錄於《孫總理家譜》,而《孫總理家譜》中的“十二世祖考連昌”、“妣陳氏”和“十三世祖考?千”、“妣譚氏”的生卒資料則抄錄於《翠亨譜》,而《翠亨譜》中的十一世孫瑞英因“生終年月無考”即其生卒資料不健全,而《孫總理家譜》未予收錄,也就是說,《列祖生沒紀念部》、《孫總理家譜》和《翠亨譜》以及1930年孫家編輯的《總理家譜》(即王斧所抄錄者)均是孫家信史,上述史料和史實均證明羅香林所謂《翠亨譜》則“為混合中山縣逕仔?左?頭二地孫氏源流與翠亨孫氏一部分傳說而成之文籍”39、《列祖生沒紀念部》才是孫家“唯一家傳信史”40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但是,羅香林不僅認定《列祖生沒紀念部》是孫家“唯一家傳信史”、“連昌與瑞英無直接之傳代關係”、“近人所述國父上世源出東莞說之非是”和“國父上世與左?頭同源說之非是”,而且還以美國人林百克(Paul Linebarger)在1918至1924年所著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一書中的孫中山答林百克問為線索,重新尋找孫中山的祖籍之所在。
  林百克是孫中山的法律顧問,他長期追隨孫中山,並對孫中山的早年生活頗感興趣。他在書中的很多地方,是以問答形式介紹孫家生活的,如記載“中山家族的姓是‘孫’”、“孫家在翠亨村裏,也可以算是一個望族”、“孫家的族長必須付這個稅的”、“孫家完全是中國式的,相信種種中國風俗,包括纏足”、“牢記你的叔〈伯〉[祖]父在寧波所遭的不幸”等等。在談到孫中山是否出生於火奴魯魯時,孫中山的答問是:“Choy Hung…Choy Hung…that is the hamlet of my birth, and the birthplace of my immediate forebears. I say immediate forebears, for we have lived only a few generations in Choy Hung. The village of our ancestral temples is at Kung Kun, on the East River.”41這段話的實際意思是:“翠亨,翠亨,那才是我出生之村莊,也是我近祖之誕生地。我說近祖,是因為我們在翠亨只生活了數代。我們宗祠所在之村莊,乃在Kung Kun(縣),屬東江流域”。
  由於孫中山答林百克問中的Kung Kun不能直接翻譯,而民國元年孫中山與東莞縣上沙鄉孫姓的聯宗親活動及孫中山夫婦、孫眉夫婦到左?頭孫姓祠堂的祭伯祖、聯宗親活動,以及《翠亨譜》關於孫中山祖籍是“東莞縣長(上)沙鄉”和左?頭孫姓是孫中山宗親的記載,已經說明了問題,何況30年代初孫妙茜對鄧慕韓、王斧、鐘公任等黨史會成員的採訪亦表明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而Kung Kun又顯為Tung Kun(東莞)之誤,因此,孫中山答林百克問應譯為“我們宗祠所在之村莊,乃在Tung Kun(東莞縣),屬東江流域”。
  但羅香林卻在Kung Kun無誤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在東江中上游地區尋找Kung Kun的密合地名對音。但他在1941年8月找到的Kung Kun的密合地名對音則是紫金縣孫屋排(村)《孫氏族譜》中的“公館背”,而“公館背”則是“(孫友松)所遺祭田,小土名林塘肚,又忠壩公館背、灌水塘、楊坊礦石屋下三墳地”中的“祭田”兼“墳地”(主要是“墳地”),地處“公館”背後一帶地方,“公館”系一座建築名42,而“公館背”則僅是土名而已。它既不是孫中山所說的宗祠所在的村莊名,也不在孫中山所說的“東江”流域,而在“韓江支流北琴江的最上游”43,但羅香林卻說“林百克(Paul Linebarger)撰《孫逸仙傳記》(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所載國父自述家廟尚在東江公館村(Kung Kun Village)一史實”44。其實,東江並無“公館村”,而建築名──“公館”則在“韓江”流域,那種認為Kung Kun應譯為“龔公村”和“公館背村”或“公館村”的譯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The village of our ancestral temples is at Kung Kun絕不等於Our ancestral temples is at Kung Kun Village,The village of……is at Kung Kun絕不能譯成Kung Kun Village45。實際上,“Linebarger氏謂孫公自述,祖祠在東江Kung Kun,下一字為‘莞’對音,上字當是Tung 字之誤,據其地望推之,當是東莞無疑”46,亦即《孫逸仙傳記》“第一章謂孫公祖祠,在東江東莞”47的譯法才是正確的。另外,羅香林從紫金縣孫屋排(村)的《孫氏族譜》中發現“十二世祖諱璉昌公,移居曾[增]城,於後未知”48,他遂認為此璉昌公後來移居到香山,與孫中山的十二世祖連昌公就是同一人。但上述史料和史實證明香山的孫連昌是土生土長的香山人,其五世祖早在明朝即已遷居香山縣,其與其父孫瑞英均生活於逕仔?村,死後均葬於逕仔?的“看山田”,亦即香山的孫連昌與紫金的孫璉昌完全無涉。而紫金的孫璉昌,羅香林說他於清朝“康熙四十年以前數年”由紫金孫屋排(村)經增城遷入香山縣,但經筆者研究,發現他是乾隆時人(約生於1747年)49,與香山康熙時人(生於1669年)的孫連昌既非同時代人,更非同一人。
  
  五、結語
  
  從上述事實來看,孫中山、孫眉在民國元年的聯親、祭祖活動反映出他們的祖籍是“東莞縣上沙鄉”,30年代初黨史會派出的人員接二連三地從翠亨村孫妙茜口中得知孫中山的祖籍是“粵之東莞縣(上沙鄉)”,而編於清末的《翠亨譜》則明確記載翠亨孫氏的祖籍為“東莞縣長(上)沙鄉”,因此,“東莞說”顯然是合理而可信的。而“紫金說”既不反映孫中山、孫眉在民國元年的聯親、祭祖活動,也不是孫妙茜對羅香林所言,還與《翠亨譜》的記載相矛盾,因此,“紫金說”顯然是不合理也不可信的。

1 1912年5月15日廣州《民生日報》第5頁刊載有《孫族懇親會紀事》的報導。
2 原藏孫中山故居,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由孫學成的妻子程氏保管;1913年至1931年由孫妙茜在翠亨村保管;1932年由盧慕貞攜往澳門編譜,1935年尚在澳門;抗戰勝利後回歸翠亨村,由孫妙茜保管;孫妙茜去世前,將該譜交給其孫子楊連合、楊連逢保管;1956年9月,由楊連逢獻給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收藏。
3 李伯新:《孫中山史跡憶訪錄》,中山市政協文史委1996年10月印行,第140頁。
4 王斧:《總理故鄉史料徵集記》,載南京《建國月刊》第5卷第1期,1931年5月出版。
5 筆者注:此“山”字按當地民俗,系指“祖墓”,當地人把清明期間掃墓祭祖活動稱為“拜山”。當地人提到某處有幾座墳墓時,常說某處有“幾掛山”或“幾穴山”,“掛”字為量詞,表示“座”、“穴”之意。
6 左步,古名左?頭,今多稱左步頭或左步。
7 李伯新:《孫中山史跡憶訪錄》第110頁。
8 李伯新:《孫中山史跡憶訪錄》第159頁。
9 李伯新:《孫中山史跡憶訪錄》第160頁。
10 李伯新:《孫中山史跡憶訪錄》第111頁。
11 原藏左?頭孫氏祖祠,現藏翠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12 同上。
13 同上。
14 清光緒六年(1880)所修《左?頭孫氏族譜》,系該族第五次所編修。
15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原件,檔案號為030/81。
16 應為康熙前期。“乾隆甲午年”乃十四世孫殿朝的遷居時間。
17 《家譜略記》於1979年由孫滿發現,開始由孫滿收藏,現由孫滿的侄子孫必勝收藏。
18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原件,檔案號為012/244。
19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原件,檔案號為017/3。
20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原件,檔案號為017/7。
21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1931年王斧所呈《總理故鄉史料徵集記》原件,檔案號為030/118。
22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原件,檔案號為030/82。
23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1931年王斧所呈該文手稿,檔案號為030/118。
24 見光緒六年至九年所編《翠亨孫氏先祖牌位紙》,由旅居檀香山的翠亨孫氏族人孫華祥家人收藏。
25 見1932年5月20日盧慕貞在澳門編輯的《孫總理家譜》,原由孫滿收藏,現由孫滿的侄子孫必勝收藏。
26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鐘公任手稿原件,檔案號為030/88。
27 筆者注:翠亨村除了孫達成三兄弟外,同宗叔伯兄弟有孫茂成、孫玉成等人,後孫茂成遷居距翠亨七公里的南?圩生活,孫玉成移居檀香山謀生。
28 原藏中山市博物館,現藏翠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29 據臺北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鐘公任手稿原件,檔案號為030/368。
30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陳鵬仁、劉維開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史史料編纂工作·中國現代史料叢編(二五)》,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頁。
31 見《函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請核辦上沙鄉代表孫繩武等請修正總理始遷祖一案》,載國民黨西南執行部編:《西南黨務月刊》第14期,1933年3月出版。
32 木質,俗稱“堂對”,懸掛於廳堂兩側之牆壁。
33 據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党史館藏照片,檔案號為017/4。
34 據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七一六)508號檔案。
35 同上。
36 羅香林:《國父家世流源再證》,載羅香林編《客家史料匯篇》,香港中國學社1965年出版。
37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年初版,第7頁。
38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第3、9頁。
39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第3頁。
40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第5頁。
41 (美)Paul Linebarger: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The Century Co.,1925.4, page 4~5。
42 見1942年7月3日劉海帆、張首民、溫時新、溫秀如、溫佩英複羅香林函,1942年7月23日孫作君、孫啟元、孫啟恒、孫桂香複羅香林函,1942年9月底孫啟元、孫作君、孫桂香、孫啟恒複羅香林函,1942年12月20日,孫啟源、孫啟恒、孫桂香、孫竹君致羅香林函,收入羅香林編:《忠壩孫氏族譜節抄及有關文件》,現藏香港大學圖書館,館藏號為:羅222 50。另見1986年《原中大羅香林教授的友人溫濟琴的發言》,載紫金縣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大會秘書組編:《紫金縣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會刊》,1986年12月印行,第11頁。三見2003年紫金人劉乃徽:《孫中山祖籍商談》一文,傳播於Internete網上。
43 紫金縣中壩鎮人民政府網站。
44 羅香林:《國父家世流源再證》。
45 見羅香林:《國父孫公中山家世考》,載羅香林、黃淩霜編廣州《更生評論》第2卷第2期,1938年出版;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年初版;羅香林:《致孫院長答鄧慕韓君關於〈國父家世源流考正誤〉書》,載臺北1954年版《國父家世源流考》複版再跋;羅香林:《國父家世流源再證》。
46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希山藏書房1933年11月出版,第274頁“注二一”。
47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第264頁。
48 見羅香林抄錄的《紫金忠壩孫氏族譜》,現藏香港大學圖書館,館藏號為:羅222 50。
49 鄒佩叢:《筆者新作:紫金孫璉昌並非香山孫連昌之另一項鐵證:紫金孫連昌是乾隆時人》,載《孫中山家世研究與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9-910頁。


 


1912年5月15日的廣州<民生日報>在第5頁以<孫族懇親會紀事>為題予以報導(局部)


980820-6


 


東莞縣上沙鄉孫衍佳保存的"孫族懇親會"紀念合影


980820-7


 


東莞縣上沙鄉孫衍佳保存的"孫族懇親會"新聞傳單


980820-8


 


<翠亨譜>封面及遷葬祖墳到竹高龍的"前言"內容


980820-9


 


1912年5月28日孫中山、孫婉與左埗頭男宗親合影


980820-10


 


1912年5月28日孫中山、孫婉與左埗頭男宗親合影


980820-11


 


1912年5月28日孫譚氏、盧慕貞、孫娫與左埗頭女宗親合影


980820-12


 


總理故鄉調查紀要


980820-13


 


<翠亨譜>之內文


980820-14


 


家譜類記


980820-15


 


廣州民國日報


980820-16


 


<廣州民國日報>記者於該報11月27日第4張第1版的報導


980820-17


 


王斧抄錄並提供給黨史會的<總理家譜照錄>手稿開頭與結尾


980820-18


 


王斧發表的<總理故鄉史料徵集記>局部


980820-19


 



980820-20


 



980820-21


 



980820-22


 


鄧慕韓在上沙孫氏宗祠拍攝的兩副木聯及聯文


980820-23


 



980820-24


 


<總理年譜長編初稿各方簽注彙編>"一歲"條之簽注(原稿)


980820-25


 


<孫總理家譜>封面及首頁文字


980820-26


 


<列祖生沒紀念部>封面及首頁文字


9808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