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版選單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X
line
Email
認識本館
誕生
沿革
館長介紹
歷任館長
本館簡介
組織架構
本館願景
主要紀事
專業人員專區
古蹟之美
參觀
地理位置
辦公時間
文創商品
博物之島
演藝資訊
講座系列列表
園區之美
園區生態導覽
活動
當期活動
重要活動訊息
藝文展覽回顧
線上服務
線上展覽
線上講座
線上商城
線上影音
線上典藏
館史網
電子報
我的E政府(申辦業務)
資料開放服務網
新聞與公告
新聞稿
各項公告
徵才公告
招標公告
政令宣導
便民服務
美學課程
中山文化園區申請及表單下載
民眾服務
消費者保護專區
志工園地
為民服務白皮書
常見問題集
法令與規章
政府公共網站
資訊圖像化
訂閱電子報
研究
圖像授權
館刊
館刊數位版
歷史館刊
中山學術資料庫
出版品
孫逸仙博士圖書館
孫學期刊
國父年譜
國館紀要
三民主義全文檢索系統
性別平等
性別主流化
CEDAW
性別統計
性別預算
性別影響評估
性別分析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意識培力成果
性別平等文宣
性別平等研究
相關網站連結
政府資訊公開
內部控制聲明書
資訊公開專區
公開徵信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預算、決算及會計報告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書面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廉政專區
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熱門關鍵字
下方連結
隱私權宣告及資訊安全政策
著作權聲明
雙語詞彙對照表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常見問答
友善措施服務
英文版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
上方連結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常見問答
友善措施服務
英文版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國立國父紀念館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X
line
Email
字級
小
中
大
認識本館
誕生
沿革
館長介紹
歷任館長
本館簡介
組織架構
本館願景
主要紀事
專業人員專區
古蹟之美
參觀
地理位置
辦公時間
文創商品
博物之島
演藝資訊
講座系列列表
園區之美
園區生態導覽
活動
當期活動
重要活動訊息
藝文展覽回顧
線上服務
線上展覽
線上講座
線上商城
線上影音
線上典藏
館史網
電子報
我的E政府(申辦業務)
資料開放服務網
新聞與公告
新聞稿
各項公告
徵才公告
招標公告
政令宣導
便民服務
美學課程
中山文化園區申請及表單下載
民眾服務
消費者保護專區
志工園地
設置管理要點
志工報名表
國父紀念館志工部落格
為民服務白皮書
常見問題集
法令與規章
政府公共網站
資訊圖像化
訂閱電子報
研究
圖像授權
館刊
館刊數位版
歷史館刊
創刊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更多歷史館刊
中山學術資料庫
出版品
藝術文化圖書
孫學期刊
孫學圖書
展售處
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更多出版品
孫逸仙博士圖書館
圖書查詢
線上資料庫
孫學期刊
國父年譜
國館紀要
三民主義全文檢索系統
性別平等
性別主流化
CEDAW
性別統計
性別預算
性別影響評估
性別分析
性別平等工作小組
性別意識培力成果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性別平等文宣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性別平等研究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相關網站連結
政府資訊公開
內部控制聲明書
資訊公開專區
公開徵信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業務統計
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決算及會計報告
決算
會計報告
出國、赴大陸計畫執行情形
預算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書面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廉政專區
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
歷史館刊
創刊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第十四期
第十五期
第十六期
第十七期
第十八期
第十九期
第二十期
第二十一期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第二十四期
:::
首頁
研究
歷史館刊
第二十四期
第二十四期
_
網頁功能
Facebook
X
line
Email
列印內容
2009年民主與法治學術研討會紀實/汪中文、林淑怡
內文
在現今社會中,人民能夠瞭解政府體制的運作及其權利的保障,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為順應技職院校推動「系科本位」課程改革的潮流,擷選和公民養成有關的民主通識素養與課程,故特此藉由研討會的方式,結合學者專家的意見,引領學生據以建構省思民主法治的價值與意義,並讓學界有機會在民主法治的相關議題上,進行意見交流與討論。
「2009年民主與法治學術研討會」係由國父紀念館及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主辦,於2009年5月12日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國際會議廳三樓舉行。參與發表論文的學者,分別來自於國立台南大學、台南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中華醫事大學、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等單位,而講評者,更廣及義守大學、陸軍官校等十二所大專院校的教師。
開幕典禮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王昭雄校長的致詞中展開,除了肯定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意義外,也特別感謝與會的貴賓學者們。本次研討會一共分為四個場次,第一場為專題演講,而其餘三個場次則為論文發表。
首先,第一場的專題演講,特別邀請到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先生,為本次研討會做專題演講,題目為?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的本質?,主持人是國父紀念館鄭乃文館長。郭前部長在演講中,不但解說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所具的意義,也特別指出高教育全球化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其一番精采的論說,著實使在場的來賓獲益良多。
本次研討會的論文主題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民主政府體制、人權等與民主法治相關之議題,發表論文一共有十二篇之多,茲將論文作者及重要內容依據場次摘要如下:
第二場學術研討會,主持人為崑山科技大學彭堅汶教授,第一位發表人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黃坤山教授,講評者則為空航技術學院李鐵生教授。黃坤山教授「社會變遷中軍訓教官角色功能之探討」一文的重點,主要是以深入訪談、文獻分析、以及參與觀察的方式,探討出在社會變遷與價值觀的改變下,教官已由最初的管理者角色,轉變為軍訓教學的傳授者、學生生活的輔導者、服務工作的執行者以及兵役行政的推動者四種角色功能。並且指出為了使軍訓制度能永續發展,更改組織名稱、明訂教官角色功能、提高教官學術專業水準、協助教官取得教師資格等政策方向,才能使教官制度徹底轉型。而李鐵生教授則針對此篇論文,提出「全民國防」與「國防通識教育」二者概念應做區分的建議。
第二位發表者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王順合教授,評論者為台南大學林瑞榮教授。王順合教授的「通識課程之概念構圖教學設計----以『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課程為例」一文係通識課程之行動研究,研究流程主要採取行動研究的一般模式----規畫、行動、觀察及反省的螺旋式過程,研究重點則採用Novak概念構圖法,來創新「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通識課程設計,主要教學方式是提供學習者適當的知識圖鷹架,讓學習者透過知識建構與組織,將零散的知識與概念,組成有意義的知識結構,亦即以組織的建構方式幫助不同階層的學習者,以具體的方式呈現抽象的概念,釐清概念與事實之間的關係,並且聯結新資訊與先備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講評者林瑞榮教授則建議王順合教授,應在文中加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對,並在架構上讓主問題更加突顯。
第三位發表者為台南大學蕭妙香教授,講評者為台灣藝術大學黃惟饒教授。蕭妙香教授的「法治教育課程內涵初探」一文,認為我國在邁向自由化、多元化、民主化的社會轉型之際,常有人誤以為民主就是自由,而忽略了民主是根植於法治的基礎上。而學校的法治教育課程,在法治認知的部分,究竟是傳授什麼內容,以及是否符合培育具備健全法治觀念之現代公民所需的教育內容?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因此,蕭妙香教授透過法治教育的基本意涵、內容及概念,從中探討法治教育課程之內涵。黃惟饒教授對於本文的建議一共有兩點,一為加入時間因素,以整理發展的重點流程;一為整理歷史實證的調查結果,以顯現出法治教育的重點。
本場次最後的發表人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黃松浪、黃明棋兩位教授,講評者為亞洲大學陳竹上教授。「我國政府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社會教育政策之制定為例」一文,嘗試分析政府部門公共政策之制定過程。並且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為借鏡,探討我國社會教育政策制定之過程,並分析其影響政策制定之因素,俾便進一步瞭解我國社會教育政策規劃與制定時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其論述主軸是政策規劃與制定過程的分析,首先闡述公共政策之意義,其次就政策制定之意涵及其過程進行探討,接著說明社會教育政策規劃之原則與實際的規劃過程,及如何達成政策合法化之目標,同時剖析影響社會教育政策制定之諸多因素,並提出結論。陳竹上教授建議本文在論述上,可以在政策規劃方面,對於培育多元文化素養之規劃,稍加檢視或評論,而整體的論述上,則可以更深入的探討。
與會來賓針對本場次的論文發表,分別提出兩個問題。首先是針對王順合教授,提問「學生對於用概念構圖授課的接受程度及實施過程所遇的困難」?王順合教授則以平時上課的情形來證明學生的接受度,及回覆實施的困難點為「分組」。第二個問題是針對黃坤山教授提問,問題為「教官在教學與生活輔導上,應以何者為重」?而黃坤山教授則提出相關依據,以回應教學與生活輔導二者應並重。
第三場學術研討會,主持人為長榮大學宋瑩珠教授,第一位發表人為台南科技大學孫德華教授,題目為「從尋租分析集權政府支出與貪污間的相關性」,文中使用Marshall的需求函數與單自由度彈簧系統的振動模型,來證明集權國家的政府支出與貪污間具有相關性。並且進一步在這個已證得的議題基礎上重新銓釋Barro模型,而由新銓釋的Barro模型,可得貪污敏感度的變化時間序列。而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林文斌教授講評本文,對於官僚貪污能量與反貪污動能,二者是否可以達到能量守衡充滿疑問,林教授認為公用支出大,不見得貪污指數高。
第二位論文發表者為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專員吳濬清教授,其「人口販運法治之研究----以探討假結婚移民為中心」一文,結合吳教授從事治安機關法律實務及外國籍婚姻移民之發展近況,先從必要性,緊迫性、實用性等三個層次論述「『假』結婚」定義之重要性,緊接著藉由彙整各地方法院審理首件外國籍人民與本國籍人民「『假』結婚」之具體實務案例,總結分析前揭各類「『假』結婚」客觀事實展現態樣之共通性,確立「『假』結婚」一詞於不同「『假』結婚」態樣間共通之法律定義規則,以求客觀定義「『假』結婚」,從而便利針對外國籍「『假』結婚」移民所衍生之問題,展開探討及進一步研究。講評人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林瑜瑩教授,林教授建議本文在未來的修正上,可以將各國的相關情形加入,並且增加對大陸配偶的討論。
接下來,由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黃源謀教授發表「『民主法治與生活』課程教學之探討」一文,其針對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所規劃之核心通識『民主法治與生活』課程,探討其課程目標、教學進度、分組討論及教學助理之規劃、作業設計及成績考核、課程網頁規劃等面向,目的在提昇民主法治與生活課程教學之先備知識,並建構出良好可行之課程構想。而講評者義守大學李銘義教授也針對此議題,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提問技巧可分為轉引、提示、探究、轉問、反問等。
本場次最後的論文發表者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江學通、黃坤山教授,其「民主化中基層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關係之探討----以台南市金華里(社區)為例」一文,認為雖然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是兩套不同的構想,各有其不同的歷史由來及功能目的,原則上尚未能相互取代,但在目前這種資訊發達與快速傳遞的狀況下,村里的功能基礎似在動搖,為能求其適應社區思想潮流,村里組織社區化,已是未來的趨勢。而本文的研究主旨即在於探討我國村里與社區組織現況所面臨的問題,與兩者間互動之爭議,並針對問題提出可供我國未來規劃村里與社區組織時之建議。講評者為南科國際實驗中學戴旭璋校長,他除了肯定本文的研究價值外,也建議若社區與里在發生爭議時,可將區公所的角色突顯出來。
第四場學術研討會,主持人為真理大學蔡博元部長,第一篇發表的論文為美和技術學院林進生教授,與屏東科技大學謝政道教授的「一九九零年代台灣修憲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文中藉由歸納1990年代間台灣所經歷的四次修憲內容,探討出修憲後的總統與立法院職權均大幅擴張,同時也對兩岸關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外,林進生、謝政道教授認為由於行政、立法兩權間出現了不平衡的關係,未來應要設法解決此問題,台灣才能制定穩健的中國/大陸政策,而兩岸關係也才能有穩定的發展。講評人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余元傑教授,他認為「對大陸地區的關係」並非「特殊的外國關係」,應視大陸人民為「特殊本國人」,這樣才能更加符合憲法前言所述的「為因應統一前的需要」此條文,此外,余教授也認為朝小野大並非屬於制度的因素。
第二篇發表的論文是謝政道教授的「不明確憲法概念之初探----以總統對行政院院長之任命權為例」一文,本文旨在界定不明確憲法概念的意涵,並引我國憲法中總統對行政院院長之任命權可能造成的憲政衝突為例,來分析不明確憲法概念及如何經由司法審查來加以因應。而講評人為陸軍官校林國棟教授,他除了勘正本文的錯字及結構外,也建議謝教授可以在結論的地方延伸出去,提供一個願景,讓後學者有接續的動力。
第三位發表人為中華醫事大學邱忠民教授,邱教授的「特別權力關係理論再修正之探討----從司法院釋字第653號解釋反思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一文,首先介紹特別權力關係理論,其次就大法官會議解釋第653號之爭執事實、要點、解釋理由,及對特別權力關係理論重大修正做說明,並反向思考大法官會議解釋字第380號、第450號、第563號解釋所保護學術自由及大學自治,是否因第653號解釋而受影響。講評人為立德大學洪松輝教授,其針對本文提出八點建議與看法,與邱教授不同的是,洪教授認為國家對大學的威權統治並非弱化,而是角色不同的區別而已,此外,他也提出例證來證明管理嚴格不見得會導致招生不易。
最後一位發表人為台南科技大學楊安華教授,其「台灣政治人物近年來對人民的道歉評析」一文係以陳水扁洗錢案為?進?研究,目的是檢視在台灣的政壇,部分政治人物面?危機時,如何使用形象修護策?回應外界批評,並將「道歉策?」援用於形象修護策??域,進而如何使用「模糊策?」與「形象修護策?」修護自我形象,以?提供教育界與學術界?考。評論人是台南大學張伯宇教授,他建議楊教授可將法律實務見解與政治意識狀態等制約先放在一旁,然後檢視整體政治人物的模糊策略,這樣的做法會對政治語言更有貢獻。
「2009年民主與法治學術研討會」的閉幕典禮,在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汪中文教授的主持下,完美落幕了。並且順利達成藉由教學與學術研討活動的舉行,從實務的沿革、制度的演進與變化,使學生能了解民主與法治的基本概念、運作程序及其實踐的活動意義,並透過研討會的交流方式,凝聚國人對於民主法治的重視。
照片
<
放大圖片檢視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王校長昭雄致詞
<
放大圖片檢視
>
國父紀念館鄭館長乃文致詞
<
放大圖片檢視
>
郭前部長為藩致詞
<
放大圖片檢視
>
通識教育中心汪主任中文閉幕致詞
<
放大圖片檢視
>
照片
<
放大圖片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