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九九九美西行—國父思想學術研討暨史蹟書畫藝術巡展隨記\李康成

  如果,時光回溯一百年,中國人尚在此地披荊斬棘、闖天關;
  如果,空間不存在金山,革命的歷史也許留下某些空白、某些變遷;
  為了紀念 國父,為了記取與金山的這段淵源;
  是探索,是宣揚,更是珍惜與僑胞的共聚因緣;
  我們跨洋過海,藉著藝術的橋樑-
  讓三民主義的光芒,映照舊金山與洛杉磯!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少年中國晨報
  金山是美國在太平洋西岸的主要港口,從一八四八年以來,華人遠涉重洋,來到美國謀生,在金山登陸後,群聚居住,逐漸形成華埠,並組成各類僑團,在美洲華人社會中形成領導的地位。

國父孫中山先生赴金山共有四次:
一、第一次--在美停留三個月又三天,時年卅一、卅二歲
  廣州首義失敗後,於一八九六年六月 國父初次赴美宣傳革命,志在聯絡洪門致公堂人士參加革命組織,因華僑對革命認識薄弱,效果不彰,只達到初期播種階段。 國父隨即前往紐約、倫敦作第一次環球之旅,十月在倫敦蒙難,從此 國父名聲遠播。

二、第二次--在美停留八個月又八天,時年卅九歲
  一九○三年, 國父為了厚植革命勢力,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為會員,次年四月六日,再蒞金山,因保皇會(全名為保救大清光緒皇帝會,簡稱保皇會,後改稱保皇黨)勾結清領事及移民局,而受困於碼頭上木屋(候審所)十七日,賴當地中西日報社長及致公堂聯合營救脫困。其時保皇會在檀島及金山勢力頗大。為爭取華僑對革命之支持, 國父乃親撰致公堂新章程八十條,並推動全美致公堂會員總註冊;其次使該堂機關報「大同日報」為革命黨所掌握;其次委「中西日報」印刷鄒容的「革命軍」一書一萬一千冊,分贈各地華僑以強化革命思想。 國父此度遊美各地籌款甚少,乃轉赴歐洲。但因由革命黨掌握「大同日報」,對促進洪門人士觀念的革新有很大的影響。其後數年加拿大致公堂的變產助餉,及辛亥洪門籌餉局的成立,即種因於此。此次 國父在金山即有月餘。

三、第三次--在美停留四個月又十四天,時年四十四、四十五歲
  一九○九年十二月, 國父領銜的中國同盟會(The China Federal
Association)已在東京組成,並先後在中國南方邊境發動起義,在海外則與保皇黨展開根據地保衛戰。為吸引更多志士參加革命行列,同盟會會員李是男先行返美,一九○八年他和溫雄飛、黃芸蘇等數人組織「少年學社」,在加州政府註冊名稱為「少年中國會」(Young
China
Association,社長為黃芸蘇,社址在金山華埠潑土茂花園角橫街「永生殯儀館」,現為綱紀慎教堂)除了從事革命活動外,更接受胡漢民委任為美洲同盟會支部「主盟人」,準備組織美洲同盟會。一九○九年「美洲少年周刊」在金山創立,當時溫飛雄為總理,黃超五為總編輯,李是男為副刊編輯,黃伯耀為翻譯兼發行人,是為少年學社的機關報,也是革命黨在美洲創辦黨報的嚆矢。

  該刊出版後,風行於南北美洲各地,一九○九年 中山先生由歐赴美,為籌募軍需,以支援相繼在中國西南發起的革命活動,見此週刊大加讚賞,但七天才出版一次未能應付革命宣傳的急需,於是在金山駐留月餘,一九一○年二月十日扺金山後,先命李是男改組「少年學社」為同盟會,繼改為「美洲同盟總會」,直接統轄紐約、芝加哥及加州各埠的同盟分會。 國父為創立「美洲同盟總會」的機關報,乃領導李是男、黃伯耀二人將「美洲少年週刊」改組,將原來的油印小週報,擴充為鉛印的日報。三月廿二日下午 國父乘高麗船前赴檀香山。惟籌備工作繼續進行,由同盟會員集資,租得企李街(Clay)八八一號為社址,一九一○年八月十九日「少年中國晨報」(The
Young China Morning Paper
)正式問世,推黃伯耀為總理兼營業部經理,李梓青為司庫,黃超五為總編輯,李是男為副刊及新聞編輯,黃芸蘇、崔通約、伍平一、張藹蘊為主筆,陣容極為堅強,那時 國父已在檳城。

四、第四次--在美國及加拿大共停留九個月又十七天,時年四十六歲
  一九一一年一月廿三日, 國父由紐約道金山轉加拿大募款;六月廿八日再扺金山,此行想透過致公堂與同盟會的組織,發起募款活動,以接濟國內的革命軍。他曾以「少年中國晨報」為臨時辦公室,為中華革命軍籌款,在此所設的辦公桌上完成青天白日旗式樣的繪製,二十元、百元、千元三種中華民國金幣券的簽署。為消除門戶之見,以充分合作, 國父先勸導同盟會會員一律加入致公堂為會員,其次將致公堂與美洲各埠所屬同盟會聯合組成「美洲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又稱「洪門籌餉局」(辦事處設於舊金山波福街三十八號致公堂二樓),對外為免遭美國法律之干涉,改名為「國民救濟局」,所獲款項極為豐碩,國內辛亥三二九廣州之役,及武昌起義後各省義軍,都由該局陸續匯款供應,貢獻非常鉅大。

金山國父紀念館的誕生
  一九一○年 國父手創少年中國晨報以宣傳革命,並為僑胞的喉舌。此報歷經倒滿建國、討袁護法、清黨、北伐、抗戰、勘亂、行憲,均循中央旨意,宣揚主義,結合僑胞,協力於民主憲政及統一大業,績效卓著,該報在營運八十一年後,因國際情勢變遷等多方因素,不得已於一九九一年四月停刊,僑界深感惋惜。為傳承 國父革命愛國的精神,及宣揚華僑之愛國情操,中國國民黨駐美總支部決定將該報原址(在企李街Clay
Street八八一號),亦即 國父當年在金山策劃辦事處之樓下(面積約有一六六六坪,由總支部以廉價租出),聯合各界僑團僑胞,籌設「國父紀念館」,共募得籌建經費一百二十餘萬元,該館於一九九二年八月底興工,直至一九九四年五月底全部竣工,歷時一年八個月,是年七月一日正式開幕。

  該館旨在「尊崇 國父,表彰僑賢」,舉凡研究 國父遺教史實、彰顯革命偉業,陳列 國父生平文物,蒐集先僑奮鬥事蹟,表揚先僑事業貢獻皆為其工作項目,以期傳承 國父之自由民主理念,表揚華僑對祖國之貢獻,宣揚中華文化藝術,增進僑團良性互動。場地之用途包括:國父革命史蹟展覽、故宮文物精品展示、開辦建國學校培訓班等,另有具多元用途之禮堂、會議室及閱覽室……等,頗受僑社歡迎。

  與金山國父紀念館相關建築為中國國民黨駐美總支部黨所大樓,黨部前身是 國父於一八九六年在舊金山創立的「興中會分會」,迄今已逾一百年的歷史;全美代表大會每隔四年舉行一次,迄一九九四年為第廿二次。大樓為一九二一年十月蒙熱心黨員黃洪湛夫婦捐贈的,基地面積共五千平方尺,分為四層,時值約三百萬元以上。當時因國父紀念館之建立,乃引發黨所大樓同時全部翻修,於一九九四年七月七日落成啟用,其左為大樓入門處,內進為國父紀念館、會議室、二樓辦事處,三、四樓為出租公寓,以自力更生。

  在國父紀念館對街有中華總會館、合和總會館、勝利堂、博愛文化中心、中華學校、新僑服務中心等,旁邊則有聖瑪利中英文學校。此種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成為華埠的活動中心、也奠定了在美國黨務的永續基業。

本館與金山國父紀念館的往來
  一九九一年六月九日至廿四日,本館首度赴美舉辦國父史蹟資料巡迴展,展地依次為檀香山、舊金山、洛杉磯等地。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六日至六月七日,本館再度赴美舉辦國父史蹟資料巡迴展,展地依次為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地,此時金山國父紀念館已於是年五月底全部竣工,即將啟用。為配合該館功能之發揮,同時充實該館設備,本館特將國父革命史蹟圖片一百二十餘幅提供展覽,並鑄製 國父巨型銅像一座供該館供奉(置於大禮堂前方正中央處),自此僑團僑界凡有向 國父銅像獻花致敬者皆在此舉行,以示崇敬。

  同年十二月十一日,本館前館長高崇雲由台北抵金山作為期四天的訪問,以「中山精神永垂不朽」為題,作專題演講,到場聆聽之僑學界及傳媒記者一百餘人,高前館長多所闡發,僑學界至感興趣,印象深刻。

  一九九八年本館與財團法人孫文學術思想研究交流基金會合辦「孫逸仙思想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九--世界文化的交融與衝突」,由曾一士副館長偕同趙玲玲教授、馬鶴凌教授等學者、專家同赴金山國父紀念館及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進行學術研討,美國出席的代表有金山國父紀念館莫鏗館長、李學英國大代表暨韋玉華教授、凌渝郎教授等學者、專家多人,盛況空前,獲得當地僑界廣大迴響,並希望本館能再度前往。

  一九九九年八月廿五日金山國父紀念館莫鏗副董事長藉來台開會之便,特地來館協商,順利達成本館再度前往辦理學術研討會及展覽之合作協議,本館有鑒於當年留美華僑對國內革命之重大貢獻,特別重視舊金山及洛杉磯之僑、學界,並希藉此交流而促使國人對三民主義的精義有更進一層之了解,於是有第五次的舊金山之行。

組團前往,人數共廿九人
  由於本館素來重視藝術界,加上舉辦數十次國內外巡迴展之經驗累積,本館赴國外辦理國父史蹟資料巡迴展之模式發展已臻成熟;故此次「國父史蹟書畫藝術美西巡迴展」由曾一士副館長領隊,特邀請李奇茂教授擔任團長,以號召藝壇名家組團同行,而三民主義之研討因為接續一九九八年金山研討會之活動,尤為本次之重頭戲,故特邀請黃城教授同行前往主講,全團連同行政人員共計廿九人,團員中的藝術家名單分敘如下:書法家--張炳煌、陳衛曾、呂淇鐘、羅順隆、王西一、湯富鄂、湯葉鑾、劉長性、陳岳山等九位。畫家--葉帆、陳林翠琴、林裕淳、郭美蘭、李楊秀櫻、倪占靈、蔣運英、陳學元、李春香、林婉珍、王淇、孔依平、彭寶儀、王淑娟(亦為茶道專家)等十四位。

  前述團隊實為本館辦理歷次國外巡迴展以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可謂未演先轟動。十二月八日金山星島日報即先行報導,國內中央日報於十二月九日亦予刊載。當十二月九日全團啟程時,金山僑界已準備歡迎本團的到來,十二月十日星島日報、金山時報、世界日報再登載一次,後來全團所至皆風靡一時,足見華僑對 國父及藝術之嚮往。

班機繞道,險些丟失了人
  搭機赴國外,最怕臨時變路線、繞遠路,本團此次赴國外,原訂行程為由台北赴舊金山機場,可是所搭華航班機卻以該班人數太少而硬遭取消,我們必須改赴洛杉機,再轉機舊金山。原訂十二月九日晚上的行程被迫改為下午即須出發。班機抵達洛杉磯後,下機整隊時團員葉帆突然失蹤。華航人員慌忙協助尋找,最後我們在上方路面找到,原來葉老先生行動不便(用手杖),而機場有輪椅推車服務,他坐上了輪椅之後因服務員將輪椅推得太快,竟脫了隊。大家四處尋尋覓覓,找了約一個多鐘頭,焦急得不得了,才驀然發現他乘坐的輪椅正停在上方路面,而幫他推車的老黑正在朝我們招手哩!虛驚一場,真是「眾?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班機轉抵舊金山機場時,因地點又遠,時間又晚,僅有國大代表陳學潤、李學英,僑務委員鄭光志及張學海、黃美珠等人趕及接機,次(十)日晚上他們假如意軒宴請全團時,席間李奇茂教授亦戲言:「班機繞道,險些兒丟了人。」華航舊金山分公司經理楊辰親來道歉,並致贈每人巧克力糖一包壓驚,說也奇怪,不知美國的氣候是否對人體健康比較好,總之,以後都未見葉老先生再乘坐輪椅,他走起路來益見生氣了。

陳館長協助活動,熱忱感人
  十二月十日早上本團曾一士副館長、李奇茂教授、張炳煌教授及其他相關人員赴金山國父紀念館拜會、佈展,並舉辦記者會。進入紀念館,站在深咖啡色光亮大理石地板上,便瞧見左邊牆上掛著一幅高七呎半、寬七呎的巨幅 國父全身彩色油畫,威儀萬千,是中央黨史委員會所贈,在右手邊則有多幅 國父史蹟照片以作詮釋。

  沿著左邊金黃色銅欄杆往下走,便進入館內主體部分--一個可容納四、五百人,設計現代化的大禮堂。這個大禮堂是現今華埠所有禮堂中面積最大、設計最新穎的。本館贈送的 國父半身銅像供奉在禮堂的正面牆前。隨後幾天本團的活動即在此大禮堂舉行。銅像對面為一舞台,禮堂內備有五百張摺疊座椅,並在場內增加安裝活動折疊牆,它可以將禮堂分隔成若干小會議廳,亦可分列兩旁增加展品的空間,事實上後來這些折疊牆在我們懸掛卷軸圖畫時都被用到了,發揮了它們效用的極致。

  館長陳伯豪先生精實幹練,任勞任怨,他以前曾任中國國民黨駐舊金山總支部書記長,退休後本想找個閒差事,沒想到仍被借重到金山國父紀念館當館長。當承辦人隨同梁竹生主任懸掛國父史蹟圖畫時,記者會同時開始,他一俟記者會結束後即前來協助我們(另一工友亦在旁協助),絲毫不端架子,真是事必躬親,充滿了革命精神,令人欽佩不已。

  後來陳館長在舉辦座談會後,亦親自將麥克風小心收妥,有關帳目亦親自參核,明列清楚,諸多事情可見金山國父紀念館職員雖不多,但他卻以奉獻的精神全力來工作。即因有如此愛館的館長, 國父對華僑的遺愛將更能發揚。陳館長以前和本館前館長高崇雲博士是文化大學韓文系同班同學,後來赴韓國深造,又是博士班同學,這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緣份。

舉辦記者會,花絮側寫
  在十二月十日早上的記者會上,來採訪的報社計有世界日報、金山時報、星島日報、國際日報等四家,會中曾副館長、李奇茂教授、黃城教授皆對此次活動作了精闢的說明。次日四家報上皆可看見李奇茂教授、曾一士副館長、黃城教授、張炳煌教授、陳伯豪館長、郭儀會長、張學海主任、黃美珠主任等人的合照,其旁大書「弘揚國父事蹟及思想,書畫展研討會同舉行」,並載明活動的詳情。包括為期六天的書畫展覽、二場(應為三場)即席揮毫及三場孫中山思想研討會,此後活動四家報紙陸續報導,使整個活動受到各方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會中李奇茂教授強調此次二十餘位書畫家隨團同來,並沒有領到任何補助款,他們都是為 國父而奮鬥,為宣揚藝術而自費奉獻,也就是「自備便當隨團而來」。這一點他是常常跟人提及。

  其二,當各家報紙爭相報導後,十一日早上李教授閱報紙新聞時,臉色一緊,原來報上刊登的團員名單與實際有出入,後來曾副館長曾請報社再登一次,十四日,星島日報再登,名單仍未全。後來大倫雜誌在報導時又登一次。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報端,恐怕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吧!

其三,在宣傳上另有一點遺憾,或許是聖誕節快到了,空運受影響,貨運公司未能準時將托運書籍送達(十三日送達才開始分送),這使得整個宣傳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環節,空運的書籍中包括有「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一九九九中華當代名家書畫作品集」及「追隨國父革命群英小傳」等書,尤其是「追隨國父革命群英小傳」這本書,它是本館委請莊政教授重撰的,配上一二六位先烈先進的照片素描,頗可供一般人參考。目前本館已出第二版。

展覽、揮毫,大顯身手
  十二日上午,展覽開幕。展覽的主體是本館庋藏的「國父畫紀」,敘述的是 國父革命的故事,每幅圖皆配以說明文字,不論字畫皆名家手筆,故其藝術價值頗高,全數共一百二十餘幅,(有些雜誌要刊登有關圖片文字,本館皆樂觀其成)。除此,本館典藏及隨團名家作品亦予展出。

  開幕當天參加的重要人士甚多,略述如下: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廖港民、文化組組長黃美珠、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學海、副主任陳淑靜、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總董李鋒、中央評議委員沈錡大使、楊秩華教授、三藩市分部常委蔣方智怡、金山國父紀念館董事長劉偉森、副董事長莫鏗、館長陳伯豪、國大代表李學英、陳潤吾及劉恩第大使等…,與會來賓約二百餘人。會中曾一士副館長、李奇茂教授、劉偉森董事長對本次活動皆有深入之闡揚,來賓熱烈反應不斷。

  當日下午名家現場揮毫及贈獎活動,掀起另一高潮,賓客在欣賞展品之餘,尚有中賓果之喜悅。在這種貴賓雲集的場合裏,藝術家的丰采最易展現。李教授常雲遊四海,識人無數,他在台上的表情生動,言行沁人心靈;在台下亦常有動人的鏡頭。如大詩人紀弦和他會面的高興,還有一名女子和他熱烈地擁抱,有許多來賓皆爭著與他合照……在在足以證明他的藝術、他的做人受到肯定、喜愛。

  但隨團藝術家亦有許多特色:羅順隆先生擅書法,也許是阿里山長大的,他身體的肌肉很結實,敲擊起來硬梆梆的,常書寫一天亦不覺疲倦,字形自然遒勁。倪占靈先生擅畫花鳥動物,他不但畫得好,而且在旁邊皆題上詩句,有一次他舉行個展時,許多小學生皆圍過來抄寫,以便帶回去參考。由於詩詞人情味很濃,故很多人都喜歡他的畫。他們的畫會還有一個特色,即擅長作大幅集體合作畫,彼此搭配得很好,在國內亦是首屈一指。張炳煌教授的書法擅長楷、篆、草……各種字體,加上他的文學造詣甚佳,常舉行個展,是一位知名度頗高的書法家。在此不能一一講述,但與會來賓對他們的作品皆頗喜愛,尤其在揮灑之間更有一種特殊的韻味,這也是現場揮毫的迷人之處吧。

三教授講主義,大放異彩
十二日下午「中山思想學術研討會--中山思想對廿一世紀的影響」共分三段時間研討,演講人分別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黃城教授、三藩市學者吳怡先生、洛杉磯游芳憫教授,當地社會、學界名流皆歡欣與會。

  曾一士副館長表示:「這次研討會是繼去年四月舊金山國父紀念館與台北國父紀念館兩館合辦『孫中山思想研討會』獲得圓滿成功後,今年擴大層面,增加有關國父史蹟的書畫展及邀請上述對中山思想深有研究的學者主講中山思想對廿一世紀的影響。」

  黃城教授唇上留著八字鬍,彷彿 國父,他又面有威儀,專精三民主義,辯才無礙,故大家皆尊稱他為小國父,他開宗明義地指出:「廿一世紀人類將遭逢重大的問題是:?過度開發,導致天人衝突,生態危機嚴重;?人口膨脹,分佈不均,蘊含戰爭危機;?民族衝突,國家衝突,宗教衝突,這三大衝突未來可能還會激化、?貧富對立的階級觀、國家觀與南北觀等。?全球將重演十九世紀的白色恐怖剝削,或昇華為大同世界?還是未定之天。

  對於大家所關心的:「中國有無可能在廿一世紀成為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黃教授認為:「以目前中國人的處境而言,絕對不能盲目的樂觀,但更沒有悲觀的權利,他指出以下的八大指標來作為衡量中國是否真正復興的內涵:1.人口、土地、資源的要素。2.國民所得與生活品質。3.社會自由與公義平等。4.政治民主化與政府效能。5.教育學術與文化創新。6.科技創造與發明能力。7.國民幸福感。8.國家地位與國際影響力。

  在展望孫中山思想於新世紀中的意義與價值時,黃教授以宏觀歷史視野,氣勢磅礡地指出以下各個要點:
1.中山思想是廿一世紀的「未來學」,因其從未被認真實踐過,故稱之為「未來學」,而在廿一世紀則將必為「現在學」。
2.二十世紀中國徘徊在左、右之間,未能步上中山思想正道,導致「四重悲劇」的桎梏。
3.中道、大同、天下為公的思想是人類最佳的選擇。
4.王道、和平、互助思想,可化解戰爭與衝突,締造世界和平。
5.直接民權與五權憲法可創造二十一世紀最好的民主政治。
6.民生主義可促進全球資源共享、文明互濟。
7.大陸改革開放可以從中山思想找出光明出路。
8.台灣可以走出統獨困境,創造雙贏結局。
  在黃教授演講之後,引起與會學者很大的震撼,熱烈發言討論,最後黃教授提出「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作為結論。
  
  游芳憫教授以「國父思想與地球村理念的契合--廿一世紀三民主義新時代的曙光」為題,從國父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八大思潮的激盪到國際局勢的危機感做一闡述。游教授在略述二十世紀歷史的回顧後,他談到廿一世紀未來展望時,指出 國父的思想與地球理念的契合,國父思想將為廿一世紀人類共同標準。另外,吳怡教授亦以「從中國整體生命哲學看 國父道統思想的現代觀」為題,發表論文(限於篇幅,未能詳列)。

  以上三個主題分三場討論,歷時五個小時,結果一致認為只有中山思想才能為廿一世紀的人類找出光明的道路。全場在熱烈的氣氛下結束。
分兵世界日報社,書畫交流
  此時由於金山灣區僑界的呼籲及邀約,當日下午眾書畫名家在團長李奇茂教授的帶領下轉往金山灣區世界日報社,舉行書畫藝術現場揮毫交流會,參觀民眾除當地僑界外,許多人從舊金山、屋崙、聖荷西,甚至沙加緬度來,與會貴賓如僑選國代李學英、陳潤吾、灣區僑教中心副主任戚良雁、中華藝文學會會長吳宗嶽、金山粥會會長胡佩鏘、亞洲藝術學會會長郭儀、前華運會主委譚廣嘉及華航舊金山分公司經理楊辰等僑界人士皆到會場共襄盛舉。

  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羅芳教授正在當地作客,亦受邀揮毫。值得重視的是此次書畫交流會除了台灣去的書畫家外,亦邀請美國當地華裔書畫家到場一起揮毫,意義自非尋常。在書畫交流會中,張炳煌教授以「龍祥千禧、福照大地」的巨型「龍」字贈給世界日報。多數名家現場揮毫的作品皆採抽籤方式贈送所有來賓。這使許多僑胞除了親睹名家風采外,也當場獲贈作品,並且與他們拍照留念,會場氣氛非常熱烈。從佛利蒙趕來的蔡國敏先生,得到「壽而康」一幅字作為禮物,感到不虛此行。也可以說此次書畫交流會,觀眾是人人有獎,各個滿意。有意猶未盡者,還指定內容,如陳學元畫家即同意回台後再畫妥寄去。

  李奇茂教授藝術造詣高,在交流會中是最大的焦點人物,他精通中西繪畫,且能畫能寫,是全能大師,為推展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一九九二年,我國郵政總局以他的作品印製成郵票發行,而那幅作品至今還懸掛在中正機場的九號登機門口,旅客可以親睹真蹟。一九九八年四月舊金山市長曾宣布「李奇茂日」,以推崇其成就。世界日報社社長蘇民生亦一再推崇李奇茂教授的藝術造詣。

  為表達對藝術參訪團的歡迎,世界日報社特將當天報紙贈送每位書畫名家乙份,報上登載有本團的活動及有關藝術名家的姓名,眾人皆甚歡喜。這項藝術交流活動從二時三十分開始進行,至五時結束。

洛杉磯書畫藝術展暨交流會
  十二月十三日中華書畫藝術訪問團一行由舊金山搭機抵洛杉磯,訪問團在扺達當日中午,張炳煌教授即偕同梁竹生主任及承辦人先行一同前往佈展,展場位於艾爾蒙地市的洛杉磯中國文化中心。為了能及時展出,三人不暇用餐,即快馬加鞭地佈展,當地畫家數人亦來幫助。下午二時展覽順利開幕,展出作品有本館的藏書畫及各書畫家們的代表作,可謂集一時之選。吸引洛杉磯逾百位愛好藝術人士前往欣賞與觀摩,是難得的盛況。

  台北駐洛杉磯經濟文化辦事處袁處長健生先生在開幕致詞時強調:洛杉磯的華人居全美之冠,更是書畫藝術氣氛最濃厚的地方。洛杉磯藝術界人士獲悉有訪問團的到來,無不熱烈表示歡迎。

  團長李奇茂教授表示,維護中華文化藝術的薪傳,應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弘揚中國書畫藝術到海外各地生根茁壯,更是刻不容緩的事。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人口又佔全球的四分之一,幾乎有陽光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存在,何況藝術是不受國界限制的,希望異國朋友亦能欣賞、分享。

  曾副館長及張炳煌教授亦先後致詞,分別介紹團員與大家認識,並說明組團的緣起及在舊金山展出的經過。同時感謝中國文化服務中心鄭志成主任的接待及安排,以及洛杉磯藝文界的惠顧指導及鼓勵。

  訪問團在剪綵儀式後,即現場揮毫示範,由於書、畫家人數眾多,場地分為兩處進行,與會來賓目不暇給,頗為讚賞。現場作品皆贈中國文化中心收藏,展覽至十五日止。

禮拜西來寺,為國祈福
  西來寺是國內佛光山星雲大師在洛杉磯所建,以弘佛教之法,大家心中久已嚮往,此次藉巡迴展之便,全體正好前去禮拜,而曾霞女士是佛光山分會會長,又是張炳煌教授的早期學生,十二月十四日特陪同全團前往西來寺參訪,並由西來寺以素齋相接待,團員皆認為西來寺確為美國學佛與修行的好去處。該寺對洛杉磯華裔人士藝文活動及青少年輔導頗為重視,現已成立西來大學,對華人教育及當地社會安定有重大貢獻。美國總統柯林頓對該寺頗為重視。國內九二一大地震之後,該寺除發動賑災外,並作了許多實際的參與。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法並定下遠大目標:「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如今終於得到實現。李奇茂教授透露星雲大師是他結婚時的證婚人,所以素來對星雲大師非常欽佩,而星雲大師亦對他說:「你來西來寺,如我不在,你就當作自己的家。」此次參訪,住持法師適雲遊未返,李教授乃戲稱自己為半個主人,並現場揮毫以贈該寺,期盼 國父博愛的理想能藉宗教而得更多的宣揚。

  全團成員於十六日賦歸,此次活動在宣揚 國父史蹟、藝術上貢獻甚多,不但宣慰華僑,海外見聞,對他們書畫藝術有更多的啟示與提升,行文至此謹向所有協助此次巡迴展的各界人士致謝,由於他們多次熱忱的接待,使全體團員倍感溫馨,甚盼未來國外巡展能作更深廣的發揚,使國父史蹟與中華藝術深入世界每一個角落。更期盼台灣海峽兩岸能相互促進瞭解與合作,使廿一世紀成為中國人的世紀。

(作者為本館展覽組組員)

 

1911年 國父以「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名義發行的金幣券,上有國父設計的國旗及其與李公俠的簽署

1911年 國父以「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名義發行的金幣券,上有國父設計的國旗及其與李公俠的簽署

國父史蹟照片書畫藝術展覽開幕式與會貴賓合影

藝術家們金山國父紀念館現場揮毫

藝術家們金山國父紀念館現場揮毫

圖

黃城教授以「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一世紀」為題發表演說

黃城教授以「孫中山思想與二十一世紀」為題發表演說